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西安的报业市场上,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和《西安晚报》为代表的近十家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十分激烈。几年纷争,似乎尘埃落定,三大报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然而,三大报之间的竞争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本尝试对《华商报》以在位身份与其他竞争之间的搏弈行为进  相似文献   

2.
《新闻知识》2006,(2):F0003-F0003
1989年1月1日《西安晚报》在西北地区首家实现自办发行。2000年8月西安报业报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原西安晚报报刊发行部基础上改制成立。公司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其子报《现代保健报》等报刊在西安市城区的发行为主业,同时代理其它多种报刊在西安市内的发行工作。网络在西安市区现有发行站42个,员工一千五百余人。  相似文献   

3.
陈浩  马兴光 《今传媒》2006,(12X):36-37
今年以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以宣传西安、推介西安、美化西安为己任,通过多形式、多视角、多层次的大规模集中策划宣传报道,千方百计为树立新西安、新形象鼓与呼,发挥了积极的新闻舆论引导作用,赢得了各方面好评和读的普遍称赞。  相似文献   

4.
曹军华 《今传媒》2006,(8X):33-33
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军近日参加中共西安日报社党委组织生活会时,对《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的宣传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来到档案局工作,有机会结识了《西安档案》。  相似文献   

7.
郭霞 《东南传播》2012,(5):119-120
对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个可预见性的新闻事件来说,每家报纸都会事先进行策划,有不少报纸也为此设置了"建党90周年"这个专版,笔者以西安的《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为例,探讨西安报纸关于"建党90周年"专题的编辑手法运用。  相似文献   

8.
若文 《今传媒》2004,(3):60-62
2004年5月27日下午,西安欧亚学院新闻系部分学生、青年教师和教育界的专家及新闻界的知名记者汇聚在欧亚学院,对5月10—18日的《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评报活动。同学们和专家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单刀直入地交锋,不但将课堂上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评报中,而且表现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人,20岁当意味着进入成熟和风华正茂。《西安档案》又何尝不是如此:20年来它在许多关心它、热爱它的人们的呵护下,特别是在园丁们的辛勤耕耘和精心照料下,已经成为偌大的兰台园中一枝枝繁叶茂的佼皎者。自然,从它长出第一个叶片、绽出第一朵花瓣时起,也就开始给那些关心它、热爱它的痴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和美好的享受;使他们和《西安档案》始终相得益彰,共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西安档案》自1983年4月20日创刊至今,已阔步走过了20年。她在重质量、讲实效、守信誉、重视化内涵的思想指导下,图并茂,越办越好,受到同行和各界人士的重视与青睐。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报业竞争局面,西安晚报于1999年10月下旬成立专刊部,并在编辑部征求办专刊方案。我经过粗略查阅,发现城市晚报自然科学方面内容较缺,如能在新闻与科普的结合上下功夫,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于是我便凭一时之勇报了《人与自然》这个专版。  相似文献   

12.
《西安档案》创刊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20年,对社会发展可谓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人生旅途来说则是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然而对于《西安档案》而言,更多的是意味着艰辛的耕耘,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奋斗。《西安档案》坚持出刊20年,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一定的读者群,是很不容易的。在纪念《西安档案》创刊20周年之际,我谨致以真诚的祝贺!同时,衷心感谢编辑部的同志们,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浇灌档苑这棵幼苗,使它成为傲然独立于档苑的一  相似文献   

13.
所谓都市报就是立足城市,面向普通读者大众,为市民服务的报纸。应该说,它是西方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大众化报纸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种体现。都市报以丰富的报刊内容,活泼的形式满足了普通读者的信息需求。西安自1994年1月《三秦都市报》创刊以来,涌现了《华商报》《今早报》、《西安商报》、《经济新报》等一大批都市报,他们在西安迅速聚集了大批忠实读者,赢得了读者的好感及信赖。但近年来,老百姓对都市报的批评也越来越多,造成了读者又爱又恨,边骂边看的局面。这一问题的解决,或许我们可以从美国19世纪相当成功的大众化报刊《世界报》《新闻报》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度中国“风云记者”风云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记节前夕,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推出第二届中国记风云榜,央视《新闻调查》记张鸿勋、新华社驻加沙记周轶君、央视《经济半小时》记周人杰,《西安晚报》记黄亚平、《成都晚报》记傅艳、《辽沈晚报》记栾俊学、安徽《现代农村报》总编陈伟、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都市110台记程光,以及衡阳特大火灾中表现英勇的记四人组等榜上有名。2004年里,  相似文献   

15.
韩隽 《新闻知识》2004,(4):13-15
西安的报媒格局在全国颇有特点,最典型的便是不能以出身论英雄,最特殊的是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的垄断趋势。无论是梳理前况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态势,中心议题总绕不开一份自称“党的方面军”的《华商报》,其发展太快,势头过猛,成就了西安报纸市场的传奇神话,也在无意间影响了西安报界的跟风逐浪,使得近几年的西安报业一定程度上感性多于理性。但纵观西安市场,整个报纸发展格局并未完善,读群尚待细分和挖掘,现有报纸品种单一,广告放量也有一定潜力,各类报纸都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6.
每天下午6:20,西安市的很多家庭都将电视锁定西安一套,收视《直播西安》。这个时长40分钟的大型直播式新闻杂志型栏目创办于2003年7月18日。至今仅半年多时间。在西安这个拥有740万人口的西部大都市平均收视率已达29%,市场份额达到17.1%。《直播西安》栏目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把“三贴近”作为指导思想则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7.
肖雪 《今传媒》2006,(8X):38-39
近年来,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各报陆续设立新闻图片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目击”,《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纪实”等,《深圳特区报》在开办图片专版“数码传真”之外,还利用头版的左边栏设立了图片导读“图话新闻”。在这种新的报纸发展趋势下,《西安日报》的“视角”专版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董治顺 《传媒》2003,(2):30-30
最近,打开每天的《西安晚报》,常会被一篇篇报道所吸引,被一个个喜讯所鼓舞。这期间,《西安晚报》紧紧围绕全面实现小康这个目标,以把古城装扮得更美丽,让市民生活得更幸福,使游人客商感到更满意为出发点,精心策划,改革创新,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报道。这些报道,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印  相似文献   

19.
西安报业现状 西安报业目前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一枝独秀,整体畸形。”根据慧聪国际商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2001年上半年,《华商报》享有的广告数量,占到整个西安广告市场总量的49.84%;《西安晚报》占27.9%;《三秦都市报》占10.74%。《华商报》在两年之内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陕西报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包括读者、发行和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春天,尽管SARS病毒肆虐着中国大地,但阴霾总是遮不住阳光。2003年4月20日,我们迎来了《西安档案》创刊20周年纪念日,这的确是个可喜可贺的日子,是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20年风雨春秋,20年成败艰辛,岁月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今天,《西安档案》这颗档苑中的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果硕味香,挺立在档刊园的潮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