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印象     
炙手可热的现代性问题促使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了启蒙的历史岁月,这曾一度令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世纪性事件,如今经由冷静之后的反思无论如何也没法让我们再度兴奋起来。尤其是在阅毕《启蒙辩证法》(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H06年4月版。)之后,我们不能不  相似文献   

2.
阅读印象     
王晓渔近些年,关于民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在谢泳、傅国涌等先生的推动下风生水起。他们不同于常见的学院派,比较注重写作的趣味,受到部分公众和广大媒体从业人员的关注。这种“追忆”式的工作值得高度评价,但是也有将历史掌故化的趋势。历史需要掌  相似文献   

3.
阅读印象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近来,读了几本觉得很有意思的书,虽然专业性稍强了一点,但是,还是很值得提一提的,因为其意义或也并不限于专业的范围。其一是美国学者白馥兰所著的《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其实,这本书的英文版早在几  相似文献   

4.
阅读印象     
李敬泽 (《人民文学))副主编) 小说家红柯自西安来,以雷海宗《中国的兵》(中华书局2005年7月版)相赠。雷先生是史学名家,《中国的兵》是他的成名之作,写于1935年,斯时国难方殷,“中国的兵”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胸中块垒,笔底风雷,作者写得痛切,读书人看得惊心。在雷先生看来,春秋是中国史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的读书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我的研究和写作相结合而读的相关的书。在这方面,今年我主要读了两类书。一是读尼采的德文原著,尤其是他的全集第一卷,那是他的早期著作, 其中论教育的一篇长文引起了我的特别兴趣,他在此文中对现代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分析了媒体对于教育的不良影响。二是读古希腊哲学家的作品,写了三篇文章《玩骰子的儿童》、《未经省  相似文献   

6.
象往年一样,岁末盘点一年的读书时,总会有读书不过数卷的遗憾。或许过去一年值得一提的经历倒是购书,尤其是在旧书市淘书。一年下来,书架上增添了或新或旧的几百册书,尽管其中绝大部分只略略翻动了几页,但置身于一大堆书中间,那种舒心的感觉,与葛朗台老爹望着桌上那一大堆黄金时的感觉相仿。一位言语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2009,(8):46-46
◇评论对象: 2009年出版的有较大思想文化价值、值得向相关读者推荐的优秀著作,或对当下某种阅读现象及一类书的综合剖析。  相似文献   

8.
苏州图书馆编印之《今日阅读》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日阅读>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那白色为底的封面.白色永远是纯净的颜色,空无一物,却正因为其空白,反而给人以更多遐思.无需多少赘言,就满含了各样思绪.以白色为底,好处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封面与封底的几处明亮色彩,乃点睛之笔,令眼球一下活跃起来,多了些振奋情绪.  相似文献   

9.
当文学被无数次宣布死亡之后,再讨论文学经典的终结,似乎就不再危言耸听。事实的确如此,在通俗文化成为当下主要的文化表达方式,所有的人都被其围困和渗透的时候,这一文化形式似乎也就成了提供意义与快乐的惟一源泉或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从90年代开始,包括文学在内的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日益淡化,相互兼容或相互妥协的趋势形成了无言的默契或契约,从相互敌对、戒备到相互模仿和借鉴已人所共知。特别是一些高雅文化的创作者, 也因各种能够理解的因素投身参与通俗文化的生产,他们的双重身份以极端和典型的方式证实了两种文化兼容和妥协的存在。文化精英决绝的面孔正为谦和所替代;而一些通俗文化的生产者,在民间聚敛了文化资本之后,也转向了文化精英身份的塑造。身份的转换和不确定性, 是这个时代文化/文学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但  相似文献   

10.
很欣赏苏增耀先生在《味觉的故乡》一文中的说法:“美食是味觉的记忆,去乡千里的游子,如果品尝到了故乡的菜肴,那就等于通过味觉重温了故乡,而远道而来的宾客,也许会因着味觉的支配,把靖江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为阅读速泰熙先生赠送的由他全面装帧设计的《靖江印象》(作  相似文献   

