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家尧 《今日教育》2007,(10S):41-43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制度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由此.课程内容除了有预先设计的静态的文本内容.还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的内容。所以有人说.新课程的话语体系中“生成”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在积极尝试生成性教学.可是.由于对“生成”的理解有误,出现了一些误区,甚至出现了被“生成”牵着鼻子走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学案导学”是利用学案将教学过程变成“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成在“学中做”的主动接受,实现“平等对话,互动生成”。学案设计要抓住基本要素,循序渐进地使用学案推动教学过程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思路教学,而是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互相融合。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精彩不断.异彩纷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活动,使我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陈慧 《湖北教育》2006,(3):34-36
“预设”与“生成”是近年来很流行的教育名词。预设.即教师课的的教学设计;生成.即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实际发生的过程。现在.生成往往特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正确地把握生成能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机智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可是,在现实中,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等原因,“动态生成式教学”一时还难以广泛开展,甚至有人抱有疑虑.本文将用动态生成的观点,通过对一堂被“否定”的数学课的剖析,就“动态生成式教学”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陈力 《今日教育》2007,(4S):34-35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事先预备内容的落实.又有临时性资源的生成。这些临时生成的资源有的是对教学直接有利的.有的是属于无关信息.还有一些表面看不能直接利用,但如果经过挖掘、处理和转化.可能会取得“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教师除了课前精心预设外.还要在课堂上敏锐捕捉学生的信息,进行机智处理.使各种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捕捉学生的动态信息可以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用课程论的视点来审视语文教学,其过程就不仅仅是运用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内容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语文课程的动态生成并实现其育人价值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要树立语文教学的“课程意识”.要把握语文课程的“动态生成”,要建立“价值理性”的语文课程教学视点。  相似文献   

9.
晋瑛 《四川教育》2005,(11):33-33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没”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 教师工作垦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教学过程是“精心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安凤吉老师的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正是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1.“生成性”教学简析  建构主义的学习心理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学习是学习从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它是一种生命实现的过程,是符合学生生理与心理实际特点的渐进的生成过程。根据这些理论,笔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学生的“生成性”发展研究,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从而提出了促进学生“生成性”发展的教学框架(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2.
曹顺平 《考试周刊》2011,(66):70-71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生成一些动态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艺术的高超,不仅仪表现在精彩的预设上。更表现在灵动的生成上.教学的精妙就在于动态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巧妙利用。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元”,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教学稍纵即逝的契机,将其发掘和利用.从而确定新的任务.制定新的方案.形成新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提出“教育即对话”的思想。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话”的过程。其要旨在于数学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对话.使富有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和信息,凭借自身的数学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互动交往、知识迁移、尝试探究、质疑问难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祎 《早期教育》2006,(8):44-44
1.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在“生成论”的教学观看来,“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即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一终点,而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的转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在活动中形成,并且与活动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没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为止……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固然重要,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多向交流的动态建构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预设”有弹性、有留白、富有动态,教学活动也就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因此.作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教师因势利导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变成鲜活生动的画面。那么,怎样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一线老师们十分关注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既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就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生成”的过程。既如此,如何应对“生成”,教学是否还需要“预设”.如何“预设”,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可使课堂教学最有效.就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期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希望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教育需要基础与创新平衡发展,而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基础无力、创新缺乏”,所以夯实基础、实现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基本目标.基于过程哲学、生成哲学、意会哲学,认为“过程”是双基之本,“生成”是创新之根,因此提出了面向基础与创新的“过程→生成”教学理念及模式,期望以此取代传统的数学教学的“定义→性质→定理→例题”注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凌瑞初 《物理教师》2009,30(3):12-13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一“人”关系,是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各作一方来处理;动态生成的课堂是要确立起课堂资源意识,把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激活原始资源,生成新的问题“生长元”,从而形成生成性资源.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即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行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