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抓拍     
一次,我同一个摄影工作者到井队去,他为了拍下一个工人们勇战井喷的瞬间,鞋都没脱,就跑进一片漂着油污的泥水里选择最佳角度。当他身子刚刚停住,溅起的泥浆尚未落下时,我拍下了这个镜头。  相似文献   

3.
抓拍,老话题下的新内容,是动态新闻摄影不可回避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大主题,也是一个成功的新闻摄影记者不可或缺的莲花宝  相似文献   

4.
增强抓拍意识认真实践抓拍蒋齐生一本有助于提高我国新闻摄影记者素质及新闻照片质量的书──蒋铎同志著的《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在北京出版了,我们大家应热烈地对此表示祝贺。这本书讲的当然首先是有关抓拍的各种实践的经验及其理论认识。实际上这本书...  相似文献   

5.
6.
细节的抓拍     
王敏  章洁 《声屏世界》2010,(11):28-28
幕后十年功荧屏一秒钟,幕后十年功。要想让细节不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记者编辑必须认真学习,不断积累,完善知识储备,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包括理论准备、政策准备、资料准备。理论准备。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7.
谈抓拍     
抓拍,作为摄影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近几年在我国摄影界开始大力提倡了。我作为一个摄影初学者,有幸在刚拿照相机的时侯,就能够接触它,并在创作中对它作了一些赏试。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抓拍与生活的积累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积累,摄影创作也不例外。作为摄影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抓拍需不需要生活的积累呢?去年十月,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书市时,我拍了一张《冒雨赶书市》的照片,是在购书的人群中抓拍的。我记得当时自己反应很灵敏,  相似文献   

8.
现场抓拍     
现场抓拍,是指摄影者在新闻事件现场,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拍摄,它完全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不进行人为的“摆布”、“加工”,拍出的照片自然、生动,可读性强。现场抓拍不是自然主义的纪录,而是通过选择,抓取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瞬间。我们先来看看这样几张照片:《浅沼被刺》(图一),令人惊心动魄。1960年10月12日,日本社会党领袖浅沼稻次郎在东京比谷公会堂演说时,一名极右分子跳上讲台行刺,身受重伤的浅沼正以双手防范凶手继续进攻。《教我如何不悲伤》(图二),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生动感人的照片之一。1941年,一个法国男人在马赛看到战败的法国士兵护送战旗到码头,不禁黯然泪下。《王光美亲迎刘少奇骨灰》(图三),是一张深受我国读者喜爱的好照片。1980年5  相似文献   

9.
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应当处于什么地位?有的报刊仅仅把它作为文字报道的从属,用来美化版面,忽略了它可以独立作为新闻报道手段存在的意义。图片固然可以配合文字发表,但毕竟可以独立成章,与文字新闻一样,可独立地反映新闻事实,报道新闻事件,甚至能给人们以更加可信的感觉。近年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都比较重视图片新闻,一是图片位置突出,篇幅也较过去大了;二是经常举办新闻摄影比赛,激发新闻摄影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注意使用图片进行连续报  相似文献   

10.
抓取典型瞬间,是新闻照片成功的秘诀。怎样抓拍好典型瞬间呢?首先,要对抓拍对象有全面面深刻的了解,以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深入到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生活中,选择抓取最精采的一瞬。我拍摄的《同享》,就是在云南前线采访时,事先了解到某部三连指导员聂文俊爱兵的故事,故而在一次战斗间隙,抓拍到他同战士轮抽仅剩的半支香烟的瞬间情景。这张照片全国数十家报纸采用。  相似文献   

