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察古今学者关于庄周乡贯里籍的论说,结合庄子时代的历史文化状况和《庄子》一书所反映的庄周事迹、文风等,进而作全面深入的辨析,最符合历史真实的是庄周为楚人说。  相似文献   

2.
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一壶酒赏给办事的人喝。人很多,一壶酒大家都来喝是不够的。一个人喝吧,谁肯相让。这时,有个叫慧的人站起来说:"我有个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看看怎么样?""还是慧聪明!这个建议好!"一个叫愚的人说。大家纷纷叫好。于是,画蛇开始了。画得最快的是慧,一转眼,他就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品尝。这时,他看看别人,谁都没画好。  相似文献   

3.
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待事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可以体现在个体,也可以体现在群体。楚人是黄帝之后与苗蛮融合而成的新兴民族,除了具有后来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性格以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气质。这种气质,概括起来,不妨称之为豪气、大气、义气和灵气。  相似文献   

4.
楚人的精神是广博而丰富的,既有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也有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更有着博采众长的吸收精神。这种精神一直传承到今天,引导着荆楚人民奋斗不息,推动着时代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尤海 《华章》2010,(27)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地处南夷的楚人尤其"信巫鬼,重淫祭".楚上层贵族的祭神、祭祖等活动在传世文献中多有描述,而近年出土的关于楚人祭祀的简帛记载了大量关于下层民众祭祀活动的信息,这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楚人祭祀活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7.
8.
史籍记载了几起典型的楚人复仇事件,其共同表象为君臣结怨,臣向君复仇。楚人借力复仇的方式与楚国特定的国情不无联系。楚人复仇的成功实施既得益于先秦时期大的政治气候与社会环境,也归因于楚人自身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9.
楚人偷渡     
春秋时期,楚国和宋国争霸。楚国人想要先发制人,对宋国发起突然袭击。不过要偷袭的话,必须要先渡过两国之间的澭水才行。为了偷渡澭水,楚国人想了个办法,事先派人逐段测量好澭水的深度,选择好了一处最浅的、方便行动的河段,并且做好了标志来引导军队从这里渡河。到了行动那天夜晚,楚国军队依照计划悄悄来到岸边,可是一下水才发现此地的水...  相似文献   

10.
11.
楚人的视感与审美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艺术造型符号体系不仅是上古楚人的化创造行为,而且还是楚人的视觉体验与审美心态的映射。楚人的视感与审美心态有如下特征:对运动美的神往;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和对特征部分的敏感;对色彩美的感情;对空间境界的拓展。上述特征是上古楚人视觉与心理选择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楚艺术造型符号的特殊旨趣。  相似文献   

12.
王云 《文学教育(上)》2008,(16):107-107
长期以来的习惯认识,甚至在编入教材以后,人教社的编者也认为《楚人隐形》讽刺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实这是错误的。笔者认为,《楚人隐形》不是讽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是嘲讽不联系实际、妄加猜测的人,告诉我们要联系实际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3.
《国语》记载了楚人关于治国的各种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楚人针对具体的人与事而阐述出来的。根据《国语》的相关记载,文章探讨了楚人的治国思想相关问题,包括与君权神授密切相关的天人相通思想、如何培养和教育君主以及太子成为合格治国者的思想、君主个人素质好坏与治理国家好坏之关系的思想、治理国家对高级官员的严格要求的思想、治理国家的人才应如何辨析的思想,以及在发动战争时国家应做怎样的准备的思想。这些丰富的治国思想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陈迹,但在今天对于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仍是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楚人的方位思想虽然在现有的历史文献中记载较少,但是通过近些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逐渐得到了一些较为详实且具有说服力的考古资料.楚人的方位思想中尤其是其崇“东”的观念,对楚国的社会秩序、墓葬制度、医疗卫生以及房屋建筑和都城布局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这种方位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又与其民族来源、思想信仰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研究楚人的方位思想观念对进一步认识楚文化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战国楚地玉器看楚人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渊源、生活方式等原因使得楚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与中原以及其他地域甚不相同。战国时期楚地玉器数量大,种类多,造型精美。无论是质地、器形还是纹饰图案都具有典型的楚地特色与风格。玉器的拟人化和象征性很好的表现了楚人崇尚自然、表达浪漫、追求真善美等审美特征。从中使我们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楚人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仅以楚国为例,饮食结构丰富多彩,烹调之法娴熟精良,盛食之器精致优雅,乃是楚人饮食文化的三大特色,它们为楚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彩的风姿。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的习惯认识,甚至在编入教材以后,人教社的编者也认为《楚人隐形》讽刺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实这是错误的。笔者认为,《楚人隐形》不是讽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是嘲讽不联系实际、妄加猜测  相似文献   

18.
刚跨入文明门槛的荆楚大地,先是生活着三苗、炎帝等始祖部落,其后降至西周,方国林立,氏族部落众多,除了汉阳诸姬之外,还有楚、巴、庸、麋、权、邓、扬越等众多方国。先秦之中华民族逐步走向融合,荆楚虽因地处蛮夷,但生活习俗与审美情趣,仍有自己的独有风味。文章归纳先秦楚人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主要有三方面:在个人外在喜好方面有尚左、喜赤,好高冠、喜佩戴,留长髯、好细腰等;在修身养生和交友等层面,强调重诺守信,饮食合于时令,喜楼榭好知音等;在家国情怀方面,则有爱国怀乡,尚武和恋祖的地区性格。  相似文献   

19.
关于《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从宗教文化环境,整理典籍的文化能力.特别是《山海经》中表现出来的战国时楚人特有的崇日、崇凤、尊帝俊等原始宗教意识看,《山海经》虽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其整理成书者当为楚人。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者多认为《九歌》中的《河伯》因祀河而产生。但其是否源于楚人祀河,却历来有争论。考订文献,楚人至少三次至河或涉河,并由楚"以祀代战"之宗教习惯,结合《左传》"楚人祀河"的记载而推定,楚人每至河必祀河神而求佑护,祀河神时必歌舞以娱之,因而产生了《河伯》。而切盼楚国强盛的屈原,对楚庄王为"问鼎中原"而胜晋祀河,与对蓝田大战楚惨败而失去"问鼎中原"能力之事件,同样刻骨铭心,故在整理《九歌》时特意将胜晋祀河产生的《河伯》,与祭祀蓝田大战楚军士亡灵而产生的《国殇》一同收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