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元杂剧以鲜明的平民意识成为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元代戏剧美学则以其平民主义倾向成为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从元杂剧作家、观众和作品内容三方面可以探析元杂剧的平民意识与元代戏剧美学平民主义倾向之间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2.
"戏剧"一词,唐代杜牧以其表"游戏"之意,涵义较为宽泛。随着戏曲的发展,"戏剧"逐渐成为一个曲学概念。元代曲学家甚少使用"戏剧"这个概念,但对戏曲的特点已有初步的判断,注意到唱、念、诨、故事诸因素。明清两代曲学家对"戏剧"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大为增加,其中明代曲学家对"戏剧"的认知已充分把握了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元明清三代曲学家对"戏剧"特点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戏曲发展的轨迹,与戏曲发展的阶段性面貌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湖州竹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画派。以水墨为元素.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宗旨的墨竹创作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赵頫.他以文同、苏轼为师法对象,继承和发扬了湖州竹派的美学思想.明确提出了“书画本来同”观点.对元代及元代以后的墨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希腊古典美学是人类古代文明史上的奇葩,不仅以精美绝伦、单纯而静穆、崇高而伟大的建筑、雕塑、戏剧、史诗闻名于世,更以富有创建性的美学理论令世人叹服;古希腊美学到了苏格拉底之后,经过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理论体系上的建树,达到了空前繁荣、成熟的境界;从苏格拉底之前的几位大师的思想入手,找到苏格拉底前希腊美学的发展线索和总体特征,弄清从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之后的美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钱谷融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强调学对于人丰富个性的关注,不满于注重阶级性而忽略个性。他的曹禺研究以对作家人道主义精神的观照为主,努力剖析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复杂丰富,将曹禺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蒋孔阳此时期的美学研究主要涉略了美的本质、西方美学思想、形象思维等方面,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支柱,深入阐述了他的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自然地理学》中。康德从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人的种属特征、性格气质、生活习俗等视域考察了18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在孟德斯鸠"人从属于自然和气候"的思想基础上建构起他的地域美学思想。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是他重视审美经验的前批判期美学向重视理性分析的批判期美学的过渡,也是他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在《自然地理学》中阐释的受地理环境决定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差异、"鉴赏的偏离"、鉴赏是"对普遍使感官满意的判断"的思想、山区气候和乡愁悲剧的关系等,为他的《判断力批判》奠定了实践经验的基础,而《自然地理学》也因此成为康德建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宗教戏剧是元代杂剧艺术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戏剧类型,它数量丰富,艺术水平较高,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元代宗教戏剧兴盛的原因有三:元代宗教文化的繁盛,为宗教戏剧的兴盛奠定了思想基础;元代宗教迷信之风盛行,从戏剧接受的角度,为宗教戏剧的兴盛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元代文人普遍具有宗教情怀,从戏剧创作的角度,促进了宗教戏剧的兴盛。  相似文献   

