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应从"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本文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内涵,介绍了职技高师为了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产业经济对职校毕业生的需求出发,职教师资应该是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因此,有必要探讨当前"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培养具有工业文化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必要性,并提出培养方法与途径,以期实现校企对接和职教师资培养文化层面的对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应具备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能力、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生产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职教师资培训学校应根据"高层次双师型"师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培养,尤其要针对弱势能力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5.
培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一直是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主体的高校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从重视实践性教学,发展到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衡量培养职教师资的专业实践能力,从中级、高级证书水平不断提升到“技师”的要求,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培养出兼有理论教学能力和指导实践教学能力的“一体化双师型”的新型职教师资。本文从办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发展脉络和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双师型”职业教师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现代技能开发》2013,(3):14-14
近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双师型”(具有教师和技师资格)职教师资博士学位培养项目.填补了我国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两种主要的职教师资培养形式:职业师范教育院校培养职教师资及综合性大学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上的独特优势,包括教师教育优势、理论研究优势、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优势。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提出了高师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和相关企业“双师型”人才匮乏,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并进的目的。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双专业职教师资一体化人才培养,立足“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需求,注重职教师资质量并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是基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求的一次创新。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问卷调查对“3+2”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发挥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招生机制、质量监测评估体制;加快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资培训平台建设,实施1+X证书制度;促进“多元”育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适应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都亟待提升。高素质高学历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缺乏则成为最大瓶颈,尽快布局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高素质职教师资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是当务之急。为此,文章提出三个对策:一是开展部省共建,突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申报教育博士点开辟“绿色通道”,开创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局面;三是大力推进深化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本硕博”连读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路径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仍存有诸多不足。进入新时期,我国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其路径是:改善职教师资培养招生制度,拓展生源渠道和招生路径;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积极推进职教师资培养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相关的制度体系;制定符合职教特色的教师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针对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职教研究为引领,以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为双驱动的"一导双驱"一体化教育体系。本文介绍了"一导双驱"框架下"校—企—校"联盟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以期为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资格认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构建"双师型"职教师资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都缺乏统一认识.文章剖析了"双师型"职教师资资格认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意义,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各职业院校在推进“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本文对德国、英国等技能强国的职教师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当前的“双师型”人才成长途径进行对比,尝试总结此类人才的培养途径及核心环节,并就目前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对人工智能职教师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通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人工智能师资人才就成为解决职教师资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人工智能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人工智能职教师范生培养总体思路和框架,围绕交叉共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与内容优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主线环节,通过改进教育方式和育人模式以期培养出具备良好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素养、掌握较强教育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更好地助力未来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索高职起点的"3+2"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素质优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将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技术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师范本科教育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推进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从招考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优化、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推进项目化管理等方面提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推荐理由: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制度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李梦卿教授所著。全书共五章,系统梳理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相关配套制度,在基于数据分析全国各省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基础上,对江苏、湖北、四川和  相似文献   

18.
从数控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出发,强调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一批专业理论丰富、专业实践技能扎实、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的重要性.并通过对上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专业职教师资现状以及四个高等学校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对数控技术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三导师三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过程中全面实施"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融合的培养理念。"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中实行"课堂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实训教学多元化、创新实践项目化、过程管理精细化",成功探索出研究生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的"五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要求,论述了重教师素质、重实践能力、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理念和突出职教师资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