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风眠先生著名油画《赏花图》,由我的挚友“雨夜楼”主人洪强先生收藏。这幅画是林风眠先生在50年代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赏试用西洋画的表现手法而创作的。 林风眠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之父”,东方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他16岁赴法国巴黎学习西方艺术,1925年学成归国,被蔡元培先生推荐为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的前身)校长,1927年林风眠先生又受蔡元培先生委托到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即今天的中国美院),先后任校长达10年。1952年林风眠先生移居上海。  相似文献   

2.
闵贞是乾隆年间的著名画家,字正斋,亦呼为“闵騃子”,江西南昌人。闵贞因画风奇拙多变,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人物画笔墨奇纵,衣纹随意转折,豪迈绝伦,史称其所作之罗汉像,几欲乱李公麟之真。 我所珍藏的《驱邪降福图》,为4尺整纸。这幅图一反闵贞的工细静逸风格,匠心独具地以书法入画,直笔钩勒,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钟馗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嫉恶如仇的个性。整幅画气势雄浑,用笔老健,堪称闵贞晚年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3.
这幅齐白石先生绘制的《枫叶玄蝉图》,是我1960 年在杭州收藏的一幅精品。宣纸本,直97.5厘米,横 33.5厘米。枫枝从右上角斜下,右中部两枝横出,其一 与上部斜下一枝连接。19片西洋红大写意枫叶分布枝  相似文献   

4.
1961年夏,我在杭州一家古旧书店购得一部雍正年间木版《西湖志》,归来后突然发现书中夹有一幅旧画,打开一看不禁喜出望外:呵,原来是沈铨的一幅《松鹤图》!后请沙孟海先生鉴定,确认《松鹤图》为沈铨真迹。 我研究沈铨多年,得沈铨真迹,即成心爱之物。“文革”中经过“火” 的洗礼而将它保存下来,甚为不易。  相似文献   

5.
壬午(2002)年邮票 我收藏的《唐·玉马》,马的两耳尖尖耸立,俊眼炯炯有神,长鬃丝丝可见,四肢稳健,肌肉毕露,头微仰,口微张,短尾上翘,显得很有力度,给人以端庄,稳重,祥和和力量之感。“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件塑马的马鞍也雕琢得十分精致,那网格形的毡毯、打成花结的座垫以及璎珞般的流苏挂满了胸前及臂部两侧,可想而知,这样豪华装饰的坐骑,它的主人绝非等闲之辈 玉马头高25.5cm,尾高13cm,长28cm,重3.5kg。此马得自数年前,要说得到它的经过,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此马系友人早年收藏之物,它泥污满身,沁渍  相似文献   

6.
人生际会,有时会碰上千载难逢的机遇,我收藏到刘贯道的《晴雪图》,就属于“千载难逢”的一次特殊机遇。20世纪50年代初的北京文物古董市场,是一处被冷落的地方,那里书画文物特多而又少人问津,原因是这些古代书画作品往往被人当作“封建没落文人的玩物”。这些从民间被清理出来而流入市场的字画,当时的文物商就像收废纸一样收进又以极低的售价标卖。那时有眼力的人只要有时间去搜罗,往往就有机遇得到传世之宝。我在北京王府井东安市场内的一家文物小铺搜寻古画时,店主把一幅绢本古代山水轴在我面前展开,推荐说:“这幅山水肯定是明代之前的画,…  相似文献   

7.
一腔热血勤珍宝 ,洒去犹能化碧涛。诸君翻阅的这本册子 ,是先父部分收藏的结集。承蒙湖北教育出版社厚意 ,这批藏品在历尽劫波后 ,今天能以精美的书卷形式介绍给同好者欣赏、研讨、采用 ,以尽文物作为“天下之公器”的效能 ,实在令人快慰。一先父冯永轩 (永宣 ) ( 1 897— 1 979) ,号德清 ,生于湖北黄安 (今红安 )城关附近冯家畈的一个农民家庭 ,少时半耕半读 ,因其刻苦好学而又家道清贫 ,族中决定以族产资助 ,方得升入中学 ,后毕业于在信阳的河南省第三师范 (河南信阳与湖北黄安邻接 ) ,由于成绩卓异 ,破格任教中学。 1 92 3年 ,入武昌师范…  相似文献   

8.
9.
徐家昌教授的画作在今年春展中,作品多数被人认购,得者无不喜形于色。当他知道我的朋友酷爱其作品时,当即慷慨赠送了这幅佳作。《春晚图》写唐人诗意,山深春晚无人赏,艳丽杜鹃归八哥。画家以老辣传神的笔触,营造出幽静瑰丽的氛围,几株杜鹃苞花繁枝,一只八哥专注其间,整幅画以S形构图,洒脱生动,健挺空灵。徐家昌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和研究生班学习期间,得到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亲授,毕业后留校任教,功力深厚,德艺双馨,著作甚丰,桃李满园。Paintings bt Professor Xu Jiachang were popular at the spring …  相似文献   

