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教育,参与体验音乐教学,轻轻松松地唱奏赏练,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①突破传统观念,在教育思想上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合作者"。②科学创设意境,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单单是智力方面,强调的是综合的素质。孩子就是希望,就是未来,所以小学音乐教育变得极为重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带着快乐学习音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本文从教师应如何使音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精彩以及学校应如何重视音乐教育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帆 《天津教育》2023,(6):132-134
<正>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音乐。小学音乐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情况下,音乐是一种集体活动,如合奏、合唱和歌舞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参与感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应仅出现在学校课堂,还应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付诸实践。关注社会音乐生活,积极参与课堂、学校的相关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和整体素质地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何走出困境,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音乐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换而言之就是把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5.
陶航 《中学教育》2008,(2):41-43
基础教育是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的教育,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学科,其特殊的价值在于为孩子的音乐生活奠定一个基础,为孩子敞开一扇音乐之门,孩子走进这个门,就走进了一个拥有音乐的生活世界。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没有音乐就没有完全的人。”根据柯达伊的观点,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音乐家,更多的则是培养音乐听众,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趣味,不断向着更好和更具有民族性的方面发展。美国在1994年公布的国民音乐教育标准也指出:国民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儿童的音乐教育,无论他们是否选择专业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天地,生活中的语文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中的语文走进课堂,再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要求语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教育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更应该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来思考全新的教育模式。加强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市场的结合,让教育不脱离时代和学生的需要;拓展教学空间,让中学生的音乐课"动"起来;重视学科综合,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实施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朱春洪 《考试周刊》2010,(12):57-58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新课程竭力倡导:教育应依托生活进行,变成一种生活。成功的语文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语文走进课堂,让语文教育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这样语文才会充满时代气息、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流行音乐”,许多音乐教育界同行总是不以为然 ,认为它是音乐教育的绊脚石 ,是学生不能专心于现行教材的罪魁祸首 ,是阻碍中小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主要因素。所以 ,一定要“堵之”、“禁之”,绝不能让它踏进校园这块纯净之地。然而我却认为“流行音乐”其实并不可怕 ,更希望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要再将“流行音乐”拒之门外。一、“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的必要性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 ,而音乐课堂又是学校的一块艺术教育园地 ,它不可能与社会相脱离。那么音乐教育也就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当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一句话"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让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贴近生活,全面发展学生能够应用音乐来提升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也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所在。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方面的措施,让生活走进音乐课堂,让音乐教学步入生活、步入社会的大课堂,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其次,音乐教学生活化也是继承和发扬当地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11.
陈美华 《儿童音乐》2013,(11):56-58,61
如同水和空气,音乐渗透在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构成人类和谐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元素之一的音乐艺术,它不仅创造了美,更以自身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人、感染着人、塑造着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应该、不急于、也不可能向专业方向发展。她的重要任务是在课内外音乐教育中,给孩子营造美的氛围,沐浴美的熏陶,进行美的导引。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决不能放松和降低音乐教育的标准。因此,我们每个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都需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让音乐美的精彩在40分钟内尽情绽放,让每一个孩子饶有兴趣地完成真善美的心灵体操。  相似文献   

12.
音乐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发挥音乐教育作用,让音乐教育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学音乐教育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大部分的中学生对流行音乐十分感兴趣,但是对古典音乐和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却不大。所以,教师若将流行音乐拒之于中学音乐课堂外,则如掩耳盗铃,势必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流行音乐,让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欣赏流行歌曲,以便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内涵,缓解生活中的压力,音乐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享受的生活,所以关注音乐的教育也是我们关注自己生活品质的开始.在大学中,音乐的教育不仅仅涉及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观念,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格素养.大学音乐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所以在大学课堂中,音乐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中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对当今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让我们根据本文来一起解读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校音乐教育是传统音乐文化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将中华民族文化作为系列化的教材进入学校,是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学和教育学意义。因此,积极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将民族音乐编成教材,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是当今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6.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它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多种能力以及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发挥音乐教育作用,让音乐教育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黄丽芳 《课外阅读》2011,(8):213-213
让山歌走进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课堂,才能有效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保护和继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张波 《教师》2010,(2):43-44
当今的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让本土音乐文化走进音乐课堂,“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本文对开发黄梅戏校本音乐课程的依据、意义和建议进行了阐述,旨在呼吁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正确合理地开发利用黄梅戏校本音乐课程,以更好地促进校本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让小学音乐教育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乔启翠 《学苑教育》2012,(10):75-75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教育。让音乐走进课堂,让音乐的魔力发挥在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