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以确认和保障公平优质受教育权为问题导向的独立的领域法。这决定了教育法典应当是一部独立的领域法典,而非行政法典的一部分。教育法典体现出领域法的综合性、交叉性特征。我国教育法典编纂模式存在体系型和汇编型两种可能的选择,但体系型模式与教育法的领域法地位有所冲突,教育法典编纂宜选择汇编型法典化模式。为避免汇编型教育法典在立法实践中“退化”为随意、离散的教育法律汇编,教育法典编纂应做到“形散神聚”。总则编依次可由基本规定、受教育者、教育行政主体、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教育与社会、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基本制度、法律责任九章组成,分则各编则可以采取涵盖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促进、特别教育、教育考试、教育评价、涉外教育、其他教育的八编制。  相似文献   

2.
法典编纂史对现代国家的法典编纂工作具有重要镜鉴,包括中国即将制定的教育法典。中国制定教育法典,应立足教育法典的传统与历史,基于本国既有的教育立法,发挥《民法典》的示范效应。通过制定法典,回应现实中的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立法系统化,加快教育法治发展,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选择适合中国的法典化路径,在形式上整合现有教育立法形成一部完整统一的立法文件,在法典结构上采取总分式,协调教育法典中的公私法律关系和公私法律规范,预留一定的立法空间以保证教育立法的发展,并借鉴域外教育法典的经验,继承中国教育立法的传统,制定一部符合教育法精神、中国教育国情和法治发展的教育法典。  相似文献   

3.
4.
教育考试制度是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该制度在治理层面存在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价值理念单一、某些具体制度可能违背法律保留原则等问题。在教育法典编纂的背景下,需要对包括教育考试制度在内的教育法制进行体系化重构。在教育法典总则中,应通过提取教育考试的“公因式”,规定教育考试的原则性、通行性、一般性规范;在教育法典分则中,应根据不同教育考试类型规定相应的考试主体及其权利义务、考试实施流程、考试监督及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6.
作为我国法典化的开端与范例,《民法典》为教育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可供参酌的宝贵经验。因此,通过认真审视“《民法典》如何而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教育法典向何处去”。研究认为,在宏观理念层面,教育法典应当追求体系理性,采取体系化的编纂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教育领域的实践需求;奉行权利本位,把确认和保障受教育权作为法典的核心任务。在编纂路径层面,教育法典应与单行法形成“分步渐进+动态同步”的统筹发展关系,总则应以法律关系作为逻辑主线,分则宜将教育类型作为编排基准。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法律集成化的最高形式,我国教育法典应当采取体系型编纂模式和总分结构的构造。其中,法典分则的体例决定了教育法典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程度。学界对分则体例编排存在教育类型说和教育关系要素说两种观点,观点的分歧反映出学者对教育法体系化程度的认知不一和教育法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教育法典分则编排应当以类型化的模式为基本方向,具体包括基础教育编、高等教育编、职业教育编、民办教育编、其他教育编和教师编、学校编、教育考试编等八编,要遵循系统性、全面性、适度开放性原则,重视权利救济,通过分则的科学构建来促成教育法典的体系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背后的自治价值与他治价值、多元共治价值与一元分治价值以及民主价值与集中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一定的价值矛盾,具体表现为自治价值与他治价值、多元共治价值与一元分治价值及民主价值与集中价值的冲突。推进我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大学治理能力,需要将自治价值与他治价值、多元共治价值与一元分治价值、民主价值与集中价值整合起来,保障现代大学学术使命和社会使命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治理"已成为一种前景光明的对旧式管理和行政风格进行批判和创新的风向标。职业教育治理理念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耦合而成,其内涵是指政府、社会组织、职业教育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等治理主体,围绕特定的治理目标,在遵循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与规范的前提下,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协调与合作,最终达成增进职业教育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治理行动及其过程;我国职业教育治理需要从目标与价值诉求、放权与增能、立法与建制、技术与平台四个方面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欧阳康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201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的研究纲要,全面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视域、思路、框架与方法等,构建了一个包含国家治理的理论与比较、体系与政策、评估体系与实施方案、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决策支持体系等构成的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国王制定并颁布的,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法典。也是世界古代名的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前期的法典,也是世界“古代法”中最名的法典之一。《汉穆拉比法典》与《十二铜表法》不仅作为奴隶社会的法律制度而存在。而且在法律化上都处于起源、初创阶段,基本上都是从习惯法过渡到成法阶段。因此,二部法典具有若干本质性的共性特点,诸如具有宗教性质;保留氏族制残余;阶级属性鲜明等。古巴比伦奴隶制与古罗马奴隶制有所不同,两的经济基础不太一样,建筑在不同经济基础上的法律化。各有特色。古巴比伦的法律化带有农业化色彩,古罗马的法律化却有较多的工商化色泽。二部法典具有不同的法律化特点。其一,法律的规范程度不同。其二,重视民主权程度不同。其三。法律的价值取向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中,为更有效地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彰显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效用,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在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三治结合”的统一领导机制、学习教育宣传机制、主辅共治机制和协商协调机制等建设,积极增强乡村治理主体的主体性,从而实现“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性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组织成员之一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治理层面和语境下,首先应该强调的是高校对于国家治理的理解、把握、贯彻和执行能力,同时使大学回归本原与本位,按照大学的本来面目去治理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的基础包括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大学治理的组成包括制度体系、行动体系、价值体系;大学治理的主体包括学术权力主体、行政权力主体、个体权利主体.大学要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必须正确领悟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重塑的初衷,理性反思行政权力主导的成效得失,认真审视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时代国家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组织、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等方面。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实现治理理念现代化、组织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的高级过程。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面临机遇与挑战,亟须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质表征、制度困境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让中国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和更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5.
林贤 《教育评论》2022,(6):49-55
公办高职院校建立由地方政府、企业等参与的董事会,探索政校企共同治理机制,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体参与办学机制不畅、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资源不足等问题。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推动社会参与学校治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董事会的作用,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他们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什么重要、如何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怎样提升学校治理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他们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注重完善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不仅是教育法治在现阶段发展的法治背景,也对教育法治提出要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契合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教育法治已经呈现出成体系、有理念、有机制和有成效等特征,但仍然在教育规范位阶、教育法治理念、教育法治实施和教育法治定位等方面与治理体系现代化难以契合。而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野下,教育法治应当具有以人民性为本位、以法律体系为依托、以开放性为运作逻辑、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国际化为视野等内涵。因此,教育法治在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应构建具有整体性的规范体系、以司法引领的实施体系、正式的监督体系和社会性的保障体系。通过理清教育法治与宪法的关系、制定教育法典、在教育法治中坚持法律优先、确立教育治理的地位等方式,实现教育法治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从本质上讲,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治理观向现代教育治理观的转变过程。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是引入社会参与治理机制以突破行政中心主义桎梏;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激发社会参与治理热情,提升治理的有效性。未来,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矩阵式治理结构,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要构建一种良性的治理文化,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创造性主体,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教育发展的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