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与庄稼》(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事例充分,说服力强。教学时,教师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理念,按照借“题”探究、借“例”探究、借“理”探究的教学思路,主动积极地为学生架构起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语文试卷阅读板块中出现了不少开放性的“探究题”,要求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各类阅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的目的是鼓励考生拓展思维和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7年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第六层级(F),即“探究能力”的考查,于是“探究题”应运而生,当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高考卷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作为新课标“培养探究能力”目标的评价形式,新高考“探究题”正在成为命题专家、中学语文界师生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彭俊姣 《广西教育》2005,(7B):40-41
一、2005年语文高考试题的主要变化 1.选择题减少 第1卷客观题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4道题减少到10道题,分值由原来的42分减少到30分。其中“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部分减少了2题,即由原来的6道题减少到4道题;小阅读(第1卷的现代文阅读)减少了1题,即由原来的4道题减少为3道题;古文阅读也减少了1道题,即由原来的4道选择题、1道翻译题,改为3道选择题加1道翻译题。  相似文献   

5.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将习题设计为“感受·理解”、“思考·运用”和“探究·拓展”,在“探究·拓展”中常出现阅读题,阅读它们,既可以拓展数学知识,又能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6日.我在昆山国际学校上了一堂学科带头人展示课,内容是“阅读复习课之写人篇”,运用的教材是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课本。鉴于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怕做阅读理解题,我想从写人记叙文的阅读人手,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写人的课文,寻根求源,解开写人文章的密码,让学生在自信中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新课标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所以本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对写人记叙文的写法的研究,探究阅读理解题的出题意图.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阅读题的方法。即文章怎样写——题目怎样出——学生怎样答。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做阅读理解题便有法可循了。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阅读从2007年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题型——探究题。尔后,这种题型的题目遍地开花,卷卷皆考。年年必试。今年高考,全国各地的18套语文试卷,统统都出现了探究题的身影。在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中,最后一道题往往就是个探究题。它的分值一般都会多于其他题,达到5-10分不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一。探究题的提问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题,它往往会用“请探究文中的……”、“你获得了……启发或启示”、“请发表你的看法”、“请谈谈你的见解(或感受或观点)”等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二。目前,探究题一般出现在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简答题当中。  相似文献   

8.
王坤玉 《数学教学》2014,(12):41-43
2014年高考上海卷理科第22题是一道解析几何题,给出了新概念“分隔线”,要求即时学习理解,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研究方法探讨曲线的新性质.本文从高考题出发,对分隔线做一些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今年语文试卷中存在的不足与缺憾,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现将我听到、看到的各种反映,加上我个人的看法,归纳如下。 (一)语知和阅读题 1.第3题选词填空第①句的答案(“云集着……上百名记者”)是不妥当的。 2.第7题文学常识C项说“巴金,原名李芾甘”,这是错误的,应改为“巴金,原名李尧唐,字芾甘”。 3.第13题“加点的部分”(“大人清白”、“名誉著闻”、“其都督”)均元句式可言,它们只是句子中的一个成份而已。命题的不严密使绝大多数考生不知所措,乱答一气。此题在文言阅读的6题中得…  相似文献   

10.
陶战勇 《教学月刊》2006,(10):53-55
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个人经历类记叙文,往往改动较少,比较原汁原味,考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尽管命题者认为“记叙文故事往往比较紧凑、感人,考生易于阅读,有助于考生放松心情,较顺利地继续阅读其他类的文章”,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从200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自主命题以来,一共出现了三篇个人经历类的记叙文,他们分别是2004年A篇和E篇、2005年的A篇。2004年浙江卷阅读理解题的难度系数为0.57,而个人经历类记叙文A篇第56题难度系数为0.31,第57题的难度系数为0.19,为阅读部分得分最低的题目。2005年浙江卷阅读理解题第一节部分的难度系数为0.65,而得分最低的3小题中,有2小题(第42题,难度系数为0.46;第57题,难度系数为0.39)均出自于个人经历类记叙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类记叙文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帮助广大教师明确英文记叙文的结构图式,并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英语叙事结构图式。  相似文献   

11.
汪蓉 《语文天地》2014,(9):9-10
近年来,全国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探究”题。江苏卷更是对其青睐有加,多年来一直以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题(第14题)出现,赋分为6分。然而,在本地区的几次模考中,学生答题情况均不理想,得分率低。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拨去探究题上的“迷雾”,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方法,从而从容面对此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全卷共24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占36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占114分。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分别为: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8题共28分;2.古代诗文阅读(含“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7题共32分;3.现代文阅读8题共30分;4.写作1题60分。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为:单项选择题24%;古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共76%。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题一般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开展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组成.综观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几乎都有科学探究题的存在(这类题往往与实验或计算连在一起,名为“探究和实验题”或“探究和计算题”等).细分一下,“探究题”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材料阅读探究题.主要是给考生提供一定的相关材料.让考生阅读思考,并深入分析探究,归纳概括材料的共同点,探究结果往往是某种观点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语段复习教学过程中 ,我们认为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教授给学生 :一、读准题根 ,仔细辨认1.关键名词无论哪种类型的语段阅读题 ,都有关键的名词作题根 ,这个名词题根 ,是阅读语段回答问题的方向标和指示灯。如 :(1)从剪裁的角度看 ,第2自然段是写。(2)对文段大意概括错误的一项是()例(1)的题根是“剪裁”而非“取材” ,例(2)的题根是“错误”而非“正确”。读题时如不仔细辨认 ,则会造成张冠李戴的失误。2.关键副词有些阅读题 ,要求的是“否定判断” ;有些阅读题 ,要求的是“是中求最”。对此 ,应敏锐地注意题中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8年第6期p.56登载的“对一道IMO试题的探究”一文(下称文[1]),“经、笔者深入探究”(文[1]),将第48届IMO的第四题(由捷克提供)作了有趣的引申,得到了一个新颖、颇有思考性的平面几何命题,但其证明较为冗繁,不够简练,给初中生的阅读带来不便.受其启发,笔者经继续探究,得到异于文[1]的几种较为浅显、简明,易为初中生理解、接受的纯几何别证,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天来 《中学理科》2005,(10):17-17
2003年高考数学试卷(江苏卷)的第15题是组合中的“不相邻”问题,此题解法虽多,但大多避免不了分类讨论.其实对“不相邻”问题和“错位”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便捷方法可用,这个思路源于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下A)》的第122页的阅读材料,这篇阅读材料的一个深刻背景就是集合论中的容斥原王单.  相似文献   

18.
以“让学生成为第一读者,把语文课堂作为学生阅读的主阵地”的课堂主张为前提,针对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探究意识的现实,用“披题入文—披题入境—披题入意—披题入理”的阅读法搭建深度阅读的思维支架,构建“检视阅读法—披题入文法—任务驱动法”逐层深入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阅读的学法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套试卷根“课标”要求,结合佛山市顺德区学生实际情况命制,全卷难度系数0.6。试卷在落实“课标”“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方面做了尝试。第24题设立的阅读短文“水立方”让学生解读相关问题,此题是具有佛山特色且打破了学科界线的试题。第1、2、3、5、6、8、11、13、14试题中落实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一些省市的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一类设计新颖、独特的阅读题——“先学后用”阅读型试题.其命题模式是:先给出一些全新的知识,让学生阅读,再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应用这些新的知识解决问题,即“先学后用”.这类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