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杜威1902年在《儿童与课程》中首次提出“教材心理化”,旨在解决好“逻辑的”(系统知识)与“心理的”(儿童已有的经验)二者之间的矛盾。“教材心理化”主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进步作用,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本文拟从“教材心理化”主张切入,阐述“教材心理化”的原则要求,并结合当前中职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能为当前中职英语教材改革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中高职课程改革正在积极有序地展开,教材作为中职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在进行较大的变动。在这样一个现实背景下。重温杜威主张的“教材心理化”理论,无疑可以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中职英语教材的改革提供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杜威基于经验论的理论基础将教材心理化等同于教材直接经验化.杜威认为儿童直接学习学科知识是无效的,只有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才能防止无效学习.经过直接经验化的教材不是提供一些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学,而是给他们一些事情去做,“从做中学”是教材直接经验化致力的根本方向.教材直接经验化要满足两个条件:连续性与交互作用.教材直接经验化由于错误地将经验与科学看做是同质的,导致它在实践层面无法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5.
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本文分析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威的教材观从教材目标观、教材功能观、教材结构观、教材内容观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文章在系统梳理杜威教材观的基础上,就这四个维度分别提炼出对新课程教师二次开发教材的有益启示,包括: 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把教材作为对付现在的一种指导方法、将教材呈现为通过反省思维而构成的东西、使教材心理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家杜威1902年在《儿童与课程》中首次提出"教材心理化",旨在解决好"逻辑的"(系统知识)与"心理的"(儿童已有的经验)二者之间的矛盾."教材心理化"主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进步作用,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本文拟从"教材心理化"主张切入,阐述"教材心理化"的原则要求,并结合当前中职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能为当前中职英语教材改革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精华不仅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供当今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本文阐述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取舍,阐述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统的以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的相对形式,杜威提出了活动课程。他以经验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为依据,开拓了课程的新视野。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这无疑对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材心理化是杜威在1902年提出的教材科学化的其中一个标志,包括编制和教学两个部分,将教材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旨在解决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改变传统说教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的问题。教材心理化在教学上运用的主要方式,包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认识教材知识和学生经验的关系、以学生的整体发... 相似文献
11.
浅析杜威的“教材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兆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1):86-87
通过对美国实用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以杜威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基点,分析杜威对教材的的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观点,包括定义、特点、使用,并以杜威的"教材观"为出发点,与我国的现实教育相结合进行对比,以期促进我国“教材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肖红慧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6):253-254
杜威的教学理论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杜威认为,能实现他的教学理论的最理想形式应是职业教育。因此,杜威的教学理论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诸多启示:建设综合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选择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实施途径以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他对反省思维的涵义、过程、重要性、训练与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这些理论对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的兴趣;二是教师要创设引发思维的情境;三是教师要教育学生转变课堂学习的方法;四是教师要提高讲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杜威极力倡导反省思维,认为反省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并提出了反省思维的五个步骤。在五步思维过程的指导下,杜威在教学领域提出了“五步教学法”,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反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重记诵、轻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小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杜威认为,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对物理教学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材心理化致力于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有机结合,主要采取直接经验化和同化两种不同的策略。直接经验化注重教材的经验意义,经过直接经验化的教材主要是提供一些事情让学生去做,与之对应的是活动课程;同化注重教材的逻辑意义,根据同化策略编制的教材主要是提供一些知识让学生去学,与之对应的是学科课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编制尝试将两种策略融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杜威“儿童中心论”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儿童成为了整个教育的中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自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儿童中心”与个性化教育的取向是一致的,活动式课程与情境式教学是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玉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2):103-106
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传统学校道德教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如何正视学校道德教育的低效现象,剖析其问题所在是当前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做的。本文试图从分析当前我国学校通德教育低效的问题出发,借鉴杜威的道德教育观,从学生主体性、知识观和方法论三个层次对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设提出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影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国外教育理论中,杜威教育理论是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其中国化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经历了兴起、繁荣、批判与否定和多元发展四个阶段。杜威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持续的长期影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杜威教育理论本身的时代性、实用性、真理性是根本性因素,文化从深层次上影响了其在中国的扎根深度,政治变动影响了其兴衰起伏,杜威的来华及其中国弟子的努力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杜威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经验启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既要尊重中国实情,还要张显主体意识,同时又要在借鉴和创新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教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道德理论,尤其是其"反省道德"理论的提出,打破了道德与科学之间的严格界限,"礼俗道德""真实情境""反省思维""外在共同体""主动性"是"反省道德"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关键要素、外部环境和鲜明特征。深入探索"反省道德"理论的主要内容,揭示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启示,有助于推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