10.
11.
~~吴蓬《八鸡图》@文姣  相似文献   

12.
13.
《瘦马图》,纸本、设色,半唐斋主人王伯敏1957年春得之于南京棠棣书铺。据铺主相告,此画原藏庞氏“虚斋”,但不详何时何故散出。庞氏在藏画手稿中曾提到,说此画有“钱南园题字,罗理工之笔也”,可是该画没有虚斋收藏印。罗理,明时真宁人,善画人物、驴马,然而该画又不见一字款书,而在画的右上方却留着明显的挖补痕迹。王氏在此画付裱前,为了查看挖补处的情况,请裱画帅沈子明将画心剥出,在画心反面的左下角发现贴着一纸灰色小条子,上有楷书,一字仅一粒米之大。上书:“天启乙丑朱彀宝之”八字。细心将纸条剥下,不意手指一触即成粉末,一点痕迹没  相似文献   

14.
傅抱石先生40年代寓居重庆金刚坡下山斋时的精心之作《听瀑图》,经他自藏17年以后,赠我于南京。《听瀑图》近景画大树巨岩,树荫筑临溪亭子,有白衣文人扶栏谛听瀑声;中景系岩石之后,壁立千仞不见天,飞瀑直泻,水流从深壑中滚滚而出,以奔放之笔一气呵成,尽丘壑之奇,烟云之变。  相似文献   

15.
恩师潘天寿1947年辞去国立艺专校长职务,卸下重担,尔后便专心作画。他于1948年戊子所作的《松鹰》《诵经僧》《归友晤谈图》《烟雨蛙声》《观鱼图》《柏园图》等都成为精品。这年年底,我到“望吴山楼”看望老师,他高兴地拿出这些近作给我欣赏,并一一作了指点,使我痴迷地度过了大半天。时隔十年后的1958年,我在杭州收藏到的这幅《竹石幽兰图》,就是恩师这年秋凉时所作。这幅四尺对开的狭长之画,竹竿以右下角根部直上到顶,以挺秀之笔出之;竹叶浓淡偃仰,疏密精当有致,姿态生动,如临清风而舒展摇曳;左下部用粗笔重墨画带斜方形之石,并用焦墨点苔…  相似文献   

16.
这幅吴昌硕先生的精品《桃花图》,是我在上世纪60年代收藏的。作品为宣纸本,直101厘米,横47厘米。画面新洁,约作于1906年61岁前后。两枝桃花枝干在左下向右弯上,又一小枝从前面大枝生出向下,后又向右角沿纸边生出。桃枝用墨笔调以赭石逸笔写出,以鲜艳的西洋红点出娇嫩灼灼之桃花,形象极其写实酷肖,绿叶相扶,得桃花之特性,可谓形神兼备,艳而不俗,读来如入春日桃林中,心神为之一爽,真第一等写意花卉画也,堪称吴昌硕桃花作品中第一杰作。左下角直下以潇洒的行草书题诗:艳灼灼云锦鲜,红霞裹住颇黎天。不须更乞胡麻饭,饱啄桃花已得仙。吴俊卿并题…  相似文献   

17.
与王伯敏先生交往有年,却从未向其求过墨宝。2002年9月的一天,在王宅闲聊时,伯敏先生慷慨地说:该好好给你画一幅。时过一周,伯敏先生约我过去,展开这幅《读画楼图》言道:“这幅画我自感满意,既是为你画的就得送给你。”割爱之情溢于言表。细观之,只见满纸氤氲,水墨淋漓。在生机  相似文献   

18.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与陈白尘的《升官图》均为讽刺喜剧的佳作,陈白尘的《升官图》显然从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与陈白尘的《升官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部作品同中有异,在生活背景、生活遭遇方面较多地表现出相同之处;在生活态度、最终结局上又表现出更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神骏图》。《神骏图》画的是东晋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图中支遁袈裟零落,他与对坐的高冠士人视线集中于水面驰骋而来  相似文献   

20.
李本侹 《文化交流》2017,(10):60-61
正慈城醉经阁是曾经的著名藏书楼。几年前,有人发现一张《醉经阁第二图》,说是"冯云濠的醉经阁胜景入画(1838)图",此后一直被引用,笔者很想谈些看法。一,关于此图的来历。据了解,此图最早出现在2007年12月的上海道明秋拍中,拍品号0557。拍卖公司的介绍中,将"醉经阁"认定为慈城的冯云濠醉经阁。后来,此图又出现在2009年12月的西泠拍卖、2010年5月的北京嘉德拍卖和2015年5月的上海道明拍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