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中生物试题为载体,采用单题分析的方法,从试题的问题设计、题意表达和能力立意三个角度,对试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逐题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期为命题人今后编制高考试题提供借鉴。同时提出:试题编制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使命题人通过较长时间的试题暂置,充分洗脑、换脑,克服思维定势,重新审视试题,充分研讨,以修正试题中存在的各种失误;高考命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尽早建立起试题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新丰 《新高考》2013,(1):15-23
笔者在认真研究和分析2012年高考单项填空试题时,发现其中有这样一类试题:在考查某个知识点时,命题人充分利用往年考过的试题,通过赋予该知识点"新"的元素,使其再以新的"面孔"展示出来.也就是说,考查的虽然还是同一个知识点,但命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与其说这样的命题是"旧瓶装新酒"和"换汤不换药",倒不如说是命题人对往年试题传承中的创新利用.这样的命题方式在近年的试题中频繁出现.请看下列两组试题:  相似文献   

3.
<正>坐标曲线图是高考命题人心中为丰富试题情境最喜欢用的“食材”之一。2020—2022年的高考试题中,坐标曲线图作为试题情境呈现颇多:2022年有5幅,2021年有10幅,2020年有10幅。众所周知,命题人在精炼的试题情境中呈现坐标曲线图,必定服务于高考测试目标。那命题人以此为载体到底为达成哪些高考测试目标服务呢?命题人又是如何以此为设问来直接或间接考查哪些地理关键能力呢?等等疑问,值得在备考复习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广大师生见到1992年高考物理试题后,从试题内容和难度看,都感到满意,与1991年试题相比更结合目前教学的实际.在评卷过程中,评主观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的教师都也反应试题出得不差,比1991年的试题难度有所下降,体现了目前高考命题难度“稳中有降”的原则,整个试题易、中、难的试题得分比例大约是3:5:2.就山西省考生抽样统计970人,填空题(8个小题,24分),人均得分13.34分,计算题(4个小题26分),人均得分13.83分.这样主观题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有两个部分:试题内容和写作要求。纵观语文高考试题,其他任何一道试题都只有内容而无要求(个别诸如"简答"姑且忽略不计)。作文试题为何被人另眼相看?只有一个原因:分值高,含金量大。命题人深知其中玄妙,总想给"高考的奴仆们"提个醒,便有了这些千叮咛万嘱咐的"写作要求"。这些高考作文写作要求理应对考生写作有高度的规范作用,可现实中这些"规范"的背后有太多  相似文献   

6.
郑纯开 《考试》2003,(9):54-54,39
随着2003年全国高考的结束,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研究又成了师生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全国文综卷第41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教育界的各位同仁。一、对试题内容的点评全国文综卷第41题是本卷中综合性最强的试题之一,也是学生反映难度相对较大的试题之一,更是老师们认为编纂得较好的试题之一。就试题本身而言,它具有如下特点:1、基础性。与前几年的全国文综卷最后一题相  相似文献   

7.
试题的情境、设问两者相互依存,情境是设问的基础,没有情境就不能设问。设问是情境的价值砝码,没有设问,情境便不成其情境,便失去了测试价值。下面就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实例。来谈一谈语文学科试题中较有新意的的情境和设问。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一、以诗歌为情境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以古今诗歌为情境的为数不少,不仅出现在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为测试意图的题中,还出现在以知识面的宽窄为测试意图的题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一〕  相似文献   

8.
策划者语:语言运用类试题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最丰富多彩、最富于变化的试题。单是《考试大纲》上简单点出的一个句式仿用,就可以幻化出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等五花八门的句式仿用类试题。新题型的"新",也即新在这类试题贴近生活,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每年的试题中,它总是出人意料,又常让人耳目一新。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的语言运用部分将会更加异彩纷呈。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最先实行课改实验的四省区把语言运用类试题放在了选做题部分,这里面可能蕴藏着更多的变化。愿我们的这期"特别策划"会对你的考试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03,(26):49-50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一个评论的沸点。一千个观众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角度说,一千个人的心目中也许会规划出不止两千套理想的高考试题模式。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视角上解读试题,对它评头论足。但是我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姿态:客观、严肃、审慎和建设性。因为高考命题直接维系着莘莘学子的命运,影响着母语教育的走向。业内人士都清楚,其实高考试题一直处在演变过程中,不过它的变化是“渐变”,是“改革”,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而不是部分论者期望的“急风骤雨”式的革命。近两年高考试题是十年来变动最大的一次,它产生于新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中频频出现图表类试题,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该类试题之所以受到命题人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的能力等。对此类试题,有些学生心中会有一些忐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二是没有掌握解答图表类试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广东省高考试卷选择题第23题出现一图多问的题型以来,这种形式的试题就不断地出现在全日制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各类考试的地理试题中,受到不少试卷命题人与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关注。在这些试题中,最为经典的试题为:1999年广东高考地理卷中等值线图(如图1)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曾出现的物质环流图(如图2)。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探索创新试题应运而生,其中有开放型试题、游戏型试题、探索型试题、猜测型试题  相似文献   

13.
一道优秀的试题与一篇好的文章一样,做了以后让人回味无穷,令人感到是一种享受,2005 年全国高考重庆卷第10题就是这样的一道优秀试题。试题如图1,在体积为1的三棱锥A-BCD 侧棱AB、AC、AD上分别取点E、F、G,使 AE:EB=AF:FC=AG:GD=2:1,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哈代尔等人提出的数学创造性思维“三维度九类型”框架对2018-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中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发现试题注重有多个答案的发散思维;注重用数学解决现实情境问题的聚合思维;注重探索数学方法的横向思维;体现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未来试题命制中还可关注:改变试题的考查要求,适当增加非唯一解答的试题;间接考查数学知识,隐藏数学原理;增加试题的开放性,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扩大试题的思维量,均衡考查多种类型,以此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一、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有关考试结果分析2011年我省中考考试人数为122898人,满分人数为15人,零分人数为298人,平均分47.33分,优秀率为11.3%,及格率为45.1%,难度为0.43。具体详情见下表:这份试题难度为0.43,试题不难,但我省考生的考试结果却不够理想,相当部分考生的得分较低。高分段人数:100分以上人数3423人,90分以上8416人;低分段人数:20分以下4474人,40分以下58511人。上述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高考文综合卷中政治试题,总体看,求新求活求异,既依托教材,又体现时代风貌,题材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不失为一份较为成功的试题。但对第38题第3问及答案标准稍作思考,使人不仅要问:哲学试题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展开正方体表面的有关问题,屡见于各地高考模拟试题、竞赛试题或高考试题中.如:  相似文献   

18.
一、试题特点每年全国的高考语文试题都显示了不同的特点。198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给人的一个鲜明印象是:目标明确,特点突出,内容丰富,灵活多变,具有明显的基础性、思维性和考核性,或者说,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考核性。  相似文献   

19.
八七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又使人耳目一新。通过统计、分析(详见附表)并与去年试题比较,笔者感到它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是客观性。据粗略统计,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明显增加了。仅就选择题而言,便由八六年的28分一跃而为5 6分;如果加上答案也是唯一的阅读题中的三个简答题(十一,4(5):2分,十二,1:1分,2:2分,6:2分,共7分)就达到63分,占前十二道题总分的  相似文献   

20.
信息筛选题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一类常见题型。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将试题提供的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来判断选择。为此,探究命题人设计雷区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信息筛选这一难点提供了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设计雷区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