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论术语的翻译其实是一个文化翻译问题。本文认为,在译者前见的构成中,译者所属文化和文化立场会使其在翻译中谨守自己的文化及诗学传统;由于阐释学视角给译者前见以更多文化学上的观照,只有在译者的理解与翻译中,文论术语才会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跨文化视域融合中实现再生。  相似文献   

2.
译者是翻译工作的主体,具有译者主体性.译者本身会因为对翻译目的的不同认识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或翻译原则.本文主要浅谈不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异化(直译)、归化(意译)翻译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自的理论“前见”超越了适用的范围,单一译者忠实对象论总是受到质疑。译者忠实对象是多元的,这是对翻译定义作整体性观察的结果。多元的译者忠实对象又是互动的,这是由它们之间既高度统一又相互矛盾的利益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刘炜 《考试周刊》2015,(22):19-21
在互文性视阈下,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进行阐释和再创,其中包含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改写,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必然糅合了译者自己的互文性前见。通过对《道德经》不同时期英译本翻译特点的梳理,探究在互文性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对《道德经》英译本的影响。译者只有在三环节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译出质量上乘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译者的工作在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艺术家的工作,在翻译的同时译者也在进行创作,对原文进行主体性建构。译者的前理解、翻译目的和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均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制约着其主体性的发挥。论文从接受与阐释、目的与操纵两方面来描述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进行的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翻译事业在机遇与挑战中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同时也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有了新认识.译者地位在新世纪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地位低下的“仆人”“传声筒“背叛者”;在新世纪,译者被视为沟通中西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灵魂人物.作为构成翻译史不可或缺成分的译者,其地位在新时期的翻译史研究中以及翻译史编撰中得到了体现.本文从翻译史角度阐述译者地位的变化,希望更多人对译者给予更多关注,充分认识到译者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译者,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主体.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活动中的主体—译者的研究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并逐渐深入.本文将尝试以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根基,以《十五从军征》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各自主体性造成的翻译差异,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孙丰果 《考试周刊》2008,(11):44-45
从明末清初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翻译史上出现了两次翻译高潮,即科技翻译高潮和西学翻译高潮.它们在翻译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也在延续时间、译者队伍、著述情况及翻译主张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翻译观的“忠实”与翻译研究学派提出的“重写”、“操纵”,都需要译者发挥其主体性.译者综合各种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或策略组合以产出满足译者意图的译本,整个过程是译者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再创造意识.它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的再认识和理解.因此,不同译者对原著的期待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会有不同之,因此译文也会受到译者的主体性的影响.本文试参考、比较《水浒传》两个英译版本—一赛珍珠及沙博理译本中的谶言翻译,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是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一个民族引入异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译,特别是在涉及到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词时,误译现象尤其明显。这其中,有的是因为译者自身在异域文化某些方面的知识欠缺,有的却是译者苦心孤诣的劳动成果。本文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以核心概念"前见"为哲学依据,探讨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识误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陆丽英 《文教资料》2008,(30):61-62
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译者在选择原文时具有主动性,在运用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上以及在理解和表达原文上具有能动性.翻译过程是译者与原文的对话,并且这种对话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源语与译语、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中介.译者主体性表现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应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始终,其主体性不仅应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选择、理解和阐释上,还应体现在翻译策略上.本文以白居易<买花>的韦利译本和许渊冲译本为例来看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不同的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表现不尽相同,正确、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是翻译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综合考虑主体性发挥的限制因素,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使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  相似文献   

15.
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主体,通常在译作文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起中心作用.但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行为更趋政治化的“文革“时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声音的翻译组织者取代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该时期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更趋模糊化,具体表现在译者署名方式的改变、译作稿酬的取消和译者在译作文本形成过程中相对独立性的部分丧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是主体,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跨文化意识是译者必备的一种素质。文章试图通过将《红楼梦》的两个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The Story ofthe Stone中前八十回有关宗教哲理辞条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评述中国的杨宪益和英国的霍克斯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和再现原作审美体验等方面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认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持有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歌审美的主体.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再现诗歌的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具体诗歌意象的翻译来诠释诗歌意象的翻译过程本身是译者对原诗歌意象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因为译者个人的审美趣味深刻地影响着译者每一次的审美体验中意象世界的生成.译者这种审美趣味,必然受到反映其时代、民族、文化教养、文化传统、习俗的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译者作为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其审美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译者审美趣味对诗歌创造性翻译有其积极的意义,体现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个人审美情趣和意象翻译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多元系统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操纵.随着社会的发展,赞助人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操纵越来越明显.本文根据勒菲弗尔对翻译中赞助人因素的阐释,浅析翻译中赞助人对译者的操纵.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必须克服两种极端的译者主体性,即译者主体性遮蔽和译者主体性张扬,以使翻译活动在一种合乎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是克服这两种极端译者主体性的有效路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翻译主体间性能很好地解释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原作及作者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也使译者和译作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兵书,而且它的魅力旱已超越了军事领域,在很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它的理论在译者的标准、译者翻译前的准备、翻译中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等方面给翻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