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先秦诸子在人性善恶之争中,探讨对人性的道德教化问题,强调道德教化对人性教育、改造和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传承和发展了孔孟之道意义上的人性论思想,从一个集大成的宽广视野拓展了对人性论的综合理解。董仲舒既重视人性的内在超越性,也强调不能忽视自然属性意义上的人性之自然维度。正是因为人性中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可能,所以董仲舒特别重视社会教化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作用。作为董仲舒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在组成部分,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注重社会道德教化并提出了“教化成性”的主张,同时,董仲舒对孟子性善论进行了一种批判的传承,强调“性待教而为善”,善性不是自然而然就能成就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化才能将其转化成善性的实然状态,这对今天更有效地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并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以人性为中心的管理。高校图书资料应该实行人性化管理,对读者实行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道德教育内容受到现实行为方式与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忽略了制度教化这一道德教育的本源形式。我们从人性出发,指出道德与制度的共通与互补,认为在道德失范时期道德教育需要采取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相结合的途径,并对制度教化的条件与合理性进行分析,认为制度教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制度公正。  相似文献   

5.
道德内化之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化、修养为主要路径的中国式道德内化方式和以理性引导、宗教信仰和法的规约为主要路径的西方式道德内化路径都是以各自的人性假设为理论前提的.但随着对人的认识的日益深刻,历史上的道德内化路径在今天只具有借鉴意义.根据人的心理规律和人性结构,由"强制认同"到理性认同再到情感认同的循序渐进的道德内化路径才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德性品质只能在愉快、欢乐、积极向上的教化体验中获得,他们的道德在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获得发展。只有尊重人性、尊重自由、热爱生活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因为这种教化是最合人性、最自然的,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  相似文献   

7.
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幼儿园教师的特点表明,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持有"社会人"人性观的观点,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信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情感管理。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基点及其借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四个基点,认为其基因具有人类道德的共性,作为“人”的准则,又具一定的民主性;其重视教化的作用对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在创新其体系的同时,还应在具体的教化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苏槐生 《教学随笔》2007,(10):48-48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人性”,它以人的生活、工作、发展为指向,促使管理更贴近人性,更突显人文关怀,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生存、生活的品质。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人本化德育,就是要突出人,突出主体的发展。它强调现代德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和约束,而是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尊重,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生命的健康生长、生存、享受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脱离实际、缺失个性化、忽视生命体验与感悟。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从"人"出发,尊重生命主体;以生活为根基,遵从生命特性;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情感;通过贯彻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途径,倡导生命个体的全面和多样化发展,最终促成个体道德自由、自主和自觉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外在的道德强制虽可以产生道德行为,但产生不了道德自觉。社会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个人才能在不被监督的情况下其言行也能合乎道德的要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国民的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名副其实的提高。道德内化的途径形式多样,诸如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认同自居、自我强化等等。但这些途径只有在道德本身以情感人的前提下才能水到渠成。那么,探讨“情”与人生的关系以及道德“以情动人”必要性和方式,这对于道德走出目前的困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育柔性化管理作为德育改革的崭新成果,注重现代师表形象的塑造,提倡青年学生的自我实践强调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构建。德育柔性化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依据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而实施的人性化德育管理,旨在学生个人需要满足与学校和谐秩序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机制,将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德育的核心理念是实践育人,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们怎样才能使德育教育贴近学生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教育情境的选择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挖掘集体活动中的德育价值为出发点,以现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总结了集体活动这一教育情境对德育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变迁和西方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对我国中小学学生价值观变化及学校德育环境进行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我们从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环境优化和教师专业发展诸方面展开了重建学校德育的尝试,并提出若干尚待深究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下相关联的核心问题展开:(1)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价值多元背景下,这一背景的由来如何?(2)中小学学生身处这样的背景,价值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环境原因是什么?(3)要应对这样的变化,学校德育应如何进行重建?(4)这样的背景及学校德育重建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哪些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负有语言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语感是维系这二者的纽带,它能够直觉、准确地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学可以通过雕琢一个人的语感来塑造一个人的心灵、思想和道德情操。它是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独具特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罗超 《中学教育》2010,(6):40-44
对师德的神化与物质化评定,导致了师德建设中人性缺失。走向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既是社会道德的价值追寻,也是基于人性与生活的道德本质所呼唤。重塑教师的新形象,制定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让教师主动地建构自身的道德,是师德的真正实质性建设。这为当下的教师培训回归教师教育的本真,增进教育的价值,奠定了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尧 《教育文化论坛》2014,(1):64-68,88
教育理念是人对教育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历史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因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理念.虽然,不同时代的教育理念是多元发展变化的,但一个国家的国家教育理念是统治者的教育理念,并随着统治者的更替而变化.国家教育理念无论伴随着统治者的更替知何变化,它的核心始终是关于“培养人”的思想,主要回答“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随着古今中国政权的改朝换代,国家教育理念始终围绕“培养人”不断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认为,道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情”“文”在碰撞中实现的统一。“情”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文”主要指礼仪文化。礼仪规范缘依人的内在情感生活而制定,同时又有人文化的提升,能够对民众包括情感在内的生活起规范引导作用。“情与文的结构性平衡”的道德教育模式不仅是个人道德成就的过程,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水平低,道德行为缺乏坚持性,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知行不一"的现象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时有出现,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内外锻炼他们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