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沟通无极限”,只要你坚持去做,相信你就能改变你与学生的现状,关系会日益融洽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情感,让老师的爱就像春雨一般洒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给问题学生一缕阳光,让师爱的温情去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是一个老师更高尚的品德。本文主要从关注细节,关爱"问题学生";俯下身子,善于倾听;以诚感人,慎用批评;坦然面对,善于沟通四个方面,阐述一个普通教师关注问题学生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3.
一、关爱 "亲其师,信其道",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爱可以说是首要条件.学生如果对班主任缺少信任,又怎么能向你说出心里话?他们不说心里话,我们做班主任的又怎能真正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你是一个老师,你就得用心去打动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尊其师,则信其道",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课堂教学一样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卢梭更明确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激励、去唤醒、  相似文献   

6.
黄伟萍 《班主任》2001,(10):20-21
作为班主任,我们常常碰到这样一些事情:你正在上课,忽然一个学生"捣乱",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此时,你常常是把他"揪出来",带着厌恶的表情对他进行公开批评;你批评一个学生,可是那个学生的火气比你还要大,跟你顶嘴,此时,你暴跳如雷,用粗暴的语言挖苦他、责备他.此时此刻,你别忘了一条教育原则:尊重学生,不要"心罚"学生.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报章上看到一道选择题:你选哪个?A.今天一次性给你10亿元。B.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两倍的钱。很多人选了A。可是我告诉你,选B的结果是21.47亿元。这道选择题带给我们广大教师深刻的教育启迪。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迷恋上了一个叫"速度"的宠物。读书要"速读",创业要"速成",作物要"速熟",肥料要"速效",寄物要"速递"……我们来不及分析这"速"中包含了多少毒素,更没有工夫去琢磨  相似文献   

8.
在专业课教学中,学生能否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首先取决于教师怎么去"教",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如何去"学"。如果教师只是"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那么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必然也是枯燥的、僵化的,也就谈不上创新。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如何艺术性地教育好学生,这除了需要我们努力工作外,同时也需要我们认清当代学生的特点。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以往那种"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可从头喊到尾"的教法不行了,教师不再是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最缺乏的是服务意识.服务是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最大的分野.传统教育中,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师往往站在高高的"神坛"上,按照预定的标准去"塑造人""约束人";而现代教育中,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它要求教师走下"神坛",站到服务的平台上,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去发现、去发掘,去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智慧就如同一盏灯,能够照亮学生的心。我们应用"心"去关爱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用真心去理解学生。一、把真情带给学生师德之魂在于"爱",少一份指责,  相似文献   

11.
曾记得一位教育前辈说过:"没有沟通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沟通是师生建立平等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则是为师者在教育学生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师生如何共架沟通的桥梁呢?  相似文献   

12.
有哲人说:"上天赋予我们一根舌头,却赐给我们两只耳朵,所以我们从别人那儿听到的话,可能比我们说出的话多两倍。"这就告诉我们要多听,而教师与学生沟通中最难的地方就在如何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心灵去倾听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在多种大程度上理解和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故倾听使学生感觉到你很尊重他,很重视他的想法,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会使其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与顾虑,释放出压力与不良情绪;倾听能使你了解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班主任要转化一名学生,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是不够的,还得靠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呵护,这样你才能打开他的心扉,倾听他的心曲,并及时地给他点拨、引导,慢慢地托起他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育?老师,请听听学生心声!不能说你的教学完全无效,毕竟你逼着我们死记硬背"历史",兴许应试之助不小,兴许所谓"黄金屋""颜如玉"亦寓焉,你视之为"有效教学"的所在,因此你表现得惟考是从,我们考不好,你便万分委屈,你由此似乎还有了充足"理由"来肆无忌惮地训斥我们:"再这样下去,你的前途必定完蛋!"你的课看似把学生当"人"很替学生着想,其实基本无关学生的人心、人性、人生。说难听点,在我们眼里,你更像一位并不高明的校警。难道,你不懂得人能够有效学习,是因为学习环境"没有恐惧",是因为有"爱",是因为"创造"?我记得尼采等人曾振聋发聩地呐喊:"教育是对  相似文献   

15.
学生对我说:"郭老师,看得出来,你是真心喜欢我们的,你看我们的眼神就像‘葛朗台看金子’的眼神!"朱永新教授说:"我们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为我们相信教育能够把人类带向美好,我们之所以用心去做教育,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朝向美好的,生活在教育中,就是生活在美好中。"这些年,我一直在农村地区当老师、做教育,带着美好心灵,引领学生朝向美好心灵成长,给孩子播种了幸福,也成就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6.
关键是疏导     
如果我们把教育活动比做一辆汽车,那么学生就是发动机,教师就是方向盘,教师的作用就是控制方向。而使汽车运动起来的根本动力就是发动机。所以不能去"看"学生",压"学生和"逼"学生。"看"多了,学生会耍二面派,教师在一个样,不在又一个样。"压"多了,学生就象弹簧一样,会向外反弹。压得越紧,反抗就越厉害。"逼"多了,学生会厌学,会认为是给老师学的。他就干脆不给你老师学了。这"看"不行,"压"不行",逼"也不行。怎么办呢?关键是疏导。  相似文献   

17.
沟通师生感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学生在方方面面都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投入,学好教育心理学,懂得教育艺术,做到沟通师生感情"十要",才能使学生尊重你、敬佩你,也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我当班主任已经有十几年了,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教育,去感化.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作为一名教师,应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后进生我们应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所以应该重视词汇.学生很重视词汇,他们常常花费很多时间去记单词,但效果不佳.这就造成英语课堂中的怪现象:七年级是"莫名我就爱上你",八年级是"就在半梦半醒间",九年级就成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是因为学生的第一道门槛就没有跨过,那就是单词关.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必用"教鞭",不能有"冷眼"和"讥笑"。班主任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宽容去包容学生。离开了爱与宽容,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让班主任的批评撒满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班主任的批评撒满宽容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一、让批评撒满爱的雨露前苏联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