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谜语探秘     
“钳子一双,尖刀八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小朋友们,你能根据这四句话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对了,是螃蟹。猜谜语是我们课外生活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是一项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文娱活动。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谜语的已知条件或线索,通常由两句至四句一组的歌谣、韵句组成。例如: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就是谜面。谜目也是谜语的已知条件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谜底的所属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品类繁多的字谜中,总分式字谜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它与一般的字谜大不相同,是一则字谜之中包含几则分谜的字谜。一、总分式字谜的结构模式一般的字谜,由于其中不再包含任何字谜,只有一个谜面与一个谜底.总分式字谜却包含了若干分谜.总分式字谜,有它本身的谜面和谜底;被包含的各则分谜,又有各自的谜面和谜底,不过  相似文献   

3.
幼儿很喜欢猜谜语,因为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它不受时间、器材和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幼儿经常参加猜谜活动,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生活;既可以发展联想、判断的思维能力,又可以丰富语汇,锻练说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谜语策略及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谜语是根据人类的认知特点设计的语言游戏。谜面与谜底之间常常通过隐喻认知形成关联。谜底谜面关系的调控是谜语制作的关键。制谜遵循两个策略———关联与间离。其主要技巧是文字不重,倚重别解,谜目调节。谜面与谜底对应关系形式有合指式和分指式。  相似文献   

5.
一个谜语大多都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所谓猜谜语,就是给出谜面南猜谜者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在丰富多彩的谜语世界里,“成语·数学谜语”可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会意法即通过谜面的意思去领会谜底。如谜面“重逢”(打一字)。重逢的意思是“又见面”,合成谜底“观”字。也有的谜需要从反面去联想。这主要是从“反义词”方面去下功夫。例如谜面“生产必须出正品”(猜一成语),谜底是“不可造次”。  相似文献   

7.
竞猜谜语,常见诗谜。诗谜,以诗句为谜面,援诗而思,探求谜底,因而,此类谜语,既具诗之韵味,又富谜之特色;熔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炉。竞猜之时,能激发情趣、陶冶情操;亦能启人思维、启迪心智。诗谜,就其表现手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叙事诗谜  相似文献   

8.
我上公开课:猜谜语。教材是从《幼儿谜语》上选的。三个谜语的谜面和谜底都在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而且,上课前我又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设计了自认为十分成熟的教案。果然,上课后,前两个谜语的谜底幼儿很快就猜出来了,眼看教学任务已完成三分之二,我从心底里感到快慰。开始猜第三个谜语了。我清晰地念了两次谜面:“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打一个体育用品。”待幼儿充分考虑之后,我请四名幼儿回答谜底,他们都说是皮球。我很高兴地问大家:“小朋友说得对不对?”“对!”  相似文献   

9.
谜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谜语又称民间谜语,包括儿童谜语及猜谜形式的山歌等;广义的谜语则还包含灯谜。可以这样说:谜语分为民问谜语和灯谜两大类。它们都由谜面、谜目和谜底构成,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灯谜,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朵绚烂的小花。一则灯谜,是由“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构成的,有的灯谜还要附有“谜格”.例如:  相似文献   

11.
成语漏字谜     
漏字谜也叫空格谜,漏字谜的谜面上有一个或几个空格(多以“()”表示)。空格所漏的字都是众所周知的,猜谜时根据漏字所暗示的含义(有时还与它所处的位置等有关)去联想谜底。例如:()鸡起舞摇摇摇(打一成语),谜底为“前所未闻”。谜面为成语“闻鸡起舞”,空格漏掉一个“闻”字,可解作“前”面没有“闻”字。同()同德摇摇摇(打一成语),谜底为“心不在焉”。谜面为成语“同心同德”,空格漏掉一个“心”字,可解作“心”字“不在”。绘()绘()(打一成语),谜底为“不露声色”。谜面为成语“绘声绘色”,没有“声”和“色”二字,可解作“不…  相似文献   

