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香港这块土地给中国人民留下辛酸的印记。现在香港的回归,又令人无比喜悦,并产生期望。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这个喧闹的海港城市,背靠中国大陆,面向全世界。现在它与纽约、伦敦、东京并列为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场。 21世纪将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向前飞奔的世纪。香港的回归,在未来的年代里将为中国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里,我们设问,香港回归以后,在出版方面对我们有些什么影响?我们依托香港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香港是“美食天堂”。区区弹丸之地,荟萃了东西南 北世界各民族的饮食特色。香港街头有三多:金铺多,银行多,再一个就是酒楼饭店多。处身一地,吃遍全球,这也是香港的魅力之一。“民以食为天”,香港是个城市,不种田不种菜,平民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怎么解决?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4.
香港回归,百年盛事,举世瞩目,举国欢庆。作为一家企业报,怎样配合这件历史性大事搞好宣传呢?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党委的支持下,我们编辑出版了“七一”彩色增刊,对开四版大报,用铜版纸印刷,色彩鲜明,文图并茂,在中远集团内外取得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企业报不同于专业大报,可以直接接收新华社电稿,在“七一”及时编发有关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重大新闻。我们出这期彩报,要提前20天交付印刷厂排版印刷。因此,我们以中远集团所属中远(香港)集团有  相似文献   

5.
曹景行 《图书馆杂志》2007,26(11):81-88
刚才主持人说我在香港长期居住,确实我在香港正好差不多20年,回归前10年回归后10年. 今天我们谈的只是十年回归的情况,这个十年到底怎么评价?我们先看看当年中英谈判香港问题的老对手怎么评价?  相似文献   

6.
生平酷爱读书,不论何时何地,也不分什么场合,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想看。形成了一种痼癖。现在年老体衰,头昏眼花,效率减退,无复当年的气概。但是仍不时追忆当年的劲头和心气。不时回味这些记忆,有甜有苦,有酸有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书展与出版香港利通图书有限公司以“提倡读书风气,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自1982年开始主办第一届包括大陆、香港和台湾三个地区的中文版图书展览,不觉已走过了10个年头。从第一届书展受欢迎的程度看,我们深深感到集三个地区的图书共展一场的路是走对了。到第二届书展,便出现读者络绎不绝购书、看书的热潮。其后,第三届至第九届书展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图书出版是项艰辛的工作。出版者首先要有为社会提供良好知识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从50年代始,香港千百计出版工作者默默耕耘,为今天香港出版事业的发展做  相似文献   

9.
我是出版战线上的一个新兵,又是个“半路出家”的“土包子”,不仅古籍方面的知识极其贫乏,就是现代书籍的知识也相当缺乏,很希望有介绍这方面知识的书籍出版,以弥补自己业务知识之不足。最近,我怀着欣喜的心情读了三联书店新版的唐弢同志的《晦庵书话》,觉得实在是一本好书,尤其对我们这些“新出版”,可以说是我们学习业务的一本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0.
皖南事变之后,我于1941年2月初(农历除夕那一天)离开桂林赴香港,搭的是欧亚航空公司的只有二十个坐位的小飞机,傍晚起飞,到香港已经是午夜了。在启德机场降落的时候,是一片“送旧迎新”的爆竹之声。香港依旧是那样的繁华、热闹、嘈杂,但从我这个“内地”出来的人看来,这儿似  相似文献   

11.
应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的邀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访新代表团一行4人在周忠信馆长带领下,于2002年12月16日至19日考察访问了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访新伊始,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的上级主管机构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林局长在“鸦片山岗战役”纪念馆门前举行烛光晚宴,放映了反映新加坡历史的纪录片,欢迎代表团一行。随着中新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发展,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的沿革、宗旨、馆藏对中国档案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但其档案工作的与时俱进,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不起,我得去申请入库命令”参观收藏档案的库房和档案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12.
砚话·笔话     
砚话·笔话何西来【北京】砚话我家有六方砚,虽然说不上名,也说不上古,却一样敝帚自珍,享之千金。即使有收藏家愿出高价求购,我也未必就肯轻易转让。六方砚的第一方,是祖传的“磨而不磷”砚,硬木砚匣现已破旧不堪,但仍在超期服役,是案头常用的;第二方是“知难行...  相似文献   

13.
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社会文化司、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广东惠州侨兴电讯集团协办的侨兴杯’97香港“百年沧桑话回归”征文活动评奖揭晓。6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颁奖大会。出席颁奖会的有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获奖作者代表共100多人。 征文活动从去年7月初开始,今年5月底结束。在此期间,全国200多家报纸,先后刊登了3100多篇征文作品。最后评出特别奖一篇,一等奖12篇,二等奖26篇,三等奖56篇,优秀奖83篇。荣获特别  相似文献   

14.
在采访中,要善于揣摩听到的每一句话,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1986年,黄冈县有个乡的妯娌俩创办起了竹器加工厂,在全县较有名气。我慕名前往采访。乡党委负责人向我介绍了有关情况,之后,我又拿了有关妯娌俩的材料。我决意到妯娌俩的竹器加工厂看看,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村部歇息时,村会计对妯娌俩办厂赞不绝口。我暗思忖:这趟没白跑,可以抓一条“活鱼”了。兴奋之中,我见到了孙腊枝妯娌俩。并去村头看了竹器加工厂。在返回的途中,有一位中年男子笑嘻嘻地说:“嗬,是记者来采访啊!她们(指妯娌俩)的男人现在亏得还  相似文献   

15.
不喜不惧     
一个民族生聚越长久,积累的格言越多,越有份量.好比一棵树,扎的根越深,越茂盛.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常州市航运公司办公室里,保存着一份《工人日报》社编印的“情况参考”,那上面登载着一篇反映水上职工住房困难的稿件。为什么这篇稿件会被当作历史资料珍藏着呢?事情还得追溯到11年前—— 1983年4月,《工人日报》记者来常州采访,重点了解职工群众中的难点问题。当时我在市总工会宣教部工作。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许多职工反映住房困难,  相似文献   

17.
喜见退稿     
日前收到新民晚报寄来的一篇退稿,简短的退稿笺上说明了退稿的理由及为该报投稿应注意的事项。虽然稿件没被采用,心中还是涌起了感谢之情。  相似文献   

18.
喜联考论     
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其历史悠久.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春联:"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本文将从春联的起源入手,对其发展的过程进行详细的阐释,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书话,我国著名作家唐弢说过:“中国古代有以评论为主的诗话、词话、曲话,也有以文献为主,专谈藏书家与版本的,如《书林清话》。《书话》综合了上面这些特点,本来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不过我目前还是着眼在‘书’的本身上,偏重知识,因此材  相似文献   

20.
编后话     
编后话《编辑学报》第8卷(1996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已经全部顺利完成。为此,我们谨向广大读者、作者、审者,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本刊工作的领导部门、兄弟单位和同志们表示真挚的感谢!本卷的编辑出版工作是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出版工作作为科教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