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洱小说在思想上蕴含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形式上又充满了先锋气质。他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分子身上,还关心农民等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当代人性的异化;同时,李洱小说的艺术特色也让人眼前一亮,在叙事、修辞上都独具特点,是一位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李洱小说在思想上蕴含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形式上又充满了先锋气质。他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分子身上,还关心农民等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当代人性的异化;同时,李洱小说的艺术特色也让人眼前一亮,在叙事、修辞上都独具特点,是一位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李洱将细节这一叙事法则贯穿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使碎片审美成为他小说的重要修辞策略。这是李洱对当代小说的独特贡献。透过细节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触到碎片背后李洱对知识分子庸常生活的批判,看到批判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加缪认为,荒谬既不存在于人之中,也不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存在于二者共同的表现之中。荒谬是现在能联结二者的唯一纽带[1]35。荒谬来自于人和世界的相遇。李洱写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到日常生活中来写,让他们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挤压之外,直接和日常生活遭遇,于是那些突然而来的威胁,无处不在的错位,挥之不去的厌倦最大程度地寻找和追问着价值、意义和幸福。  相似文献   

5.
胥秋菊 《文教资料》2008,(21):16-17
李洱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叙述,展示他新历史主义的立场.他以荒诞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奇达到历史编撰的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加缪认为,"荒谬既不存在于人之中,也不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存在于二者共同的表现之中。荒谬是现在能联结二者的唯一纽带"[1]35。荒谬来自于人和世界的相遇。李洱写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到日常生活中来写,让他们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挤压之外,直接和日常生活遭遇,于是那些突然而来的威胁,无处不在的错位,挥之不去的厌倦最大程度地寻找和追问着价值、意义和幸福。  相似文献   

7.
李觏性刚而傲,狂狷却不孤独。其孤傲的气质有理想信念及价值取向作为支撑。他安贫乐道,竭力养亲,促成其气质形成既有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地域文化的熏染。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由表现形而上的内容开始逐渐转向对日常生活叙事的关注,力求直面生活世界的本真。本文以李洱的作品《你在哪》为代表,从其作品中反讽叙事的运用、灰色人性的呈现及开放性结尾的叙事技巧三方面,来探究隐藏在作品背后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终极关注,追寻人类的精神故乡是否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10,(11):158-159
作家李洱日前在《江南》杂志发文称: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小说的虚构肯定要做出某种调整。那种开了头,就大江东去奔向结尾的传统线性故事,很可能被网络链接四处蔓延式的非线性结构所取代。这种文本的零碎感让人感到不适。所有的文本虽然可以相互链接,但它们实际上是彼此隔绝的。那么这样一来,作品不可能有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上)》2010,(15):158-159
作家李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当代作家被失败感所笼罩。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为文学是一种真理的声音,一种道德的声音,充满了力量。  相似文献   

11.
著名编辑家、《收获》副主编程永新先生在他的《一个人的文学史》中谈到作家李洱当年修改小说的情形,他说:李洱改《导师之死》,那才叫改得辛苦啊!现在写小说的可能都无法想象。改了七遍还是八遍,我已记不清了,李洱这人确实素质不错,当时他在华东师大,悄悄地把他的小说给我和格非看,我们看一次就跟他谈一次。他改了几次后,我们觉得提高还是不大。  相似文献   

12.
李洱的《你在哪》对拜金主义进行了批判,小说对现实具有警戒意义,呼唤人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时,注意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情感的悬浮与精神的变迁——李洱知识分子小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李洱一直致力于知识分子小说的写作,他从知识分子情感问题的角度切入,关注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他的写作直抵知识分子的心灵核心。我们发现由于源自于对生存的焦虑,知识分子陷入情感欲望与道德伦理的纠缠和悖论之中,致使他们的爱情和情感充满了悲剧性和荒诞性,然而,在对悲剧性表达的背后却凸显了李洱对人文精神信仰的坚守与执着。  相似文献   

14.
15.
李洱是一个对细节极为敏感的作家,对细节的张扬造就了李洱小说独特的时间景观。论文通过文本细读,从不需要向故事时间复原的碎片时间、叙述时间上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涡卷图案的叙述线条三个方面,论证了时间在李洱小说中所具有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洱小说《国道》以一场交通事故为引子,深刻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实,但同时在其现实书写的背后又隐藏着作家对于社会现实书写的焦虑。本文在分析《国道》现实书写的焦虑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学作品现实书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李洱的小说《你在哪》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它借寓言的形式演绎了人的自我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分裂,意识与潜意识分属两个空间不断地纠缠与矛盾,但自我意识最终还是被社会意识所同化,人避免不了被“卖身”的命运。寓言的形式和对人的存在的形而上思考,使得这篇小说具有了丰富的阐释性和思想深度,这也体现了李洱小说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洱的小说《花腔》融合了多种叙事策略,其艺术魅力的产生主要源于作者对二度叙事策略和不可靠叙述策略的运用。小说文本的意义之一,是通过“花腔”一词的表层形象,即通过不可靠叙述揭示历史的花腔特性。  相似文献   

19.
《太原大学学报》2020,(2):20-25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内蕴丰厚,从多角度入手讲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境遇。应物兄的生活围绕着济州大学太和研究院的建立而展开。从文本细读中寻觅几代知识分子的身影,并以应物兄本身为例,分析他所处的纠葛场域、他内心的精微寰宇,以及他身边女性所构成的世界,来探讨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20.
李洱一直致力于从变幻莫测的叙述角度切入,新作《你在哪》则用胎儿的视角关注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他的写作直抵人们的心灵核心。由于源自于对生存的焦虑,知识分子陷入情感欲望与道德伦理的纠缠和悖论之中,致使他们的爱情和情感充满了悲剧性和荒诞性。在李洱小说人物的无奈的自嘲、冷酷的叙述和荒诞的推理,然而,在对悲剧性表达的背后却凸显了李洱对人文精神信仰的坚守与执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