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修辞是通过对话语的调整与修饰,以实现思想掌握群众的语言艺术方式。话语修辞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和有效性,在促进适切地达意传情、有力地说服教育、深度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修辞活动中,常会遇到诸如修辞幻象与话语失真、言难尽意与话语隔阂、修辞悖论与话语遮蔽等困境。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修辞要以事实为底线,以理性为主导,以存其“真”;克服言意矛盾,消解语言冲突,以去其“隔”;坚持修辞明理,促进话语融合,以降其“蔽”。  相似文献   

2.
人是一种修辞动物,具有说服他人、被他人说服的属性,诉诸人的这一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用彻底的理论说服教育对象的目的。彻底的理论本身不会说服人,还需要诉诸彻底的言说方式才能达到说服之目的。以说服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修辞,旨在通过“使观念适应人、使人适应观念”的策略与方法,达到折服人心的最终目的,完成影响、改变教育对象认识、情感、态度乃至行为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柏拉图对于修辞多有批判。本文首先指出,柏拉图仍肯定修辞(说服)的存在。其次,本文整理柏拉图所批判的当时流行的修辞术,并名之为“政客修辞”。再次,本文亦归纳柏拉图的理想修辞观,称之为“辩证式修辞”。为了进一步具体论述辩证式修辞,本文说明了辩证式修辞在现实政治中可以呈现的样貌。最后,本文指出,“辩证式修辞”对于当代民主政体中的政治修辞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柏拉图对于修辞多有批判。本文首先指出,柏拉图仍肯定修辞(说服)的存在。其次,本文整理柏拉图所批判的当时流行的修辞术,并名之为“政客修辞”。再次,本文亦归纳柏拉图的理想修辞观,称之为“辩证式修辞”。为了进一步具体论述辩证式修辞,本文说明了辩证式修辞在现实政治中可以呈现的样貌。最后,本文指出,“辩证式修辞”对于当代民主政体中的政治修辞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但是,在无数次的小学语文测试卷中,有关修辞的内容比比皆是,让各地师生大为惊讶,同时又措手不及.毫无疑问,我们有必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对修辞有所感悟,有所接纳.对于小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学习时能更好地领悟课文的思想,习作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推行民众教育时,陶行知先生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主义就是把知识扩散给大众.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荡涤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都得呼吸.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小先生制”.他还说:“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可见,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普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推行“小先生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互助、“即知即传人”的思想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不正需要“小先生”吗?可是又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语言运用对不对,在语法;语运用好不好,在修辞。确实,修辞赋予了语以生命,增添了语言的魅力,丰富了语言的涵。因为有修辞的巧妙运用,文章才光彩四射光艳照人。 一、修辞展示个性化的语言 唯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展现真我的魅力个性化的语言往往需要借用修辞的翅膀,让采飞扬起来。 《台湾,美国究竟爱你有多深》就是一篇性之作: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天到东上政治思想课,明儿到东亚开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当裁判。不过它向来是“只准州官放火,不百姓点灯”。你朝鲜搞什么弹道导弹,先给一记文明棍,再扣上…  相似文献   

8.
关于古希腊的演说辞和修辞术,我国学界已经积累了为数不少的翻译文献,但这不等于我们已经理解了古希腊的rhetorikē。比如,这个语词应该译作"演说术"还是"修辞术",迄今仍然是个问题。演说术产生于政治生活中掌控民众的需求,兴盛于城邦的民主政治时期;演说术虽是口头言辞行为,却基于文章写作技艺;演说辞讲究文采,雕琢言辞,以求达到控制听众的目标,修辞术即服务于此文饰目的。它们利用修辞性推论的方式,诉诸特殊的理智能力,以达到说服的效果。苏格拉底同样认同修辞术的劝服功能,但他更注重基于修辞性推论引导个人反思自身的爱欲,以实现自我教育的提升。下篇将论述柏拉图、苏格拉底对辩证术与修辞术的融合,以及中西方哲人在此问题上的共契。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模式在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隐喻除了用来表达某一政治观点外,还有激发大众情感,引导民众政治倾向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特殊语言,隐喻在言语社区也有一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能够适应“大众经济”过程的惟一政治机制只能是“大众民主”,被纳入一个统一经济过程中的社会大众必须能参与到一个统一的政治过程之中。这种以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来凝聚民族政治认同的民族,就是现代“政治民族”。经济发达民族必然是一个“政治民族”,必然也必须发展一套相对发达的政治过程和政治机制使社会大众都参与在本国政治之中。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现代’民族的真正强大,需要以“大众民主”为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第二册“梳理探究”部分加入了《修辞无处不在》一文,让许多学生迷惘:到底什么是修辞?修辞不就是比喻、夸张之类吗?其实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实际上只是修辞格,是众多修辞方式中最典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华丽的服装需要珠宝的点缀,以显其高贵;出色的文章需要修辞的装饰以闪出亮丽。妙用修辞就能写出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振奋的文章来。一妙用修辞题出彩标题如眼,标题拟得好,就能粘住读者,使之心动神凝,“一见钟情”。要拟出清新亮丽的标题,离不开修辞的运用。如:  相似文献   

