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学习形容情绪变化的词语,并会正确理解和运用表示情绪变化的词语。 2.能写出因果关系的复句。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懂得珍惜用纸,爱护环境,善用资源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针对《再生纸》这篇文章,我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思考了许多:文章的语文知识点似乎不多,只有再生纸生产的过程描写;重点语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似乎有点深奥……思来想去,我决定以“训练质疑思维”为这一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我期望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能从不同层面对文章内容提出质疑,从而引发他们主动学习更多与再生纸有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重点:1.认识“再生纸”做法。2.透过认识各种再生品,知道创新的目的。3.运用各项理解策略,深入阅读文本。4.透过小组活动,接纳多元观点,培养合作态度。  相似文献   

4.
卢静 《小学语文》2008,(3):30-33
2007年12月29日至30日,第六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会上北大附小的卢静老师,香港的王清凤老师,澳门的梁怡安、曾韦迪老师,台湾的黄敏老师分别就《去年的树》一课进行了教学。不同地区的老师上同一篇课文,是这次观摩活动的一个亮点。四地老师不同的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我们将这四堂课都放在了“精品课堂”栏目,不等于说这四课都已完美无瑕,而是想让读者感受一次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教学风景。配合教例我们还约请专家对四个教例进行了评析比较。现将四位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及专家评述刊载如下,供广大教师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
“两岸四地”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始于200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了。每年一度的相聚,不单单促进了四地在教学方面的交流与分享,也维系了四地老师的友谊。今年我们再次因为这一活动而相聚于澳门,这个愈益璀璨繁华的都市,也见证了我们这些年来互相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接到第六届两岸四地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上课通知,立即“锁定”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一则因为它很感人,读它的时候,我常常会潸然泪下;二则因为它好挖掘,品读过程中,一个个语言文字训练点便跳跃在脑海中。于是,我几乎将当前大陆课的所有流行元素(煽情、语言文字训练、展示个人才华)一一汇入其中,兴冲冲地录好课寄往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以下简称“人教社小语室”)。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我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会议期间,代表大陆上了一节交流课。课后,在与崔峦、陈先云老师以及台湾专家的交流中,对“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金秋时节,南国天气,清爽宜人。由澳门、中国语文新课程研究会主办,澳门濠江中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中国语文学会协办的首届"两岸四地同文异教"活动,在美丽的澳门濠江中学举行。来自大陆各地及港澳台的语文教育界代表共两百余人参加了活动。其中有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李沛霖先生、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钟梁先生、珠海市中语会会长容理诚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锐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澳门校友会会长林朗先生、香港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学会会长梁振威先生、香港教育学院中文学系何文胜先生、南台湾科技大学教授何三本先生、深圳南山区教研室副主任唐建新先生、东莞市中语会会长马新民先生等教  相似文献   

9.
《福建教育》2000,(2):31-31
活动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活动目标,对活动过程的结构、程序、方法、手段等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而又系统化、简称化的格式。语文活动课的一般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秦卫星 《辽宁教育》2003,(1):110-111
"组织、调控、驾驭"阐释了教师的主体作用;"激励、唤醒、鼓舞"则描绘了语文教学成为一门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29日至30日,“第六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最大新异之处在于,30日两岸四地的老师同教《去年的树》,由此凸显出了港、澳、台和内地各自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与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爱娣 《师道》2008,(1):47-50
我曾参加首届两岸四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同文异教”交流会,由海峡两岸的教师共同展示了七堂语文现场教学课,它们是初中的现代文《背影》,分别由澳门、珠海的教师执教;高中的文言文《陈情表》,分别由深圳、香港、东莞以及台湾的教师执教。这次语文交流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海峡两岸语文教学的窗口,也使我对中国语文如何教学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目前仍处于“震荡”期的中国语文教学多了一些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14.
肖语慧 《小学语文》2009,(1):F0004-F0004,F0003
2008年12月27—28日,第七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澳门大学附属应用学校、澳门化地玛圣母女子学校举行。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以及新加坡的语文界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澳门庇道学校潘志明校长致欢迎辞,全国小语会吴立岗副理事长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15.
袁珞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80年,刘颖老师教学《惊弓之鸟》是在1993年,王燕骅老师设计的《惊弓之鸟》是2006年,前后相隔20多年;由于年代不同,教学理念、教师的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在发展变化。从教师来看,袁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她教学《惊弓之鸟》时,已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刘颖老师当时是教学一线的青年优秀教师;王燕骅老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是一位善于教学创新的语文教师,三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文化素养、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因此,三个《惊弓之鸟》的教例各具特色。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其共同之处,可以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我们从这三个《惊弓之鸟》教学的同、异之中,欣赏和学习她们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班级对象】 小学四年级 【预设时间】 50分钟 【应用课文】 《去年的树》(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用即兴戏剧教学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已有知识】 学生已具有课文的基本知识,本课是作为课后延伸。  相似文献   

17.
两岸四地老师同教一篇课文,是这次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一个创新点。交流就有这样的好处:你一个思路一个设计,我一个思路一种设计,我们一交流,就会有两个思路两个设计,甚至多个思路和设计。这次让我点评,我首先是学习,是欣赏,然后是思考。课到底好在哪里,它带给我们什么启发?下面谈谈我对两岸四地四个教例的看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18.
阮旭日 《广西教育》2012,(28):57-59
“如果苏兰老师的网页哪天不更新了,就表示我已经不在了;但大家可以继续去观看学习,这个网页永远存在。”2012年4月22日,刚做完第二次癌症手术不久的苏兰老师从宝岛台湾来到南宁,参加由我社主办的“小学语文‘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  相似文献   

19.
20.
李钢 《广西教育》2007,(9A):25-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