11.
我说抓拍     
新闻摄影提倡“抓拍”,反对“摆拍”,在摄影理论上已形成共识。然而,翻开报刊杂志,众多明显有摆布痕迹的新闻图片,仍然纷纷映入我们的眼帘。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摄影记心中已达成共识的东西,在操作中却禁而不止?怎样认识抓拍的规律?我想从新闻摄影化构成的宏观角度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一辆马车行进在乡间大路上,车上年轻妇女们的欢声笑语格外响亮。去永吉县采访途中的吉林日报总编辑李准,深深被这个情景所吸引,一打听,原来她们做了节育手术,生产大队派出大车正接她们回家。从她们那满面春风的笑脸上,李准同志意识到这美好的一瞬,不正反映了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在城市,而且在农村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了吗?他手举相机,“咔嚓”一声抓拍下这个难得的镜头。《看,她们那个喜悦劲!》这幅照片在1983年4月1日吉林日报一版发表。不久,又被中国  相似文献   

13.
捕捉有价值的感人瞬间 要选择好拍摄角度。我们拍摄的人像或者是景物,都必须要选择一定的角度,或正面、或侧面;或仰角、或俯角,等等。角度的确定,取决于拍摄对象的特点和摄影者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一种手段,它是相对摆拍而言的。抓拍是在新闻的现场,不干涉对象,在事件进行过程中去选取自己需要的瞬间形象.而摆拍是用摆布的方法,拍摄者担任导演,把采访对象安置在设想的画面中.由于抓拍的方法尊重客观现实,因此,拍摄的新闻照片现场感强,生活气息浓郁,人物神情自然.一幅反映科研人员全神贯注地在实验室里搞科研的新闻照片,即使现场有些零乱,也远比观场经过精心设计,人物摆着架式,面带笑  相似文献   

15.
抓拍是摄影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抓拍的提出是与绘画式的摆拍相对而言的,摄影术发展的早期,由于摄影器材的庞大与笨重,以及摄影显像的化学感光材料的技术的不成熟,因此,摄影是件费时费力累人的活,不光摄影师很辛苦,而且被摄对象更辛苦,摆好一个动作后必须在长时问内保持不动,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成,否则将全功尽弃。因此,在摆拍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去抓拍了,早期的摄影技术发展决定了摆拍是摄影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是我国名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外知名的东方学。像季老这样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国家级”人物为数不多。看到8月29日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病房看望94岁季老的电视新闻,让我再次回想起8年前我抓拍到的一张季老给学生签名的珍贵照片。这张照片不断告诫我:要随时准备抓拍。  相似文献   

17.
现场抓拍的照片,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读者对于事件现场目击的愿望,给人以真情实感。这就有可能成为新闻价值和摄影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回顾自己的一些获奖作品,绝大多数均为现场抓拍。例如1985年,巴西著名影星、电视连续剧《女奴》中的“伊佐拉”到无锡活动。4月8日那天,她去太湖边鼋头渚公园游玩,好奇地向一位坐在童车中的小男孩走去,并蹲下身子饶有兴趣地逗开了。这位才几个月的中国小主人天真地露出了笑容。我见四周游客围了过来,就势仰摄了数张照片,其中一张题为《“女奴”和小主人》的照片入选全  相似文献   

18.
抓拍,是新闻摄影一种基本的拍摄方法。抓拍就是在新闻事实发展的过程中,不经过导演摆布或组织加工,所抓取的典型瞬间。抓拍的人物照片有其独特的魅力。1980年以来,全国的新闻照片评选获奖的人物照片,可以说明这一点。抓拍的人物照片,给读者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真实可信有的人拍摄人物照片,为了追求理想的构图和生动的造型,将报道对象进行不适当的组  相似文献   

19.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坚持的‘不干预被摄对象’的拍摄风格,从三十年代起便主宰世界新闻摄影,布列松从而蜚声国际摄影界,成为各国摄影家和摄影记者极为推崇的抓拍大师。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表现的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它不同于照相馆、影楼的艺术摄影,可以随意地对被摄主体和拍摄场景进行摆布,直到满意的镜头出现为止。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摄影不允许摆拍,只能采取抓拍的方式。要拍好新闻图片,一定要打好抓拍的基本功,掌握抓拍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