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教学怎样上出语文味?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我认为:一是读出语文味。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读出语文味;二是说出语文味。可以结合背景,适当引导,说出语文味;也可以创造性复述,提高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味;还可以说出情感点,感受语文味。总之,文言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功底培养,特别是语言的品味、情感的激发和意理的阐发,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缺失,主要存在以下原因:语文课堂变得更像舞台而不是学习平台;语文课堂过于偏重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其工具性;课堂教学滥用多媒体课件等等.笔者在本文中论述了相关解决策略,即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备出语文味;认真授课,上出语文味;作业设计,体现语文味;重视实践,练出"语文味",让"语文味"真正回归语...  相似文献   

3.
好课三味     
王崧舟 《教师》2010,(27):1-1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味”?  相似文献   

4.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是它是否具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味”,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多“读”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品”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写”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传统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语文味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陶醉、忘我的快感,是课堂的生命,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打造"语文味"课堂的方法是:巧设导语,酝酿"语文味";低吟浅诵,诵出"语文味";含英咀华,悟出"语文味";润物无声,释放"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语文味",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比较关注的一个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课应该有"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另一个特级教师王爱华,则将"三味课堂"作为研究的课题: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  相似文献   

7.
当下,不少教师都在谈语文的回归,谈本色语文、本味语文、语文味。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呢?又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在作者看来,许多教师似乎就把“言语训练”当成语文味的突出表现,甚至是主要的、唯一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徐海荣 《教师》2014,(35):40-40
正1.梳理清楚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是当前从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到高中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的一个热门词语。笔者以为,在以"语文味"为核心的研讨语境中,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从目前的观点来看,"语文味"似乎是指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具有语文特质的味道。显然从字面上来看,"语文味"这一关键词突出了学科特征,其首先是属于语文的;其次其突出了语文学科固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徐茹 《文教资料》2011,(30):63-64
语文教学必须充满情感才是有生命力的。但语文教学仅做到“情浓”还不够,还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是指由“语文”和“人文”共同调制出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有的“味”。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和人文的内涵,让语文教学情浓“味”更浓。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个人语文的积淀,久之就会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语文味"教学理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高度一致,它是实践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模式。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共有三大板块。引言主要论述了研究对象、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本文主要采用的两个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和行为研究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来分析语文新课改下的教学现状;通过行为研究法来实践"语文味"教学法。本文围绕语文味教学法的"一语三文"四大元素在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来谋篇布局,最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语文味"教学法融入语文新课改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慧华 《课外阅读》2011,(9):281-281
让“语文味”回归课堂,让语文教育回归本色.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相似文献   

12.
在听语文课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议:"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呢?什么才是语文味呢?什么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叶圣陶先生当年在解释语文学科命名的缘由时就是这样说的。提倡语文味,追寻语文课程的原点思维,是浮躁功利后  相似文献   

13.
程少堂 《新课程研究》2015,(4):49-51,48
本文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阐述:语文味教学法创造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世界;语文味教学法之静态构成及学理依据;语文味教学法各要素之动态组合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最应具备但往往缺失的,究其原因,是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落脚点来使教师贯彻,使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为“语文味”的贯彻和落实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在变换中寻语言之“味”,在共鸣中赏审美之“味”,在思考中导思维之“味”,在拓展中探文化之“味”。教师还应悉心锤语、用心研文,力图讲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6.
自从程少堂老师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后,关于“语文味”的研究已达十年之久,期间争论从未停止,主要围绕“语文味是什么”和“如何体现语文味”这两个问题展开。今天,人们再次质疑语文味这个命题,我以为还是针对语文味的模糊性而言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面对现阶段语文课语文味越来越淡的现状,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和韩军的两节示范课进行分析,从以读悟情,读出语文味;立足文本,品出语文味两个方面来阐述,还语文课本应有的面目,让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指的是教师在对教材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融入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认知,添加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剖析,点缀新式理念的课程标准,熬出一锅以学生为本位、师生互帮互助的和谐之味。重在让学生以味助学,以味相长,以味阐意,与老师互学互进互享互赢。让这种"语文味"弥漫到学生特色发展的空间中,扩散到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的"空气"中,洋溢于课堂教学丰富化的氛围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追寻"语文味",不仅是教师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文化氛围的必要性,而且是学生感悟和吸收语文美味内化为语言实践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马兰兰 《语文天地》2012,(24):35-36
语文教育承载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一些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地理课、生物课,大量非语文元素涌进语文课堂,淡化了语文的原有味道。其实,语文就是语文,让语文课回归本原,使其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  相似文献   

20.
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是守住语文特色以及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也是走出目前语文困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语文味"的含义、要求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