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教文汇》2007,(12X):215-215,219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从写作之初直到近期,始终是以农民的身份、民间的立场作为自己写作的出发点,坚定、执着地书写着乡村的隐秘变化.不夸张地说,在乡土写作的历史中,贾平凹显然是当代写作不可跨越的一个"标高".从贾平凹最早的一批乡土小说如《商州初录》《腊月·正月》《小月前本》等,到《浮躁》《高老庄》等大量的文本中都呈现着作者对乡土的灵魂和精神坐标的质朴追手.看得出来,乡土和作者早已融为一体.即使在写都市生活的篇幅中也都渗透着深重的乡土的情结.这些作品可以归纳为三种相对独立完整的话语系统:"其一是启蒙话语,致力于重铸国民的灵魂,其二是生存论话语,关怀的是人的生存境遇,最后是现代性的反思话语.①"本文时贾平凹的两篇代表作《废都》和《秦腔》为例,来展现贾平凹作品对乡土情怀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一大特征就是充分运用各种隐喻象征来表达自己的写作思想。丰富的隐喻内涵使小说的情节更加复杂,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理解其作品中的隐喻内涵能够使读者更好的领会福克纳短片小说的精妙之处。本文将以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探究了隐喻象征的写作手法在其作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成长经历独特、所处时代独特、生活历程独特,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成长土壤,一生创作作品众多,成为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研究川端康成的成长历程,进行作品赏析,探索其创作风格,对研究日本文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文华 《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07-207,205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一位优秀的多产作家,她的作品《纯真年代》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杰作,被认为是伊迪丝·华顿结构技巧最为完美的一部小说。作者从自己亲身经历与熟悉的环境中提炼素材,塑造人物,将作品题材根置于深厚的现实土壤中。尤其通过博福特命运浮沉这一线索与主人公爱情悲剧的主线相互映衬,使一个看似寻常的爱情故事具备了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这部作品中,围绕着当时也是现代的婚姻生活中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冲突,作者创作出了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独特的人物,使作品本身具有一种持久的魅力。徘徊在信仰和现实的矛盾之间的极具隐忍品质的梅·韦兰,既是坚定的家庭维护者,又是不幸婚姻的牺牲者,在扭曲破碎的现实之中,她纯洁美好的品行得到了集中的彰显,在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本文并将通过对伊迪丝其人和其作品的具体分析,详细探讨的梅·韦兰身上体现出的这种"美丽与哀愁"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讨舍伍德·安德森作品中的两性关系,分析了他的作品中扭曲压抑的两性关系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作家本人对于两性关系的真实看法。  相似文献   

7.
潘丽明 《科教文汇》2009,(30):198-198
乡土教学能给英语课内外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在加强地方文化的传承、陶冶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培育爱国爱乡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就乡土教学的内容和几个应注意的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一代”文学流派公认的杰出代表作家,他的短篇小说看起来好像写了各式各样的主题,拳击、斗牛、违法手术、打猎、战争、捕鱼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涉及体力的主题,而其实海明威只有一个主题——“死”。“死亡主题”几乎贯穿海明威的所有作品。  相似文献   

9.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迷惘一代"文学流派公认的杰出代表作家,他的短篇小说看起来好像写了各式各样的主题,拳击、斗牛、违法手术、打猎、战争、捕鱼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涉及体力的主题,而其实海明威只有一个主题--"死"."死亡主题"几乎贯穿海明威的所有作品.  相似文献   

10.
王华婷  王登峰 《科教文汇》2011,(29):184-18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其吸引力,这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应关注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内隐作用,而其关键则是增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凸出职业教育是教育性的。  相似文献   

11.
向死而生——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思想和死亡的主题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他在两次大战中所体验的感受形成了其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悲剧思想,这种悲剧并非完全意味着死亡和毁灭,而是寓意人们从悲剧和死亡中看到幸福与生命,看到光明与前途,看到和平与快乐。  相似文献   

12.
《科教文汇》2014,(34):I0003-I0006
洪波简介 洪波,号王村、承虚,斋名觐山阁,1971年生,安徽歙县王村人。1986年始从事歙砚雕刻艺术,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专攻中国山水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山水画展、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安徽省美术大展,并有获奖。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有机会读了伊林长达二十八万字的“人与自然”。在这本书里,作者引领我们作了气象学和水学两个科学领域内部的旅行:作者以他特有的丰富生动的笔调描画了人类和自然斗争的历史;热情地歌颂了为着建设共产主义而斗争的苏维埃科学和科学家;向我们指出了无比壮严的,改变土地和气候面貌的,共产主义的明天。像作者其他作品一样,伊林在这里不仅告诉读者许多丰富、新鲜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向读者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14.
肖邦与李斯特同是浪漫主义杰出的作曲家,他们的音乐具有很多共性,他们绝大部分的创作都明显地反映了对祖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民族精神。但肖邦与李斯特在创作风格上却都是个性突出,迥然不同的。本文主要从创作题材、风格、技巧及作品表达的情绪等几个方面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刘佳 《百科知识》2021,(36):11-12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其文学当中塑造了大量的"硬汉"形象,这些人物在面对命运的阻挠和困境的纠缠时,都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不丧失勇气,永远表现出刚强的品质.海明威所塑造的"硬汉"精神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具有珍贵的思想价值.对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进行溯源,分析其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发展以及现实意义,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硬汉"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6.
<正>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他的一生为世界带来了无数优秀且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海明威文学著作,对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栗君华 《今日科苑》2007,(12):160-161
鲁迅先生十分注重标点符号的锤炼,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本文通过众多例子,认真分析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连用的情况及其中的意蕴,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约翰·巴思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的两部小说《漂浮的歌剧》和《路的尽头》中所表现出来的男女关系少了爱情的神圣意义,“肉欲”却贯穿了爱情的始终。这不禁让人困惑和思索现代爱情的意义和方向。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基础,试从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原理探讨这两部作品中透漏出来的情与爱以及尝试了解这一困惑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孔庆夫  金姚 《科教文汇》2009,(1):140-140
为了更好的领会和演奏这首奏鸣曲,本文从写作背景入手分析曲式结构,以便更完整地表达其内容,从而对贝多芬奏呜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文针对此曲参考了大量资料和大师们的录音,经过自身实践演奏,结合笔者自己的体会.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20.
陈佳 《科教文汇》2009,(11):233-233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薇拉·凯瑟的短篇小说《一场瓦格纳作品的音乐会》中的双层故事,由此发现凯瑟小说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人与世界的隔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