11.
当文学被无数次宣布死亡之后,再讨论文学经典的终结,似乎就不再危言耸听.事实的确如此,在通俗文化成为当下主要的文化表达方式,所有的人都被其围困和渗透的时候,这一文化形式似乎也就成了提供意义与快乐的惟一源泉或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从90年代开始,包括文学在内的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日益淡化,相互兼容或相互妥协的趋势形成了无言的默契或契约,从相互敌对、戒备到相互模仿和借鉴已人所共知.  相似文献   

12.
吴国光印象     
也许是因为燕园4年除了钻图书馆,余事不问,又有3年在研究生院夜以继日攻读马恩全集的缘故,同窗尝以“夫子”称之。乍跟他接触,往往获“少年老成”的印象。远远望去,俨然一儒。形象的标准视角且不去管他,评论员倒干得满称职的。吴国光做人民日报评论员3年,发各类文章数百篇,鼓吹改革开放是其主题。评论部的民主气氛是大家所羡慕的,于是他就放手挥洒。许多社论、评论员文章出自他手,又四面出击,未免有锋芒毕露之嫌。毕竟他只“而立”之年,充其量也老成不到哪儿去。我与吴国光交往自一篇杂文始。时为1985年我在  相似文献   

13.
印象南非     
<正>2017年9月,"金砖国家"首脑峰会在中国厦门举办,我读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专家9月7日发表的文章《中国与南非经贸合作呈现三"度"特征》。此文写道:"南非作为金砖国家中唯一的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对非洲大陆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新中国和南非建交相对较晚,两国迟至1998年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虽然同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中国和南非建交是最晚的,但两国关系的发展水平和取得的成绩并不落后,相反颇为可圈可点……"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与南非有关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14.
许椿印象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认识许椿是在1999年10月23日,地点是厦门大学的逸夫楼。因为吸烟我们住进了同一间房,用现在的话讲,也算是有了同居的历史。多情的月色和激情的海浪,把许椿和我色诱到厦  相似文献   

15.
印象刘义权     
2010年1月28日,档案战线的时代楷模刘义权同志在北京病逝,走完了他近60年忠诚而执著、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在他生病住院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往医院看望,称赞他不愧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战士,不愧为全国档案战线的时代楷  相似文献   

16.
廖海峰印象     
说来你也许不信,一个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两年多的基层报道员,就先后在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发表、图210余篇(幅),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多次被海军、东海舰队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这个留着帅气的小平头、喜欢潇洒但内务却总也整不太利索的兵名叫廖海峰,海军某部报道员、军报第十一届函授学员。  相似文献   

17.
王林印象     
李瑾 《新闻三昧》2006,(8):10-10
他个子不高,说话的时候会有不时的“留白”。我有点摸不准,他是等待我的接话,还是给自己留一个思考的空间。但是,不管怎么说,与王林的谈话,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喜欢用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玄妙的用词,这样的风格,与《法制晚报》的风格相重合。见到王林的时候,正是整个报社最繁忙的时间段,他要在中午12点之前,签版付印所有的版面,以保证报纸准点印刷,及早上报摊与读者见面。然  相似文献   

18.
文燕印象     
在这个栏目身上.她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呱呱坠地.看着他蹒跚学步,看着他渐渐长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敦煌印象     
去年秋末,与友数人游览敦煌,第一次面对面的观看了真的千佛洞,第一次脚踏大漠,第一次走上了阳关大道,也是第一次与鸣沙山、月牙泉对话,心灵无比的  相似文献   

20.
台湾印象     
正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尤其是我们50岁以上年龄的人,都有一种深深的台湾情结。能够踏上祖国的宝岛,亲眼看看曾经在课本中、媒体上才能看到的阿里山、日月潭,是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和台湾同胞同宗同源,没有语言障碍,本可以如走亲戚般随意自在,却是带着向往、戒备,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愫开始了台湾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