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文体。春秋战国,尤其是战国中后期,是文学史上语言艺术大演习的时代。“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章学诚语),而赋体却首先生力勃然地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最早的一种专供诵读欣赏的书面文学,一种完全彻底民族化的独家产品。其中的因缘,主要  相似文献   

2.
《两都赋序》首以"赋者古诗之流"为辞,对应两汉之际流行的"周苍汉赤"、"大汉继周"等观念,实是包含"汉赋"继承、取代"周诗"的企图,建立在新五德终始学说基础之上。贬斥赋体品格、质疑洛阳地位的思潮在东汉前期影响甚巨,班固以"古诗之流"为依据,在《两都赋》中设置独特的文章结构,变"诗可以观"为"赋可以观",实现赋观风俗、推尊洛阳的目的。"观"有"多"的义项,"物多而后可观"、"示于人必多于人",从侧面为赋之骋辞博物的修辞手段寻找到了存在的合理性。班固视汉赋为"礼-文"的集合体,其以"汉赋"取代"周诗",确立"大汉文章"的地位,再通过《两都赋》议礼,进而制礼,这是"三王不同礼,五帝不同乐"思想的体现,汉赋成为新时代、新礼乐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一种综合型体裁。赋体文学的形成,吸收与融合了先秦古诗、散文和楚辞的大量构造因素。而它所表现的文学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并不比传统诗文逊色多少。这一综合型体裁的特点,决定了赋体绝非某一种文体单纯的衍变或裂变;它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学者谈到赋体的起源,常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结论各异。例如,有人认为赋体是诗歌的衍变;有人认为赋体是从骚体赋的楚辞演化而来;有人认为《招魂》、《大招》和《战国策》中的主宾问  相似文献   

5.
历来对"赋者古诗之流"一语的解释,往往强调了赋的讽谏功能,但忽略了赋在形式上的声调节奏。诗与赋其实都是通过悦耳的形式来陈述讽谏之义的,这才是"赋者古诗之流"一语的全面涵义。汉赋依然重诵读,但同时受到稗官小说等口头伎艺的影响,逐渐散失了讽谏的功用,从而产生了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分别。  相似文献   

6.
"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汉赋"命名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歌"、"诵"、"赋"并非同义重复。"歌"是对乐歌的表达方式,它具有旋律和曲调;"诵"即今所谓朗诵;"赋"和"诵"的共同特征是"不歌",其区别在于由不同的盲者朗读诗文。源于一种"不歌"的诵读方式,正好体现了"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要阅读赏析古诗词,就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诗词常识,能够分辨诗体,运用规则一、识别古体、今体。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等。唐朝时将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今体(近体)诗,把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用此说,把唐以前的《诗经》、乐府诗、文人诗以及唐朝和后代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类,基本特点是长短不拘,字数不限,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比较自由。押韵可用本韵,也可用邻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可以重复押韵,也可中途换韵。…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时立乐府之制与献赋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乐制思想的象德缀淫与辞赋创作的欲讽反劝也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孔子倡导“思无邪”、反对“郑声淫”,是对乐制和诗教的要求,而从殷商的《桑林乐》到战国楚人的《好色赋》,正显示了继“郑声”而归“雅正”的思想演变。汉代乐府的内廷娱乐性质与象德缀淫思想的矛盾,辞赋创作欲讽反劝的矛盾,均在乐制的变迁中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9.
原题:春梦赋暮春时节,丽日迟迟,清风袅袅淡云融融。翠柏碧竹,青幽幽;绿柳粉桃,娇艳艳;降珠奇葩,香馥馥;蝶旋蜂转,舞翩翩;曲水潭溪,声汩汩;莺歌燕语,闹啾啾;踏青放莺,情切切采花戏水,意浓浓;万花与红日争妍千松共青天斗碧。金乌西沉,玉兔东升。晓雾妆成碧野,残霞就绿郊。余卧黛石,栉风沐烟,飘飘荡荡,如随长风,心身俱忘如醉如梦。指导老师李承明原题:转身记得林清玄说:人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那里放上一个门框,那里就是惟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求生命的出口。如若兰花计较于无人来赏,便无法展示芬芳的生命。如若月亮知道总会转缺而…  相似文献   

