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存在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模式单调的现象。教师要善于改变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把握好"情"、"思"、"演"这三个落点,真正充分发挥音乐欣赏教学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存在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模式单调的现象。教师要善于改变小学音乐欣赏课现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把握好"情"、"思"、"演"这三个落点,真正充分发挥音乐欣赏教学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宰晓琴 《教师》2012,(30):80-8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动态生成的有效“落点”。首先,要捕捉学生学习情感的“兴奋点”,点燃生成火花;其次,要善于设计问题“开放点”,创设生成空间;最后,要善待学生英语学习“错误点”,推进生成进程,从而促进英语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多言数穷”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课堂教学“多言数穷”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曰“零起点”。所谓“零起点”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假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知,教师授课从零开始的一种现象。有一次听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教师教一首名叫《上学歌》的歌曲,而学生没等老师教,却异口同声地唱了起来,而且很完整。教师对此不屑一顾,毅然按自己的教案一句一句地往下教唱,不一会儿,学生则兴趣淡泊。原来,学生在学前班就已经学过此歌了。这种“零起点”带来的很可能是“零兴趣”和“零思维”,所以,教师只  相似文献   

6.
羡余性(或称冗余性)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如语言学家陈建民所言:“说话要是像文章那样干净,这种话听下去容易疲劳,效果差。”因此,从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出发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羡余现象,对于深化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特点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帮助。自然语言之所以能够完善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含有许多多余成分。语言的多余机制使得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即使遇到外界的某些干扰,也不会影响理解。“羡余”(Redundancy)是从信息论引入语言学的术语,翻译到汉语中有人称“多余信息”、“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 1 美国高中生物课简介美国的《高中生物学》通常是给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选修的,跟国内的普通高中生物学内容差不多,但不少章节内容稍深一点。例如,在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的交流方面,分被动交流(主动扩散和渗透作用)和主动交流(质子泵,钾钠离子泵的机制和作用;化学阀和生物电阀的机制;吞噬作用的机理),国内的课本  相似文献   

8.
在“创争”理论里面有两个发人深省的“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其内容本身并不复杂,但它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深刻哲理,却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即交往,作为其具体化,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流过程,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但在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交流中,存在着诸多的“偏失”与不当。深入剖析其各种表现形式,目的在于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有效课堂教学交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实现课程的转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理念的矛盾和冲突,教师既有的教学方式很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退出历史舞台。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笔者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奇怪的“零界现象“。所谓“零界现象“,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人为“归零“的极端现象。现概括十种,以期同仁戒之。一日“零关注“。由于视野关注极限(心理学研究证明,正常人的视野关注极限为25人。超过25  相似文献   

11.
要想组织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让其变得有效、增效,就必须巧妙解决好活动中的“无趣、无序、无声”的“三无”现象。  相似文献   

12.
林桂苹 《广西教育》2011,(10):39-39
追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门精妙的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追问需找准三个“落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13.
徐初苗 《师道》2008,(2):26-28
一树之叶,并无两片相同,但我们却不觉得突兀,反而显得十分和美。究其原因,那就是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也应当是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世间万事万物正因“不同”而充满生机。“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达到总体上的和谐。“和而不同”重在“不同”,“不同”之“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和而不同”既是自然法则,也是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学生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因自身性格、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背景等原因被排挤或主动远离课堂教学活动中心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它的存在阻碍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学业发展,文中的唐莉莉就是这样的一位学生,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适宜的家校沟通,逐渐从课堂边缘走向了课堂中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会计教学的经验体会总结“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的基本法则与具体方法。其基本法则是“专业知识+从业规则+素质技能=应用能力”。贯彻此法则要求课堂教学至少应灵活运用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案例教学)、障碍式四种教学方法。其中参与式(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的规律性和程序性最强,它可以分为案例准备、案例实施和案例终结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的能力培养普遍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如何实现能力培养,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误区。从知识、能力、创新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即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讨论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对于教师和教学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的能力培养普遍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如何实现能力培养,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误区。从知识、能力、创新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即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讨论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对于教师和教学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教学也从“线性思维方法”转化为“非线性思维方法”,以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数学教学观 ,焦点已不在于理论层面的“应然”性探讨 ,而在于具体教学行为中的“实然”性操作 .事实上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已经成为现实数学课堂教学的普遍追求 .教师们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情境和活动序列时 ,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及创意 ,为数学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 ,有一种现象却也不容忽视 :教师倾力创设的数学探究活动情境 ,往往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启导功能 ,而是在不经意间“一滑而过” .可以说是“赢得了起点 ,却失去了终点” ,实在令人感到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