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文章以文化身份认同为视角,以甘肃省岷县巴当舞传承主体为对象,对体育非物质文化身份的认同与传承主体的构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性"和"完整性"中必须厘清政府、地方、社区和传承之间的关系,在地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三者的优势并形成合力。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强调"人"的主体性、提升个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判断的意识;赋予地方社区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更多的话语权与决策权;采用主袭方式传承与"活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有利于增强群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文化身份的认同,有益于培养地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民文化意识",进一步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渐重视,不同领域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同时,随着城市化化进程的加速与西方文化强势涌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乐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涵养,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为基础,就此提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出重视传承人的保护,促进信息化传承,提高校园传承三个方面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
三亚市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日庆典不仅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展演活动,而且成为地方政府对基层社会加以治理的手段。地方政府的意志通过节日庆典的组织筹备工作由市、镇、村逐级落实,尤其是对各村、居委会"两委"的组织能力进行检验,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掌握节日庆典的主导权,彰显了政府的权威。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社会实践中被赋予了社会意义和政治含义,分析这些含义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徽州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逐渐凸显。黄山学院作为黄山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困境。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黄山学院参与黄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参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与继承,能够有效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而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继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了研究,以便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宝盆"。"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天土壤",群众较高的文化自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养分",政府统筹规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力牵引车",传承人积极响应与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出"枝头硕果"。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以民族节日为载体的活动性保护;以传统工艺为产业开发的生产性保护;以乡土教材进校园的教育传承性保护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机制性保护。  相似文献   

7.
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梳理,以宾阳炮龙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个案,指出宾阳炮龙文化的遗产价值。针对宾阳炮龙发展面临政府主导力度有待提升、缺乏明确的配套管理体系、城镇化水平低使得炮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受限等困境,提出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助推炮龙文化的发展,成立宾阳炮龙传承管理与研究机构并构建评估体系,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炮龙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辽西高跷秧歌"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入手,对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出了设想,对适合于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高校作为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载体,其合理有效的开设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公共品属性认识还不够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品属性要求政府在对其保护中给予政策规范和财力支持。湖北南曲作为一种典型的具有公共品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而供给不足。和南曲一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绕不开市场机制"无形的手"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组织中的作用,同时也必须通过政府"有形的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圈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圈类型梳理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分类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非遗名录中"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4大类中的部分项目内容;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结合该区域沿线历史、文化、地域等特征,将其分为12个类别.并提出了编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设立专门的体育非遗保护职能管理机构、创新沿线体育非遗要素的生产性活态保护思路、建立体育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保护的多元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公共管理理论出发,探讨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问题,以更好的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郑颖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267-268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价值观。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对我国的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来阐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科学系统的教育机制,是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小学教育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高校教育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理论研究,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政府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导向的宏观指导和财政支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注重对孩子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口传身授"、"言传身教";开发网络教育,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舍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这一原则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重庆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际联系办公会为领导机构,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以传统武术项目和民俗项目为主,存在着项目种类单一、缺乏保护资金的投入、缺乏传承专业技术人员、保护意识薄弱、开发不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法律法规保护体系、健全研究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进行市场开发,多渠道容纳资金、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体育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课堂、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产业群的资源整合开发和继承人才队伍建设等方法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保护开发我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是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河南省周口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独具特色,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发展困境。本文从保护意义、保护路径和具体措施入手,以周口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使文化遗产能在当下社会中传承下去。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点,然而在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当下的中报制因政府经济因素为主导、主观干预性强的特点很难对于传承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好的保护。因此,在保护传承人的过程中可以从濒危性、原生性、情境性这三个原则上进行认定,以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使文化遗产能在当下社会中传承下去。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点,然而在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当下的中报制因政府经济因素为主导、主观干预性强的特点很难对于传承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好的保护。因此,在保护传承人的过程中可以从濒危性、原生性、情境性这三个原则上进行认定,以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旅游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特定社会背景和价值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近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公众认识不清、传承人缺乏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障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地旅游开发,可以实现旅游、文化、经济三者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政府、公众特别是传承人、专家、企业、旅游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相关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20.
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呈现体系化特征,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则强调整体性保护。通过对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考察,可以发现,上述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具有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健全、认定程序规范、名录制度齐备、管理保护机构运行高效等特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汲取域外国家经验,完善资金保障制度,采取“政府+社会”保护模式,吸收多元化保护主体,重视传承人的保护与培育,落实人才培养规划。从顶层设计、工作机制、社会保护、公共服务等多角度,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治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