10.
楚辞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出现,与语词的搭配和使用习惯有关。楚辞之辞乃文辞之意,汉代既已习用如屈原赋等语词,而楚之名与单个作家名在概念上不能并列,则楚赋之称殊为不类,此舍楚赋而取楚辞之由也。楚辞,亦即楚之赋,实为以楚声及屈原为特定指向的多位作家赋作之类称;而《楚辞》,则是一种特殊的屈原集。楚辞之名的出现,不会早于汉初。《屈原列传》好辞而以赋见称之辞,仍指文辞,断非楚辞之省称,亦非所谓与赋并列之文体。  相似文献   

11.
马振亚 《现代语文》2013,(5):38-40,2
祝发文身一词并非成语,作为常用语它已沿用了数千年之久。将祝发释作断发也成为天经地义之事,但笔者考查了断发文身→祝发文身在古书中的用法,发现祝发=断发是个不存在的伪命题,笔者发现断—斵—祝其间有着文字错讹的轨迹,才导致断—祝两个本不相关的词变作通假字,故此应拨乱反正,还其本来面目。强自取柱中柱通祝也是个伪命题,王念孙是其后始作俑者,其错讹是对祝(断)的认知有误所致。  相似文献   

12.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3.
李亚奎 《甘肃教育》2014,(18):91-91
正吟诵是吟和诵的组合词,语境不同而含义不同。吟有两个意思,一是声调抑扬地念,一是指作诗、写诗及推敲字句,均为引申义;诵是指背诵和朗读,为本义。因此,吟诵不单指声调抑扬顿挫地诵读,它还是一种欣赏方法,通过吟诵的方式来欣赏、感悟中华传统诗文的声韵涵义;它还是一种学习方法,借助吟诵来探究古诗文是如何遣词造句,从而简洁生动地表现先贤们的精神真谛和感性心得;它更是一种创作方法,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造。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杨熠 《湖南教育》2003,(8):42-42
古诗“四读”教学法就是要让‘读’贯于整修古诗教学的全过程,把读、讲、想、练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一是朗读。古诗朗读教学是以读为主体,融朗读技巧训练与语感体验于一炉的教学过程。首先,我们要教学生用普通话。符合诗歌内容的语气和语调读古诗,要读得朗朗上口。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读好韵脚字,进而读出韵味,另外,要指导学生运用语速徐  相似文献   

15.
李海兰 《甘肃教育》2020,(3):161-161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古诗呢?一、熟读背诵,感受古诗的音韵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遣词造句讲究平仄押韵,讲究对仗工整,讲究音律和谐、气韵生动。在古诗教学中,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标出节奏。  相似文献   

16.
楼芸 《考试周刊》2011,(31):33-3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如何去品析、研读、讲授,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作者由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出"美读、美看、美唱、美写"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们欣赏文言诗词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把诗词的画面美及情感美结合在一起,而这二者的结合便是诗词的意境.教师应该不断尝试让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赋,这种古代文体,在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多次提到。第一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曾提到魏晋时向秀的《恩旧赋》;第二册,峻青的《秋色赋》中曾引用过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第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古诗“柏梁体”的来源,并分析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纪事堆垛,概括面广;叠用名词,多押平韵;通俗诙谐,实用性强。因无明显诗歌意境,给人文字游戏之感,故在文学史中没有地位。但笔者以为由它三个特点可占诗史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常会见到“燕”和“雁”两个字,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 燕和雁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给人以诚信之感;雁和燕都是众多鸟类中相对温和的动物,形状、羽色上是这样,呜叫声也是如此,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是相符的;雁在秋日高空成队飞翔时,队形一丝不苟,衬以秋日肃杀气氛,愈显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美;燕子,特别是家燕,一般不轻易改换做巢地点,给人感觉如守约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