8.
历代论大都从学、作、时代等角度来阐述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而较为忽剧杂剧的戏剧“本位”特征。以杂剧的表演艺术的视角,从接受、创作与导演、表演三个方面来阐释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便能更为关注杂剧的戏剧“本位”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元代大诗人杨维桢所写的相关序文之中,可以认识到他的戏剧观;作为元代文人的代表,对于杨维桢戏剧观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整个元代文人的戏剧观。杨维桢的几篇序文,反映了杨氏对于戏剧功能的理解,主张戏剧的社会功用,带有传统文人"文以载道"的意味,而对于戏剧本体,杨氏主张"文采"与"节音"双重统一。其戏剧观念成因复杂,这些都将有利于加强对元杂剧的认识,从而见证中国戏曲历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黄溍是元代中期倡导雅正文风的台阁文臣,亦是生活在浙东婺学盛行的义乌学人。因此,黄溍的诗话思想、文学理念、政治心态和交游情况无不渗透着与浙东婺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他的雅正精神与“婺学”思想更是交相辉映,显示出了元代学者对与浙东婺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溍是元代中期倡导雅正文风的台阁文臣,亦是生活在浙东婺学盛行的义乌学人。因此,黄溍的诗话思想、文学理念、政治心态和交游情况无不渗透着与浙东婺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他的雅正精神与"婺学"思想更是交相辉映,显示出了元代学者对与浙东婺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渔的人体美学思想丰富了中国古典人体美学,也为现代人体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闲情偶寄》中,他从肌肤、眉眼、手足和态度四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他的人体美学思想.本文结合李渔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生活、思想和审美趣味,阐述了他的人体美学思想,并对其现实意义和个人时代的局限性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的文艺美学思想是我国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代文学史上,他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继承了我国古典美学思想,同时,他从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他自己诗词创作的实践,对美学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以“斗”为核心的文艺美学思想。这在我国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里,我试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元代文人“避世——玩世”的思想极为普遍,而薛昂夫的高贵地位和出身,又 决定了他的“避世——玩世”思想的基点与普通人的差别。他的人生观是在理 性上对元代玩世思想的接受,由此影响着他对人生的理解和人生态度的选择。因 此他的散曲便更多地具有理性的色彩。在他的感悟中,否定、嘲弄一切传统的 观念,批判、讥刺一切非自由的人生成为最突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谈到柏拉图,人们自然会以“古希腊唯心主义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冠其名首,而没有人说他是文章学家。而谈到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人们也自然会滔滔不绝地谈到他“美是理念说”、“艺术摹仿理念说”等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闭口不谈其中的文章学思想。本文试就柏拉图《斐德若篇》的文章学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那么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究竟提出了哪些文章学思想呢?  相似文献   

16.
莱辛作为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其思想方法的多样性,使他的创造活动体现出零散性,具有思想动力学的特征。作为体系的思想家,他不注重其理论的形式结构的完整,而是注重其价值体系的完整。他对文学、美学和哲学的论述,反映了系统的世界观,他观察世界的方式,是和其认识论形式相统一的。他在戏剧理论中把许多艺术的概念提升到哲学的层次。他所确定并倡导的戏剧原则,建立在人性的完善的基础之上。戏剧不但要反映真正的人的生活,包括人的个性与情感,还要把民族生活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剧源于历史但不是演绎历史,历史事件只为戏剧提供内在可能,所以剧作者不要盲目地利用历史,而要有选择地创作出戏剧整体,并以此来引导人们走向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17.
刘定远 《文教资料》2014,(34):49-50
尤金·奥尼尔与中国的渊源深厚。道家思想对奥尼尔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他借鉴自道教和老子哲学中“无为”、“非战”、“循环”、“回归”的思想,为他的戏剧增添了“神秘主义”的色彩,使他的戏剧具有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正>皮朝纲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90年代以来,他从禅宗美学思想史的梳理,到禅宗美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索,到禅宗各宗派、各名家美学思想的研究,都精当而深入,奠定了他在禅宗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退休后的皮先生更是笔耕不缀,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近年来,又开辟了禅宗美学新的研究领域——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研究。从2009年开始,皮先生致力于禅宗画学与书学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完成  相似文献   

19.
但丁的《神曲》、《论俗语》、《飨宴》、《致斯加拉亲王书》等作,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和诗学思想。但丁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中世纪神学和亚里斯多德哲学,也间接吸收了一些从君士坦丁堡传来的阿拉伯哲学家的思想。但丁的美学思想充分显示出从中世纪美学向近代美学转折的特点,他在强调上帝是一切美的本源、艺术的象征性的同时,也提倡“艺术取法自然”,并应表现个人主观感受与激情。但丁对学语言特性及审美性的认识、关于诗的定义和基本体裁分类等诗学见解,也是卓有识见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美学”主要是指欧洲各国以及美国、俄国的美学。美学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始 ,到 175 0年由“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用“Aesthetica”这一名称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再到之后的歌德、康德、席勒直至黑格尔这一美学的集大成者 ,其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而这一过程中的不同的美学观点和见解更是层出不穷 ,丰富多彩。其中部分美学思想蕴涵的教育思想也是颇值得探讨的。   (一 )个性教育思想  西方美学史上盛行于 11至 14世纪的经院美学后期 ,有一位著名的奥古斯丁主义者邓斯·斯各特 ,他在自己的美学思想中提出了“此一性”这个概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