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区开展了“三动式”(即课前“激”动、课堂互动、课后行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文就“三动式”教学模式中“课堂互动”这一环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谈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激发他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教师们往往都很注意“精讲多练”。这里“精讲”值得提倡,但“多练”最好改为“巧练”。诚然,适当的“多练”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多练”,企图以量取胜,认为“多练”才能熟,熟则能生巧,就有点违反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巧练”则是在精讲的基础上练在重点,练在关键,以质取胜,这样能达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市区分别举行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在这次评优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理念。在具体探究的实施过程中,集中了开课老师和指导老师的智慧。根据老师们的评课交流,我归纳了在课堂内科学探究的“七宜”“七不宜”,与同行交流。1探究的问题宜小不宜大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就要有一个探究问题。而探究问题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一节课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如果探究的问题太大,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就不可能研究出什么结果。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节课只有40min,加上课堂…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最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跟不上步伐,潜能得不到发挥而成为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或者因为默默无闻而成为教师在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或者因为扰乱课堂而成为班主任的麻烦,因此他们是教师们最不愿意面对的群体。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许多时候,他们扮演的只是“陪读”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创新教育。让所谓…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而教学展示的舞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成败又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要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就必然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尤其是英语这一门语言性学科,语言是说会的,而非学会的,其实践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幕后做大量的工作,精心导演好每一个语言项目,作好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评判者,让学生真正走到台前,充分实践运用,在用中学,在用中熟悉、在用中掌握,在用中理解,在用中升华。然而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热衷于一言堂,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抱着陈旧的教学观念,他们只顾在讲台上表演,而把学生置于观众席上被动的听,这样的教学造就出了大显的“聋子”和“哑巴”,背离了学英语主要用于交际的根本目的,可见这种英语课堂教学是失败的,课堂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新一轮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从更本上改变教师盲目讲授语言知识的局面,把师生位置颠倒过来,实现教师幕后“导”,学生台前“演”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有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看作是却步不前、墨守成规的代名词。其实这只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一种错误的认识,“中庸之道”是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切不可走极端,否则只会是适得其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需要教育为它提供大量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材,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  相似文献   

7.
传统教育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两者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乃至会误人子弟。前者重在“给”,而后者重在“引”。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小学阶段,自然学科特别是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渗透,开展创造教育活动。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素质教育,提倡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本人上了七年的思想品德课,总结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创设政治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讨”的教学形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小品表演式样”、“记者采访式”“讨论式”、“欣赏歌舞式”等。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垄断的地位。那么,如何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这些形式与课堂效益相结合,使教学…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学习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切入点。而质疑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 一、研究质疑意义,激活质疑意识 就教育的内涵来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对所研究的主体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提出问题,这就是质疑。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能产生认  相似文献   

11.
课堂生成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中所生成的资源。这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时时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利用,如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的口误、笔误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若能巧妙借用,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你要我们做什么 ?你要我怎么做 ?”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种被动、机械的模式下进行着学习 ,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反思我们的教学则不难发现 :这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太多的“必须” ,留给学生太少的“可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并领悟科学的本质。”探究是科…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体现,最基本的是实现课堂教学中由“讲堂”向“学堂”的转变。理 论联系实际、学生主讲、质疑、辨论、织网等方法,无疑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然而,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收放”掌握不当,就很容易演变成“教师控”或“学生控”,这都是与课改理念的初衷相背离的。本文即从关注这两种现象出发,寻找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反思课改过程中如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育认为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两者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 ,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 ,乃至会误人子弟。前者重在“给” ,而后者重在“引”。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 ,必须树立新的育人观 ,研究育人的新途径。过去 ,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 ,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之事 ,而当今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要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托尔斯泰说…  相似文献   

16.
这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教法创新,共展示十二节课。各区展示的课堂教学情况代表了该区的研究现状、教学特点和风格。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感受较深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十二节课都注重了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注重了从质疑开始,循疑而进,读中生疑,读中解疑;部注重了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小学阶段 ,自然学科特别是实验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渗透 ,开展创造教育活动。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通过创新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观念我们在自然实验教学中 ,围绕教学目的大胆进行实验改革 ,让学生知道 ,真理只有一个 ,但检验真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我们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一课中《光的反…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形象点说,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一、为什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1、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江总书记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时代的呼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相似文献   

19.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的语文,我们不应该把它变成一潭死水:以老师为中心,不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考虑如何创造性的落实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只是一味地“硬塞”、“强灌”,把学生当“容器”。“填鸭”势必让学生厌学,课堂质量也就可想而知。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 ,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减负”提高课堂训练的热潮 ,似和煦的春风 ,吹进了校园 ,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的凡响。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认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训练效率 ,推动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 ,要做到省时高效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原则 ,就必须摒弃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方法 ,丢弃“满堂灌” ,教师讲得精疲力尽 ,学生学得苦不堪言的课堂教法 ,这就要求老师要牢固树立在有限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求效率”的观念 ,要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加大语言文字训练力度 ,切实提高训练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