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娟娟 《教师》2014,(19):19-20
正自从踏上了教师这个大舞台,我一直以名师独特魅力的课堂教学为目标,以名师精彩先进的理论讲座为桥梁,以名师广博深厚的知识文化为基石。因此,我渴望能有机会与名师近距离接触,希望能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终于,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国培计划"——"送培到县"项目活动。此次活动打破了以往单纯说教培训模式,采取更具实用性、生动性和艺术性的培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效能和能力的组织与管理。实现从“送培”到“求培”的转变是教师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教师自主选择培训需要政府、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教师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培训,由按照政府计划安排的“送培“向根据学校和教师需求而评定的“求培“转变,改变教师培训低效的现状,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借鉴英国教师培训经验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研培结合”是把教研、培训有机整合,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一种培训方式。“国培计划”采用“研培结合”模式,优势在于多层面组织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从理论、实践两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形式更加注重行动研究、教师参与和教学问题解决,大大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培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培训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论“国培计划”的价值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国培计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本文首先分析了它的国家公共价值、社会价值、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其次文章指出了影响"国培计划"价值实现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问题,也就是传统独立教师培训体系瓦解,现代教师培训体系重建迟缓,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补偿式课程体系过时,项目制课程体系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文章最后提出了实现"国培计划"价值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4,(31):33-33
正"国培计划"(2014)——湖南省中小学"送培到县"项目是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一项重点工程,也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本项目以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为"名优特"教师团队,以"突出师德、立足课堂、服务基层、送培到县"为宗旨,以师德巡讲、课例示范、教学观摩、互动研讨、专家论坛等为主要培训环节,基于中小学教学现场,贴近农村偏远县区中小学校的实际,创设研修环境,创新培训模式,切实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师德素养,帮助参培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致虎 《教师》2011,(20):29-30
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结合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2010)",该项目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为宗旨,通过项目实施,帮助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9月28日30日"国培计划"送培下乡活动在我校设点,开始了为期3天的培训。3天来,我的心被送培下乡专家老师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意识所吸引,我的心情每天都在激动着。从9月23日学校通知参加"国陪计划"送培下乡活动讲公开课时起,我顿时身感"任务艰巨",不过这也是一次机会。一年来,我们学校也在搞课改,确立了"导学—探究—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本人也在摸索着用这一模式教学,其中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困惑与不解,感觉就像闭门造车,盲人摸象。现在专家来了,太好  相似文献   

9.
钟燕 《今日教育》2011,(3):8-11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落实全教会精神、纲要要求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现教育公平、缩小东西部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培计划”的启动,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开展培训,就是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10.
李明 《成人教育》2014,(3):93-94
研培人员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研培工作职能和方式的转变,影响着研培工作实施的效果,我们必须更关注研培人员的价值观,关注研培人员的专业成长。良好的研培价值观能够指导研培人员的实践,从一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研培人员三个视角,窥探研培人员具备的研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胡惠明 《教师》2012,(25):17-19
为规范“国培计划”项目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研制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国培课标”)。于2012年5月17日发布实施。教育部要求承担“国培计划”任务的院校(机构)根据国培课标设置培训课程.研制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将国培课标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项目立项评审、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下面对国培课标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供培训机构设计培训方案或地方培训课程标准作参考。一、国培课标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工》2010,(9):41-41
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目前在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国培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要认真组织、精心实施。  相似文献   

13.
教师既是工作者,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但在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区域教研活动中,教师的多重角色往往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科培”三维一体的教师研训模式,力图探索一种把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区域教研结合起来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的,利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实现教育公平、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所谓"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国培计划"的质量,我们需要确立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本。如果说学校工作是育人为本,那么,"国培计划"则要以教师为本;课堂要基于学生起点,"国培计划"则完全基于教师,面向教师。  相似文献   

16.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生命线。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国培计划"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国培计划"质量意识,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精心凝练培训主题与创新培训形式,积极组建优秀培训团队,加强过程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国培计划"项目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落实全教会精神、纲要要求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实现教育公平、缩小东西部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培计划的启动,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开展培训,就是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适逢其时,恰到好处,既是对市、区(县)各级培训的示范引领,又是对农村教育的雪中送炭,还有效促进了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国培计划对于振兴民族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培计划"作为我国一项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在提升教师能力、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面向新时代,"国培计划"面临着新要求和新任务,应围绕如何推进专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助力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公平、助力伟大复兴等方面在教育、发展、经济、社会、政治方面审视并赋予其新的价值功能,这也是政策优化的着力点。为此,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优化"国培计划"项目内容设计、坚持两个大局政治导向以深化多元功能定位、坚持项目质量为本原则以强化评价体系建设、坚持技术驱动教育发展以深化信息手段融入、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以细化项目模式设计等,以期为新时代"国培计划"及教师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4):20-20
<正>"国培计划"是一个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送培学校、参训学员、培训机构、培训专家、培训管理人员等多个要素的庞大工程。如果没有管理工作或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些单个的环节、部门、人员等因素就无法有效联系在一起,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实现"国培计划"的目标和价值。因此,加强管理工作,协调好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和各项资源,并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是完成"国培计划"的前提和保证。成都师范学院从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随着新时期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出现下滑,教育教学理念面临着巨大冲击,由此推进了国培计划的实施。与此同时,如何优化教师培训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以参与国培计划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实述国培计划如何从前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