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鹤飞 《科教文汇》2014,(10):202-204
过度的英语考试焦虑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活动,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心理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面质技术和英语考试辅导循序渐进地消除其错误认知模式,建立其合理认知模式。求助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2.
认知的具身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的思想在认知科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融合。具身认知的思想认为,认知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能力,而是一个连续进化的发展的情境性过程;身体在认知中之所以是核心的,是因为身体活动本身体现了推动认知发展的生存意向性。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投射理论表明了身体活动是如何向高级认知发展的。目前借助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具身认知的神经建模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一个对认知更为全景的轮廓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
肖西西 《科教文汇》2012,(34):72-73,100
舍伍德·安德森和威拉·凯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常重要的两位美国作家,本文就安德森《小城畸人》的开篇故事“双手”中塑造的“畸人”——飞翼·比德尔鲍姆和凯瑟《啊,拓荒者!》中的伊瓦(Ivar)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分析出凯瑟在对工业化、现代性以及人类社会前进道路的思考方面较安德森的进步之处.  相似文献   

4.
神经元作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提供了人类认知的基本信息功能处理机制。文章通过对神经元及其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指出了神经元内离子对刺激信息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误差驱动任务学习与BP学习法,最后文章对神经元的计算启示给出了解读。文章表明,脑认知是动态的表征,其非线性地处理认知现象,并指出计算神经科学在解读大脑处理信息上正在尝试突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隐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从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观开始,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法,存在于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中,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通过常见的概念隐喻的图示来揭示如何提高学生的隐喻性思维,减少在语言学习中对单纯记忆基础的依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晶 《科教文汇》2011,(19):146-146,203
素描是设计的基础,在素描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锻炼素描专业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景江 《科教文汇》2011,(9):104-104,147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梁静 《科教文汇》2013,(22):188-189
积极心理学是一股新兴热门的心理学思潮,它所提倡的理念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者可以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培养和管理"90后"学生干部,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式,体验积极的情绪,从而健全积极的人格,同时为其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鼓励其实践积极行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建立一支健康有活力有效率的学生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9.
类脑智能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许多重要进展反映了一个趋势:来自脑科学的启发,即使是局部的借鉴都能够有效地提升现有人工智能模型与系统的智能水平。然而,想要真正逼近乃至超越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还需要对脑信息处理机制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借鉴。类脑智能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借鉴脑神经结构及信息处理机制,实现机制类脑、行为类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文章从受脑启发的新一代人工神经网络、基于记忆、注意和推理的认知功能模型、基于生物脉冲神经网络的多脑区协同认知计算模型等角度,并结合研究团队在类脑智能领域的研究进展,论述类脑智能的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Given the affective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dynamics prevalent during human–robot-interlocution, the vulnerability to cultural-political influences of the design aesthetics of a social humanoid robot has far-reaching ramifications. Building upon this hypothesis, I expl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nstitution social ontology and computational semiotics, and ventur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I proposes as a thesis that impels a moral responsibility on engineers of social humanoids. In distilling this thesi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socio-aesthetics of racialised and genderised humanoids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human–robot-interaction are illuminated by the figur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a typical black rural African woman as the user, that is, an interlocutor with an industry-standard socially-situated humanlike robot.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gravity of the psycho-existential and socio-political ramifications of such woman’s life with humanoids is abstracted and posited as grounds that illustrate the imperative for roboticists to take socio-ethical considerations seriously in their designs of humanoids.

  相似文献   

11.
Building artificial moral agents (AMAs) underscores the fragmentary character of presently available models of human ethical behavior. It is a distinctly different enterprise from either the attempt by moral philosophers to illuminate the “ought” of ethics or the research by cognitive scientists directed at revealing the mechanisms that influence moral psychology, and yet it draws on both. Philosophers and cognitive scientists have tended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particular cognitive mechanisms, e.g., reasoning, moral sentiments, heuristics, intuitions, or a moral grammar, in the making of moral decisions. However, assembling a system from the bottom-up which is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moral considerations draws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a much wider array of mechanisms in honing moral intelligence. Moral machines need not emulate human cognitive faculties in order to function satisfactorily in responding to morally significant situations. But working through methods for building AMAs will have a profound effect in deepening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many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a moral acumen,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these mechanisms work together. Building AMA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how humans arrive at satisfactory moral judgments.  相似文献   

12.
姜晓平 《科教文汇》2011,(9):121-122
高中化学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念,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经历自问、自研、自结、自练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面积和面积单位这样的概念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和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准确表象?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大量有序的材料,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对材料进行比较时提炼出本质要素,并正确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概念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克拉克(A.Clark)与查尔默斯(D.Chalmers)通过思想实验论证外在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凸显外在环境在心灵中的构成性地位,继而提出延展心灵论题:世界的一部分是心灵的一部分,信念不局限在大脑中,心灵已经延展到世界。延展心灵论在近期西方认知与心灵哲学界引起极大的争论,亚当斯、鲁伯特、福多等人分别对延展心灵论的同等原则、耦合-构成、倾向性信念和即时信念等进行了质疑与批判;而克拉克、梅纳瑞等则进行了回应与辩护。更有部分学者,比如坎曼诺、安德森、麦冉,对延展心灵论进行修正与发展,提出了整合心灵、进化心灵等。延展心灵论可能在理论上还存在不足,但是它对心-身-世界问题的新思考,对于揭示心灵与认知的机制具有深刻的哲学和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编制了《合作学习小组过程问卷》,该问卷有四个维度,分别是认知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和对小组互动的满意度。选取了204名中学生参加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比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6.
赵蓬 《科教文汇》2011,(19):38-38,44
本文作者编制了《合作学习小组过程问卷》,该问卷有四个维度,分别是认知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和对小组互动的满意度。选取了204名中学生参加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比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7.
李清华 《科教文汇》2012,(5):158-159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学德语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他们的理解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华宁 《科教文汇》2012,(5):33-33,61
大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授思想.探索型教学以“探索”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手段,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在学习同时培养研究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文中从教学内容规划、知识点讲授、习题课的组织等方面介绍如何进行探索型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语境下的“精神生产”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一维,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暗示了作为类存在的人既是生产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这一观点所蕴含的思想可追溯至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培根、笛卡尔的认识论中;因此,在认识论视域下审视“精神生产”的概念,不难发现,培根提出了作为人造物的“归纳法”,为人的精神生产提供了认识工具,使得人类在认识自然之时即成为双重意义上的生产者。笛卡尔对“观念”的分析则表明人在认识外部自然世界的过程中,生产出了某种“表象”观念。相比之下,马克思更强调精神生产作为人类认识活动,追求实现人的类本质的本真,即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余舰 《科教文汇》2011,(8):48-49
在如今新课改实施的情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地理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地理学科在高中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是高中教师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