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刚 《湖北教育》2007,(8):42-43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我认为这句话是对"无痕教育"的最好注解。如何在生活化德育的大背景下在品德教学中实施无痕教育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和探讨关系,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抓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  相似文献   

2.
徐斌 《江西教育》2014,(3):12-14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杜威在论述“什么是教育”时也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王楠 《家庭教育》2001,(1):18-19
一位刚做了父亲的朋友,说邻居4岁的孩子整天乐呵呵的,很少哭闹。偶尔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也只要稍微哄几句,马上阴雨转晴,露出一脸灿烂的笑。这位父亲说,这样的孩子真好,因为快乐的孩子肯定健康,有幸福感。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觉得他提出的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就把它带到我们的茶座,在新年伊始,和父母们聊聊“怎样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本身就是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能够成人的同时.也能够成才。这一愿望是美好的。父母重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优秀的传统,也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资源。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出生的。既然我们将一个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欠了这个孩子一些东西。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和丈夫性格迥异,他爱活动,是典型的体育迷,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的球没有我不懂的。”我呢,爱安静,喜欢看言情小说,用他的话说就是“天天爱做梦”。这样的两个人竟然组合成了一个家庭,并拥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宝贝,而且在教育孩子这个重大问题上,能够互为补充,配合默契。在这里说与大家听听。一、“故意背错”与“帮助纠正”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回家都要背在幼儿园学的儿歌,然后教我们。可丈夫呢,每每故意背错,开始我怕这样“胡乱搅”把儿子给弄糊涂了,谁知儿子竟然乐意一遍遍地给他“纠正”,偶而孩子不能把握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狼爸最近跃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争议:他的4个孩子中,3名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在他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打孩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对于狼爸的棍棒教育,其中不乏大赞其道的人。大众的舆论总是忽左忽右,刚刚把西方教育理念炒得热火朝天,转瞬又把棍棒教育吹上了天。不错,在这位狼爸的棍棒下,他的3个儿女上了北大,但凭这一点就能说明这种教育模式是成功的吗?这位狼爸说:我还用过一周时间的捆绑式方法教育一名孩子,同时逼着背诵古代的礼法书籍。最严厉一次是捆在我家阳台8小时,我给  相似文献   

7.
了解我儿子的人都知道,他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少年都少。他把大量的时间尽情地花费在了玩耍和运动上,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学习外语以外,还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诸位一定想知道我到底使用了怎样独特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孩子轻松愉快地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其实很简单,我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孩子出生学会的第一个发音就是‘妈妈’,这是令人心醉的声音,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声音更为动听,更让人回味良久。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上,帮助他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阳光一样的情操,使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王开敏日记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自信有能力做任何事:同时进入另一校园的我,自负得没把十二、三岁的孩子放在眼里。起初的一个星期,我没感受到来自孩子的任何威胁,我想这源于孩子对于陌生人的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在其中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作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找到了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如何把握这条规律,使学生在无意中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对于班主任来说是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刚接手这个班级.我发现班内个别学生的听课习惯不是很好,上课总是走神儿、做小动作。特别是小朝同学,本学期刚从外地转到我班,个子小小,笑起来甜甜的,就是上课老爱做小动作,总不好好听课。如今,我做了他的班主任,对他的行为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知道。批评对于他来说是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学习自由散漫的他照样我行我素,对学习还是一副忽冷忽热的态度。这使我一时感到束手无策。凭着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知道: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状况和特点,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有时转变角度对待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3.
张月芳 《考试周刊》2014,(92):168-168
<正>"爱满天下"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同样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是我开展教育工作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从教九年来,我接触过许多特别难教育的孩子,而岩是这些学生中最令人头疼的一个。刚接触他时我满怀信心,坚信爱的教育可以感化他,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不得不承认,想说爱他不容易,可是我仍然坚持,用爱的"三部曲"成功改变了他,最终他面貌一新。岩,一个9岁的男孩,讲话时有点结巴,是外地来苏务工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通过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我总结出教师与学生如做到"亲子教育",那么,你是一名称职的教师。一、摆正心态——把孩子当孩子刚上班时,我觉得班级就像一个军队,它得有一个运筹帷幄的将领,  相似文献   

15.
去年,我接了一批一年级新生。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吕斌,他很特殊,从来不跟别人说话,也不跟任何一个小朋友一起玩。刚入学的第一堂课,我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报一下自己的姓名,说说爸爸妈妈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目的是为了尽  相似文献   

16.
顽童也能教     
在教大一班之前,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一定要把俊言这个孩子教育好。我首先要求自己摘下“有色眼镜”看待这个孩子,把自己以前听到的、看到的都抛在脑后,静心观察他,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我想,任何一个孩子都一定有他能干的、了不起的一面,以我的经验,只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抓住教育的良机,点化他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17.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心态,健壮的体魄,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用爱心教育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真情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刚上任时就得知,学校里有个“问题学生”--小鹏。他的父母均是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多能力教育他。该生性情顽劣,经常在校内惹事,曾打人时将棍子打断,抽烟,学习成绩不好。
  我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决心把暂时长歪了的小树扶正。于是我找到了小鹏。他个子不高,有点黑,小平头,眼睛不大却挺有神,一看就挺机灵。将他领到我的办公室后,他的态度非常好,承认了从前的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惹事。为了促使他自觉约束自己,我当即与他签订了协议书:不许做出打架、骂人等违反《小学生守则》的事情,若是违犯了,则一次警告,二次记过,三次开除,决不手软。要教育好小鹏,取得家长的配合很有必要,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因此,我马上与他的爸爸取得了联系。我讲明,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我有信心教育好小鹏,请家长积极协助,在家严格要求孩子,多关注孩子。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后,我又找到了他的新班主任张老师,向他表明了小鹏想改正错误的决心,请老师多鼓励,少批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9.
“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便是爱。在教师道路上,我一直在摸索怎样做个好老师,陶行知的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生活即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爱是相互的,所以第一步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生活。我们班上曾有个学生小卢,他在“零花钱”上从来都无顾忌,爸妈给多少就花多少。记得刚开学的时候.他一天花了十几块钱。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找到了他。在了解基本情况后.一件令我吃惊的事浮出水面——用钱买作业抄。因为小卢的学习基础比较弱,很多题都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因此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找成绩好的同学借作业抄。为了每次都能顺利得借到作业并不让老师知道,便每次都给那位同学一块钱作为交换。这样的“买卖交易”有时候一天就花去他好几块钱。小卢把寒假的压岁钱用完后便常借口买学习用品问家里要.为了更多地了解小卢的情况.我也去了解了小卢的家庭。  相似文献   

20.
卢安克,一个从德国来的人,他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有人说他是天使,因为他带给中国的孩子最美丽的情感教育,请原谅我说美丽,美丽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词语。也有人说他是魔鬼,因为他的教育观念里没有学分,没有学习,没有数理化的专业教学,认为他把学生带进误区。可他还是他自己,他用他自己的感觉亲近着孩子,理解着孩子,用孩子的方式改变着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