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设计理念】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强调,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学设计遵循这样的思想,在精读课文时,通过生生交流“阅读体会”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达到使学生理解文本、自主体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值得大家铭记在心的,他就是竺可桢。竺可桢,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家里,自幼聪明好学。20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他自幼喜爱的气象学。1918年,竺可桢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武汉、南京等地的高校教授气象学和地理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地理和气象工作者。1928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当他看到中国的气象事业全部被外国人控制的局面之后,就写文章疾呼:“夫制气象者,乃一国政府之事,而…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以《第一朵杏花》"两次对话"教学片段为例,聚焦对话、品味对话、实践对话。教师应该充分钻研文本,挖掘文本中独特的"语用"价值的内容,"让思于生""让学于生""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史册上,有一位留美的气象学博士,他以其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为中国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严谨的学风、坚韧的毅力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成为广  相似文献   

6.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上一堂课,大家选择了苏教版国标本《第一朵杏花》一课。老师们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人物形象,采用了很多教法。其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1—5自然段时,有两位教师都运用了“自主阅读、自读感悟”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但由于时机把握不同,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有许多亮点值得读者反复揣摩。亮点之一:景物描写别具深意。课文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一个"泛"字表明了杏花尚未盛开,此时的颜色并不是很浓烈,但也正因如此,竺爷爷走近杏树数了数。在  相似文献   

8.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有许多亮点值得凑者反复揣摩。 亮点之一:景物描写别具深意。 课文的开头写道:“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面对"教材"这个例子,教师应当合理开发,既不盲目崇拜,又不随意否定,让学生在自我品析、感悟、模仿和挑战、创新中学会遣词造句,体悟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强调,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学设计遵循这样的思想,在精读课文时,通过生生交流“阅读体会”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达到使学生理解文本、自主体验的目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竺可桢在科研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勤于观察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11.
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理念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重视文本的解读,又要挖掘文本的写法,做到读中悟写,把读和写无痕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更有效,既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形成一定的写作技能,同时又不偏离阅读教学的本身属性。  相似文献   

12.
<正>春学期一开学,我就听了几位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听后,我发现不同学校的老师其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竟惊人的相似。他们的教学设计大致都是这样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  相似文献   

13.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只拣儿童多处行》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使得想了和不想完全不一样。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六分钟。生:(默读课文,表面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14.
读与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第一朵杏花》的教学找准了训练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人物对话的体态、语态,完成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获得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孩子:“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什么事情啊?”孩子:“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什么时候?”孩子:“刚才。”竺爷爷:“是第一朵吗?”孩子:“是。”这段话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中的片段,看似平淡无奇,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留给读者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6.
17.
吴小键 《云南教育》2005,(32):33-33
案例:《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第十册)教学片断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刚才我们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读书的。现在要跳出来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6分钟。  相似文献   

18.
19.
目前,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和办学效果越来越差,因此,人们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特别是在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枯燥、乏味,许多中职学生对其学习过程兴趣不大,导致整个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难以开展。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在中职教学实践过程中落实创新教学以及对其开展的方法进行探讨,以高教版《荷塘月色》为例,对中职创新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课文,课文只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关键在于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