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一家大报日前刊登了这样一条新华社消息:《第四批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公布(肩标)——普陀山等十个景区当选(主标)——首批百名全国文明导游员同时评出(副标)》(《中国青年报》2001年9月14日一版)。标题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很醒目,也很吸引人,让人一见到就能产生一种细读全文、了解详情的欲望。从导语可以知道,这是一篇会议报道:“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孙玉波)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来自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 ,以及一些媒体的研究者共约 50多人 ,2 0 0 1年 9月 2 2— 2 3日聚集在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参加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 ,透析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关于大众传媒的受众调查和受众理论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 43篇。此前的 1 986年和 1 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分别在黄山市和萧山市召开过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该所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除两个主办单位外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3.
5月14日至17日,第二届全国受众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萧山市举行。来自全国的44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其中有受众研究的创始人安岗同志,有热心于受众研究的甘惜分教授和钱辛波教授等。会议收到21篇论文,内容广泛,既有  相似文献   

4.
来自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以及一些媒体的研究者,共约50多人,2001年9月22-23日聚集在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参加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透析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关于大众传媒的受众调查和受众理论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43篇。此前的1986年和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分别在黄山市和萧山市召开过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该所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我国首次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手段进…  相似文献   

5.
白贵  赵晖 《新闻记者》2001,(12):67-68
2001年9月22~23日 ,“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 ,包括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共同探讨和研究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众传媒的受众理论和受众调查问题。1982年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进行了“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以下简称“北京调查”)。从那以后 ,我国大众媒介受众研究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出…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前的媒体制度下,各级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媒体进行政策宣传、指导工作、发动群众,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主流媒体承担着各级党和政府喉舌耳目的功能,是宣传政策制造舆论的主渠道。各种政策常常是通过会议形式制定和发布的。因此,会议新闻在各主流媒体中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各媒体上的会议新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多空呆的现象,疏远了与受众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湮没了新闻的价值。怎样改进会议新闻报道,增强会议新闻的吸引力,已成为主流媒体须迫切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针对性地把"有效性"概念引入导向问题,是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出的精辟阐述.应该说,经过多年来的教育和磨砺,新闻界对于导向问题的重视程度已经获得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媒体在增强导向意识、提高引导能力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与之相比,舆论引导的有效性问题则在重视程度和实际效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离开了有效性,任何正确的舆论引导都是"放空炮",都是在做"无用功",引导本身也就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及时了解、充分把握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新华社于1月25日至2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抽样调查,围绕近期舆论热点和今年两会报道的需求和关注点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分层抽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14日至17日,全国第二届受众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钱塘江畔的萧山市举行。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资料21篇;包括论文作者在内的来自各地新闻单位、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的44位专家学者,就我国受众调研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陈敏南 《记者摇篮》2005,(2):51-51,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发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宣传工作逐步摆脱单一的宣传模式.开始注重探索新闻传播规律,以达到新闻的有效传播。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将新闻传播学规律引入新闻报道,开拓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效果.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受众的接受认知角度.分析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近年来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的指导方针之一。在今年新华社工作会议上,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代表新华社党组正式提出,要把"群众需要"作为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就国内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尤其是对新闻文化的需求;就海外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受众对新华社播发新闻信息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落实新华社党组的要求,近年来,新华社在两会报道、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报道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受众需求调查和媒体用户调查。2007年1月29日至2月9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两会的关注点与信息需求,为两会报道更好地把握需求、服务百姓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军 《中国广播》2005,(3):43-45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255.04亿元,增长10.39%;全国广播广告收入25.57亿元,增长16.76%。广播的广告收入大约是电视的十分之一,而增长率比电视却要高出6个多百分点。在一些地方台,广播的广告收入甚至超过电视的收入。可以看出,近几年广播的整体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这些进步与发展同各个电台以听众为中心、打听众牌的战略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线》是青岛电视台2000年1月创办的一档以"关注百姓身边生活" 为宗旨的新闻栏目。几年来,栏目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直是青岛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之一。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电视节目评奖中,该栏目先后获得全国城市台新闻编排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名专栏奖、十佳栏目奖、全国城市台十佳栏目奖、中国电视十佳新闻栏目奖等多个奖项。最近,本刊编辑部与青岛广播电视局联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该栏目进行研讨,现将研讨成果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最近 ,本刊与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受众研究委员会联合召开了“新时期广播电视受众工作学术研讨会”。会议内容对引导广电系统内外各方面人士重视受众工作很有益处。下面刊发一篇会议综述和若干篇发言摘要 ,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云豪 《视听界》2004,(3):45-47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入调查采访,认真分析论证,把新闻事实及其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依据新闻事实,就实论虚,以深刻尖锐的剖析阐明媒介的观点和立场,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论说性新闻体裁,它集新闻性和政治性于一体,熔新闻体裁和政论于一炉,通过揭示真理,引导舆论,完成媒体的使命。”实际上, 它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 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开始进行尝试性的操作,中央电视台创办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传媒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已经是不言而喻。金华晚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6138妇女儿童维权热线的开设和持续创新,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全国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7.
来自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共约50多人,9月22-23日聚集在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参加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透析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充分把握公众新闻信息需求和关注点,新华社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报道需求,更好地做好迎接十七大的新闻报道,7月15日至25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与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受众需求问卷调查。本着兼顾时效与精准的原则,从东部、中部、西部共抽取了16个省份进行调查。每个省(区)分配的80个样本按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年龄、身份、性别等指标进行差异化抽样。截至调查结束,共收到有效样本1200份。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谈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时,强调"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这为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崛起,改变了传媒生态格局,但无论未来传播介质进化到何种形态,其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不会变,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变。推进媒体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