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学校特色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在当前的课程领导中,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课程领导意识不浓、课程开发行为不规范、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不高、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积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素养,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最终形成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2.
陈静  申卫江  茶世俊 《成人教育》2014,34(12):34-37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效能成为学校特色形成和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当务之急。为使校长进行自我诊断和改进时有一个参照体系,我们尝试提出一个校长有效课程领导力的要素框架及其特征表现。经研究,校长的有效课程领导力是一组要素的有机结合及其协同作用,包括"积极的成就动机"、"专业的课程知能"、"人本的领导风格"、"自觉的行为影响"、"创新的课程实践"、"高品质的学生发展"六个方面的特征要素。  相似文献   

3.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动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普遍不强,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制度的制约以及校长自身的素养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策略主要有:一是刷新观念——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二是优化制度——改善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三是创新实践——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动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普遍不强,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制度的制约以及校长自身的素养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策略主要有:一是刷新观念——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二是优化制度——改善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三是创新实践——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问责制度与校长效能提升的双重政策推动下,如何造就高质量的校长成为美国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难题。与对校长领导能力进行外部问责和促进校长内在理论素养提高的专业发展模式不同,“领导力辅导模式”强调“促进式、能力本位”的“教练-校长”辅导方式,采用基于循证研究的领导能力模型,建立基于信任的教练和校长的匹配关系,为教练-校长提供持续的培训与支持等多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校长领导力提升成效。校长领导力辅导模式,与领导力考核问责模式、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共同构成了校长领导力培养与形成的三维向度,其独特之处在于以具有情境性和实践性的辅导方式强化校长的反思性实践、以基于领导能力标准的辅导内容促进校长多重领导力的提升、以注重平等与协作的辅导活动强调校长和教练的双向交流、以针对性的教练培训关注校长和教练的协同发展、以基于循证研究的辅导流程保障领导力辅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是提升课程领导力。随着学校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于推进课程改革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主要策略是:理念引领,建立制度;深入课堂,关注过程;团队合作,整体提升等策略。实现校长课程领导力,确立有效的课程改革理念,着重于教师课程专业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确保学生学习品质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推动学校课程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发挥评价导向作用,考量校长课程领导力,对提升校长课程意识非常重要.考量校长课程领导力,可通过“课程观念、课程素养、课程团队、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六个维度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真正提升,就要切实培养校长在信息化环境中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领导能力和引领课程改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提升必须依托于校长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规划、实施、评价和研究的能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校长,我觉得特别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团队的课程领导力。就是说,学校作为改革主体,不能仅靠学校管理团队,而是要借鉴管理学上的"分布式领导"思想,把骨干教师吸纳进入各层次的课程领导团队,由此增强学校的团队课程领导力,特别是课程的实施能力。为了提升课程的实施能力,我校选择的突破口是构建"幸福课堂",实现学  相似文献   

10.
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的潜力与特质。因此,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新使命,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1.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全国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普遍较弱,存在着课程价值理解力薄弱、课程规划引导力不足、课程内容研发力缺乏、课程实施组织力不足、课程评价指引力欠缺以及课程环境创设力缺失等问题。导致校长课程领导力不高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制度、支撑环境以及校长自身等三个方面。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须从上述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at aspects the principals and the members of the management teams in the primary and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schools in Vantaa support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their school and how necessary they see that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s extended to the students in matters concerning the curriculu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s. The research method was a survey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of 48 questions, where the respondents evaluated the preconditions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their school. The principals and members of the management teams in the primary and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in Vantaa see distributed leadership mostly as delegation of predetermined tasks than the interaction among leaders, followers and situations. The results strengthen the view of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s a phenomenon which in its primitive form can be seen in the official structures of the school and as delegation based on a formal position in the more advanced view distributed leadership can be seen as interaction among the management team and in the situations in the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structures of the school.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课程领导是指教师在课程事务上通过相互影响来实现课程发展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过程。目前教师课程领导仍处于自发状态的因素主要在于:传统学校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不强、教师课程领导知能不足、教师文化的封闭与保守等方面。为使教师课程领导从自发走向自觉,应从赋予教师权限和建立对话平台,提高教师课程领导的专业知能,增强教师课程意识,建立合作开放的教师文化四方面努力,以促进教师课程领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运行,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课程决策、实施、评鉴、运作机制构建等方面,校长要扮演好“首席教师”和课程领导的角色,承担领导课程改革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评价、培训等方面为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提升提供外在支持;校长自身要通过自主学习、专家合作、同伴互助、校际联系等多种方法与途径,努力提高课程领导能力,这不仅是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胜任力的研究以及在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于成人学校校长胜任力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在论述成人学校校长的角色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中小学校长、大学校长以及企业管理者的胜任力,从理论上确定了成人学校校长胜任力的构成要素,提出成人学校校长胜任力包括教育引领力、领导与管理能力、服务导向、经营意识、道德影响力和人格魅力等六大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provides the final report on a research project that investigated the ways in which curriculum innovation can be led successfully in primary schools. Data gathering included 40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 10 successful primary schools in England of varying sizes and types and in a range of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locations.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order for curriculum innovation to be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 need to create an ethos for change that empowers teachers to experiment with the curriculum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distributed forms of leadership, and that in-school and between-school cooperation is a key mechanism for change.  相似文献   

17.
以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学校生活和变革教学方式为目的,后海小学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发展走过六年的探索之路。本研究目的在于刻画此校本课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究其内在的课程发展机制。在过去五年间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文件收集的方法采集资料。研究发现,呈现出情境分析模式下校长课程领导教师跟进的课程发展机制。此脉络中校长课程领导是与行政领导的结合体,培育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关键。教师表现出有限的课程领导空间,在开放的学校氛围中,教师课程领导空间的拓展并不在于外在赋权而要依靠内在的专业成长以及提供足够的组织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关键。从校长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化知识与技能、信息化管理水平、学校的信息化投入、信息化制度、信息化文化等六个维度入手,分析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农村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校长的服务型领导对教师情绪衰竭的影响,以及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和不确定性规避的调节作用。采用服务型领导、心理安全感、不确定性规避和情绪衰竭量表对42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服务型领导对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服务型领导力和情绪衰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调节了服务型领导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结果启示我们要在校长领导提升中推广服务型领导方式,降低教师的工作倦怠;校长应该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提升教师的心理安全感;校长要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权变性地使用服务型领导。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qualities of school principals engaged in implementing a curriculum reform in Hong Kong. Based on interview data of school principal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types of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practices that school principals adopt and the contextual conditions in which these practices occur are key factors explaining the differential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efforts. Six efficaciou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two contextual conditions critical to their development were identified. This paper reconceptualise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s a collective and transformational endeavour, functioning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o support school development at different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