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讯动态     
兵团142团场广播站采编人员戴启泰应《中国农垦》杂志编辑部邀请,8月28日赴广西桂林参加报道选题片会。在连队当了10多年农工的戴启泰,1980年初调到团广播站任采编以来,曾先后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军垦报社、石河子广播局等新闻单位进行新闻采编专业知识培训学习。8年来,他在完成团广播站编辑和采访任务的同时,刻苦学习新闻专业知识,积极向报社、电台等10多家新闻单位投稿470多篇,  相似文献   

2.
创优是新闻采编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年的新闻评比亦都格外重视在内容和形式上能创优的作品。我是从一个每年追求创优的记者走过来的,现在又连年担任浙江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委,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创优,我觉得感受很多,启示也很多。  相似文献   

3.
对一张报纸来说,精品是一件获奖作品,一个优秀的版面,还可以是一个出色的策划、一期亮丽的特刊。近年来,新疆塔城日报社坚持“贴近大众、服务群众、追求出众”办报理念,打造着一个又一个精品:首获中国新闻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画册式特刊新鲜出炉、“漫‘话’访惠聚”栏目获新疆新闻奖……笔者一直在采编一线,这一个个精品的打造都曾亲身参与,本文从新闻作品、新闻栏目、新闻版面、新闻策划四个方面浅谈如何打造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4.
许多刚到新闻媒体工作的采编人员往往感到无新闻可写,甚至有些工作了多年的编辑、记者也常常用固有的眼光来审视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抱怨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和角度,许多有价值的新闻题材擦肩而过。其实,社会生活中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笔者依据在党报工作了十几年的采编经历,结合在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山东省新闻奖、山东省地市报新闻奖等奖项中获奖的几篇新闻作品,谈谈捕捉新闻、挖掘题材、提炼主题的方法。“老树”也能开“新花”老的新闻题材还有没有挖掘的价值?“老树”还能不能开出“新花”?十几年的采编经历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  相似文献   

5.
用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改革新闻评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0年我国新闻史上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开始,到1991年规范整合为中国新闻奖,中国的新闻奖评选至今已走过了25年的风雨历程。其间,国家级新闻奖(含省级)评选在检验新闻报道实绩、引导新闻写作导向、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新闻改革等诸多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6.
5月2日,兵团召开了工交商建宣传报道座谈会。兵团工交局、商业局、工一师、物资局、基建局、农垦进出口公司、供销总公司六大口主管和宣传工作等的负责人以及新疆军垦报社的有关采编人员出席了会议。座谈会就加强工交商建等行业宣传报道以  相似文献   

7.
创优出精品,一直是湖南日报编辑部的中心任务,创优的理念已根植于从社长、总编辑到一般编辑记者的心底。《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这次能脱颖而出,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是几年来尤其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鼓励创优,实施"新闻精品工程"战略结出的硕果。题材求量求大湖南日报社编委会对新闻创优工作一直很重视。近些年来,在原来评季度优稿的基础上,设立了月度优稿奖、年度优稿奖、总编辑奖、当日鲜活新闻奖,基本上做到天  相似文献   

8.
新闻作品的创优,是新闻宣传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建设工程,创优作品的多寡,是衡量一个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国的新闻奖评选中,除抗洪、抗震等重大事件作品获奖外,往往拿大奖的一般都是国内几家大的新闻媒体和经济发达、改革步子迈得快、新闻资源多的省市。一般老少边穷省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发展步子慢,要想多出精品,获新闻大奖,有相当大的难度。每次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都要拿出少量三等奖,以照顾边远落后省区。就拿中国新闻奖为例,主管评选的领导在安排名额时就有特别关照:留出十个三等奖名额作为机动,专…  相似文献   

