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e Olympic Games is held every four years in a different city in the world. The Games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thletic events and a symbol of friendship of all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thlet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ake part in the sports. These sports include winter and summer games.  相似文献   

2.
奥运主题歌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以1984年到2008年间七届夏季奥运会的主题曲为研究对象,运用功能文体学理论,从语境因素和语言描述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文体学分析,旨在对奥运主题曲的歌词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理论研究了中国代表团在第23届至第28届奥运会上所取得的金牌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金牌数预测的灰色模型,并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的金牌数作了预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讨论了运动项目对金牌总数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古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于古希腊,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古奥林匹克运动的幸福观与古奥林匹克运动相伴而生,其“幸福要运动、运动即幸福”的主要观念,既推动了古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为古希腊人的幸福观研究提供了详实、生动的素材。因此,研究古奥林匹克运动幸福观的源起与发展,既是认知古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新视角,又是系统探索奥林匹克幸福观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江苏高校竞技体育格局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省高校看,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南京地区的总体实力最强,这与南京是省会城市,云集了众多院校和名牌老校密切相关。苏北地区以地处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为龙头,其竞技体育优势已保持多年。苏南地区以苏州大学为盟主,其霸主地位无以抗争。而大部分普通院校的竞技体育水平较低,并且差距在日益加大。从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出发,江苏高校竞技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全运会、世界大运会,甚至更高级别的赛事上,具有奥运争光的雄心;然后整合各校优势,并结合地域特点,逐步形成竞技体育的传统或特色;高校体育竞赛可分层次进行,并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学籍管理。  相似文献   

6.
商业化运营是现代奥运会的最大改革之一,曼谷亚运会是唯一一届无争议的“盈利亚运”,而我国的全运会,目前则正在奢华之风盛行的怪圈中苦苦挣扎,因此,在当前“举国体制”的环境条件下,强调“用制度管理制度”,应该比制定新的制度更加重要;在商业全运会运作中,寻求“补救制度性缺陷”的方法途径,可能更利于全运会的发展.所以,调整全运会和金牌评价体系、剥离金牌多余的附着配件;准确全运会发展定位、迅速树立节俭全运会新风等,是保证全运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全运会改革创新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法制危机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给国人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开始对包括体育纠纷救济机制在内的“体育法治”进行清醒的反思。由于奥运会过分依赖国际体育仲裁院的纠纷救济机制,国际奥委会甚至将国际体育仲裁院指定为唯一的体育性纠纷解决机构。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与中国包括《仲裁法》在内的立法所营造的纠纷救济体制造成冲击。如何协调中国立法与奥运会解纷机制中的仲裁合意性、体育纠纷的可仲裁性、临时措施和保全措施、仲裁裁决国籍以及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面临的,也是必须依法消解的法制危机。  相似文献   

8.
全运会作为我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然而在其成功举办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运行机制缺陷、赛风赛纪等问题,“全运会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全运会现象”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全运会改革政策的演变和有关全运会改革的一些观点,并提出全运会改革“留而求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主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今天几乎已经成为了最伟大的一种社会力量,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已成为了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导思想的奥林匹克主义,其缘起、主旨和本质是什么呢?本文对此作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32块金牌,17块银牌和14块铜牌,总奖牌数63块列金牌榜第2位,总奖牌数第3位的好成绩.为了寻求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再创辉煌的途径,采用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最近5届奥运会(包括第28届)上获得的成绩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未来取胜的9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奥运经济便成为国内各种媒体议论的焦点。绝大多数专家对奥运经济的正面效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奥运经济将拉动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有人对奥运经济的负面效应给予了善意的提醒。本认为,北京奥运会将会有带来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环境治理和城市改造及奥运自身创收等积极方面,将有巨大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2.
论特奥运动对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特奥运动宗旨及其所设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特奥运动在促进智障人士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发挥着促进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社会性功能;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奥运会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城乡与区域间的体育发展水平、赛后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经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非奥运项目等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分析,本着抓住奥运有利契机,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原则,对我国群众体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几年来我国青奥会研究的若干重点领域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自2010年南京获得青奥会主办权以来,我国青奥会的相关研究开始丰富与深入,其中以“教育、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为关键词的青奥会研究成为近几年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15.
自1896年希腊政府发行了现代奥运史上的首套奥林匹克体育邮票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仿效。我国从1980年开始,邮电部才陆续发行了奥林匹克运动题材的邮票、邮资封和邮资片。通过对新中国60年间发行奥林匹克体育邮票的情况进行分析,探寻我国奥林匹克集邮文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态对北京奥运夺冠运动员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举国上下期待已久的体育盛会。随着奥运的脚步越走越近,社会心态对我国夺冠热门运动员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心态对奥运健儿的比赛心理具有双重影响:国民健康的常态心理对促进运动员正常、超水平发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健康的非常态心理,对运动健儿的良好发挥起消极的制约作用。当今,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积极作用,引导国民理性对待竞技体育比赛的胜负,正确认识体育的精神与价值,葆护、利用国民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引导、调节国民的非常态心理,减轻夺冠热门选手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逐步转向市场化,尤其是伴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行,国际体育交流日益频繁,体育英语的高质量翻译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尤其是从熟悉英语专业词汇的方面,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但是事实证明,仅仅熟悉专业的英语词汇是远远不够的。从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与期待的角度,为体育英语的翻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现代奥林匹克诞生于1896年的希腊,中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将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向世人展示,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现代奥林匹克与我国传统体育伦理精神各自的特点、现代奥林匹克对我国传统体育伦理的借鉴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以便为构建我国体育新的价值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期间,全社会对体育和体质的关注空前高涨.国家体育总局为充分发挥举办奥运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促进作用,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群众体育工作的主题.其深厚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为奥林匹克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高校体育深化改革拓宽了思路.体会“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内涵,探讨树立适应时代和人们需要的高校体育教育观,增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对增强国民体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报刊等档案史料对民国时期华北运动会进行研究,看出其二十余年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自身的个质属性,即:民族危机日深,体育与救国并举;比赛内容日渐丰富,科技运用成为亮点;力量之美彰显,成绩斐然纷呈。因此,就影响力、持续时间而言,华北运动会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