13.
本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为分析本,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以计算分析和科学方法,总结归纳出法律语体的修辞特征及所要遵循的修辞基本原则。不仅与此前的语体修辞研究的“印象式”的非科学研究模式划清了界线,也为中国修辞学和汉语语体研究的科学化奠下了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4.
由《修辞学习》和《营口师专学报》两家杂志联合发起的语法修辞能否结合问题的讨论,在语法学界和修辞学界都是前所未有、意义深远的.它对语法学、修辞学的研究以及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讨论中,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可以结合,以复旦大学的郭绍虞先生为代表.一种认为不能结合,以史锡尧先生为代表.郭绍虞先生在他晚年所著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一书中指出:“汉语的语法可说经常与修辞相结合的.结合是正常的,不结合是部分.”并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汉语语法一方面非常容易,一方面又非常复杂.汉语语法的复杂性即在于汉语语法经常与修辞相结合,因而“语句组织”“丰富多采”,变化多端.并批评“洋框框”的语法只是“分别词类”“规定语句组织规律”,因而不能解释密切结合着修辞的汉语语法的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15.
政治修辞与日常修辞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相异之处.日常修辞中经常有排比文本的建构,政治修辞中也有排比文本的建构.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排比文本的建构都有追求"壮文势,广文义"效果的强烈倾向.不过,相比较而言,政治修辞因为建构排比文本的目的多集中于说理与煽情,因而更重视"壮文势,广文义"的效果,以强化接受者的接受印象,通过情绪感染引发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修辞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修辞”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的《易经·系辞》中:“修辞立其诚。”意思是修饰文辞,对语句进行加工的意思。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总不是消极的,总是有意无意地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这其中就涉及到修辞现象。如能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修辞,定能够让作文灵动迷人、神采飞扬。那么,如何巧用修辞,让修辞为作文增光添彩呢?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地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历经学术自治倡“通识”、法典间控限“通识”、民主意识唤“通识”、政治理性促“通识”四个发展阶段,反映出地区不同利益集团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变迁中的不断博弈。蕴含于“通识教育”中的“辩驳”传统和批判性意识伴随在民众个人意识和社会民主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教育行政主管当局不断调整政策以满足学术自由和政治民主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修辞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本文试从四个方面予以探讨,分别为如何在语音修辞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词语修辞中渗入“美育”的因素:在句式修辞中注重“道德”的培养;在辞格教学中实现“教育”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归纳指出:修辞教学与思想素质教育密切相关,修辞教学中的思想素质教育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精细”作为一种修辞本模式,一般多是建立在表达力图突破人们所共同遵循的常规逻辑和表述惯例,以语言表达方式的新异性来激发修辞本接受的“不随意注意”,以此诱导接受进入本接受的“随意注意”阶段,从而达成对其所建构的修辞本加深印象,并深刻理解其意旨之心理机制之上的。这种修辞本,在表达和接受上都有其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今天习以为常的“大众”概念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大众文学”等在1930年代对很多中国知识界的人来说都是“新兴”的词汇,需要在特定的文化政治语境下叙述。但“大众”的概念不是骤然空降而来的,在晚清至1930年代之前的语境中它就曾经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出现过。对“大众”/“民众”的关注是在晚清救亡图存的启蒙浪潮中兴起的,与这种重新认识“大众”/“民众”的过程相伴随的也有平民教育运动、关于“民众文学”的讨论等,而这些都需要在一个大众正在崛起的时代语境中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