12.
正"迷""谜"之辨"迷"和"谜"同音,都读mí;但意义不同。"迷"的本义是失去辨别、判断的能力,分辨不清;引申为迷恋、陶醉、迷失、迷惑等;也指过分迷恋某种事物的人等。"谜"就是谜语,是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面是暗射的话,谜底是让人们猜测的事物本身。例如荆公(王安石)字谜:"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打一字)",这是谜面;谜底是"井"字。"谜"也用以比喻  相似文献   

13.
谜语一种供人猜设的游戏.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是设谜者示意、猜谜者推理的桥梁.因而谜语从设立到被猜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阐释谜语中谜面和谜底的关联性,诠释设谜和猜谜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灯谜很有趣,它叫缺字谜,又名漏字谜。这种灯谜,将多数人熟知的词句缺上几个字后充当谜面,要求谜底中不仅有谜面中的缺字,而且能让人看出谜面中缺字产生的“原因”。缺字谜可以口(俗)语、成语、诗词、歌词、歌曲名、影视名等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谜语种类很多。以谜底的类别分,有字谜、物谜、人名谜、剧名谜、书名谜、词语谜等;按谜面的形式分,又有文字谜、故事谜、哑谜、画谜等。在谜面的后面,常注明“格”的字样,这就是“谜格”.是猜谜语的一些特殊约定,就像数学中的公式一样。制谜者做出谜面,一定要标明这个谜语的“格”.也就是要告诉人家你这个谜语要按照什么路径去猜.没有“格注”的谜面,就成了没有规则的游戏,别人没法猜。对猜谜者来说,凡是用了“格注”的谜.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去猜,否则就很难射中。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此有个大致的了解,今将常见的主要谜格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在谜语中 ,要数物谜的数量最多。这类谜语通常以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具体事物作谜底 ,用韵文的形式、借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构成谜面 ,谜面巧妙地隐藏着谜底 ,给学生提供猜测的线索和依据。语文教学中的猜谜 ,有别于其他场合的猜谜 ,它着眼于引导学生了解事物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同时在读谜、猜谜、编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一、读懂谜面 ,把握特点猜谜 ,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谜面字、词、句的理解来揭示谜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读懂谜面 ,有了整体印象后 ,再指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 ,抓住…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猜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接着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前一个谜语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等学生给出谜底(草莓)后,再抛出第二个谜语。学生得到第二个谜底(杨梅)似乎容易得多。师:请你感悟一下得到第二个谜底的思考方式是什么?(开始有部分学生小声说"类比",而后所有学生都大声自信地说"是类比"。)  相似文献   

18.
成语谜     
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晚周末综合文艺节目,有猜谜语这个项目节目主持人解释说:谜面是一个成语,故意改动了一个字,要求用另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一现象。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如谜面是“入花三分”,谜底则是“移花接木”。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很别致,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丰富词汇。因仿造数十则,请同学们猜猜看。  相似文献   

19.
在新年晚会或元宵灯会上,常有猜谜活动。有的谜语,在谜面之后,除标有谜目外,还常常标有谜格。一些青年朋友,对于谜格所知不多,因此往往绞尽脑汁,也难以快捷而正确地猜出谜底。本文对一些较常见的谜格,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谜语小知识     
②③ (接上期)读“臼字”本来是不对的,但做为猜谜语的一种手段,却是不可少的。这期和下期介绍的谜格,就都是用读“白字”的办法来猜出谜底的。 4白头格,又名“素冠”、“恬苗”、“粉面”、“寿星”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谜底首字读谐音,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l{例。j“废品”(打《水沿》人8一) 谜底:吴用。广吴”字读成谐音作“无”)。 4(例ZI“走读”(打哲学名词一) 谜底:形而上学(首字“形”’用谐琶读作‘行”) 5梨花格,又8‘偕音”、“‘玉冰”、“飞白”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要谐读(就是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