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同一生产批次电池以不同电流强度放电,测试的完整放电曲线的采样数据为基础,给出初等函数各放电曲线,并计算放电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电压为9.8伏时,电流强度为30A、40A、50A、60A和70A的剩余放电时间.  相似文献   

2.
根据同一生产批次电池以不同电流强度放电,测试的完整放电曲线的采样数据为基础,给出初等函数各放电曲线,并计算放电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电压为9.8伏时,电流强度为30A、40A、50A、60A和70A的剩余放电时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铅酸电池剩余放电时间的综合分析模型,模型建立在大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KVL(即基尔霍夫)定律,结合微分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hematica数学软件绘出各放电曲线.并计算出在新电池使用中,分别以30A、40A、50A、55A,60A和70A电流强度放电时,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分别是2454min、1723 min、1307 min、1098 min、1041 min、855 min.给出了电流强度为55A时的放电曲线和电压变化的数据.分析了各放电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误差最低达到了0.0527%.该模型经过大量的数据验证,得出了较高准确度的剩余放电时间,可以实时准确地预测后备铅蓄电池在电源故障情况下的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铅酸电池剩余放电时间的综合分析模型,模型建立在大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KVL(即基尔霍夫)定律,结合微分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hematica数学软件绘出各放电曲线.并计算出在新电池使用中,分别以30A、40A、50A、55A,60A和70A电流强度放电时,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分别是2454min、1723 min、1307 min、1098 min、1041 min、855 min.给出了电流强度为55A时的放电曲线和电压变化的数据.分析了各放电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误差最低达到了0.0527%.该模型经过大量的数据验证,得出了较高准确度的剩余放电时间,可以实时准确地预测后备铅蓄电池在电源故障情况下的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铅酸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单调下降,直到额定的最低保护电压.运用1st Opt对铅酸电池20A100A之间任一恒定电流强度放电时放电曲线的三维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用MRE评估了模型的精度,用表格和图形给出电流强度为55A时的放电曲线研究.  相似文献   

6.
铅酸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降至保护电压.首先,根据测试数据用MATLAB拟合出放电曲线模型为:u(t)=ae~(bt)+ce~(bt),计算出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并根据模型计算30 A~70 A不同电流强度下,新电池放电得到9.8 V时的剩余放电时间.其次,根据九种电流强度下放电曲线模型的系数,拟合出系数a、b、c、d随电流I变化的函数,得模型:u(I,t)=a(I)e~(b(I)t)+c(I)e~(d(I)t),并绘出电流强度为55 A时的放电曲线图形;最后,根据三种衰减状态下电压与时间的测试数据,绘出时间随电压变化的散点图,根据新电池状态放电时间与衰减状态3放电时间的倍数关系,预测出衰减状态3的剩余时间为194.6 min.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6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的数据,对铅酸电池的放电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剩余放电时间进行预测。根据电池放电的规律及数据排列趋势,选择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组合的形式作为拟合函数,并用平均相对误差对拟合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据拟合结果接近实测数据,可以有效预测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教具由于采用了高亮度、大直径、高灵敏度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器件,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为实验元件,使电容器在充、放电实验过程中,充电、放电时间超过40秒以上。且充电、放电时电流的变化情况可由发光二极管亮度的强弱直接反映出来,放电时还有音乐片发出随电流强度变化的声音,从而可光声并茂,形象直观的反映电容器在电路中充电、放电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非均匀电场下的放电与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相比较有较大的区别,为对非均匀场下的放电有更好的认识,作者使用了球形电极对各个放电阶段进行展示,分析各放电阶段在非均匀场下的成因;并给出了非均匀电场里气体击穿电压与压强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0.
在非均匀电场下的放电与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相比较有较太的区别,为对非均匀场下的放电有更好的认识,作者使用了球形电极对各个放电阶段进行展示,分析各放电阶段在非均匀场下的成因;并给出了非均匀电炀里气体击穿电压与压强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