9.
宋清华 《青年记者》2017,(20):42-43
创优,顾名思义就是创作优秀作品.创优是新闻单位出精品、提素质、强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采编人员业务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在新媒体时代以“内容为王”占领制高点的重要武器.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把创优作为毕生的追求.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新闻创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题材、角度、后期制作等.简而言之,新闻创优,就是要强化创优意识,“走心”出佳作.本文从一些广播获奖作品谈谈新闻作品创优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1995年度的“新疆新闻奖”评选中,我和弘翌采写的通讯《为了人民的安宁》(见《新疆军垦报》1995年6月13日一版),荣获了本年度自治区报纸系统惟一一篇“特别奖”,在此前的兵团好新闻评选中也获得“特别奖”,专家和领导均给予很高的评价。这篇作品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也使我们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从1986年以来,我先后有11篇作品荣获河南省好新闻奖,有20多篇作品获濮阳市广播好新闻奖。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我体会到,增强创优意识,是写出好新闻的关键一环。 所谓创优意识,简言之,就是在采写新闻中,要有从自己手里出好稿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要出好稿,就要了解好稿的基本特点。我觉得好稿一般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题重大,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二是题材  相似文献   

12.
王存政,汉族, 36岁,现任兵团日报总编室主任、编委、主任记者。  王存政 1984年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上雪山、穿戈壁、越沙海、进草原,采写了大量体现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新闻作品。其中,两件通讯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4件消息、通讯、言论作品分获新疆新闻奖(新疆好新闻)一、二、三等奖, 30余件作品分获全国地市报、全国农民报、全国企业报好新闻及兵团新闻奖一、二、三等奖。  1995年获首届“新疆二十佳新闻工作者 ”荣誉称号; 1993年和 1999年分别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授予“兵团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阐述的"创优意识",主要是指中国地市报人深入思考、精心采写,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的"创新意识"。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是许多地市报人,特别是中、青年新闻采编人员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人进行,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创优意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记者秀子报道:由新疆新闻学会主办的第四届新疆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于3月15日在乌鲁木齐揭晓。 30余家报纸推荐的近200件汉、维吾尔文作品参评,共评出一等奖17件、二等奖28件(包括专栏、版面)、三等奖56件(包括专栏、版面),其中汉文一等奖作品的得主者是新疆军垦报梁彤瑾的《兵团情结》、新疆日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每年接到新闻评奖通知后,媒体与采编人员都会认真准备,精心挑选,全力推出精品之作,可有些媒体自认为撒出去的是金色种子,收回来的却是失望与惆怅.这是为什么呢?据笔者多次参加中国广播奖、中国新闻奖和省、地、市各类新闻奖的评比中发现,要想使你的稿件在初评、复评、定评中一路绿灯,最终获奖,解决好以下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兵团日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党委机关报,初名《生产战线》,后更名《新疆生产战线报》、《军垦战报》、《新疆军垦》,1991年1月1日再次更名为《新疆军垦报》,1998年1月1日改刊为日报并更名为《兵团日报》至今,目前《兵团日报》用汉文和维吾尔文两种文字出版。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从中国新闻奖评选到各省市新闻奖评选,现在全国每年都有很多新闻奖评选活动。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新闻奖评选对于激励新闻工作者、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新闻创优经验和分析“安徽电视新闻奖”获奖作品,浅析电视新闻评优作品应具备的要素,旨在激发同仁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8.
那世钢 《视听纵横》2005,(2):105-106
台州人民广播电台于1999年9月9日开播,五年来坚持狠抓创优出精品,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广播长消息《民工拿多少工资不再是老板说了算》在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三等奖。在已评定的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中,第一次有台州广播的声音回响。同时,在浙江好新闻评奖上,不仅打破了一等奖零的记录,而且获奖面扩大。仅2003年度就获得省级新闻奖一等奖2件;  相似文献   

19.
创作新闻精品就好像是沙里淘金。如果我们想避开繁重的劳动,异想天开地想从一筒沙子中淘出一筒金子,那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广播电视新闻的创优必须依靠全体电视人的不懈努力。也就是说,平常的新闻节目水平不高,很难有脱颖而出的精品;而在日常的新闻节目中,如果注重地方受众的需求,讲究采编方法方式,久而久之,精品自然而成。  相似文献   

20.
马雪腾 《新闻实践》2013,(10):30-33
核心阅读:近年来嘉兴广播电视集团大力实施新闻创优战略,始终把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作为提升新闻报道力、提高采编人员素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本文对嘉广集团以"走转改"推进新闻创优的实践进行了理论式梳理,力求使广电媒体能以更多的脚步走基层,更大的毅力转作风,更久的坚守改文风,更完善的机制创精品,推进"走转改"和新闻创优走上制度化的科学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