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而这正是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那么,如何将“问题解决”运用于生物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正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宗旨,也是同建构主义理念完全吻合的原则。那么,如何将“问题解决”运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3.
解决问题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分析、操作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这一教育功能有别于传统应用题类型教学以及机械解题训练.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教材在编写上将解决问题分散在“数与代数”等各个领域中.突出了问题背景的真实性、解决方法的指导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实行变革。怎样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呢?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为改变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现象,生成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实施生成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无效生成或无引领的生成等现象。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让“生成”走向“有效”呢?下面以“方程的意义”为例,谈谈在教学预设与生成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一切学生,要为开发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提供可能.新课程理念又表明,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学生知识,而是为了教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说要注重学习过程,突出能力的培养.探索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在当今竭力提倡素质教育,推崇“问题解决”的课程改革潮流中,探索能力的有意识的培养是极具价值的.那么,如何在构建必需基础的同时,以数学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蒋秀云 《成才之路》2013,(28):15-15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接一个问题的出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确定“四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能”,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该如何培养“问题学生”呢?这里的“问题学生”不是有问题、不正常的学生,而是指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就能不断地从提问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时代英才。这也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做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预设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为了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和富有成效性。科学预设,是解决教学问题、发现教学规律及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只有科学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和高效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预设具有科学性呢?我以为,应做到“四关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把以前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订为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为什么新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也列人数学教学目标中呢?其实这样安排与提法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凸显以思考与探索为核心的“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走向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情景中的问题结果.使问题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种活动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数学活动过程。实践中数学课堂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新模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0.
“问题——小组”培训模式是厦门“十五”期间为提高校长培训质量,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而构建的以参训校长为中心、基于问题解决的校长提高培训模式。在实施这种新的培训模式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项对策: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具有相关科研知识和技能;有硬件和软件的保障;做好自主学习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石清飒 《小学生》2011,(3):34-35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要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观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今天,应该说这种理念也已经耳熟能详,在职的教师没有一个不知道的。然而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去问题教学,并不是教师们不愿意把新课程理念付诸实践,而是不知如何实施。那么怎样让课堂充满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2.
匈牙利的一位数学家认为:数学教学的“四步法”一是弄清问题,二是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问题解决,四是反思。此“四步法”洞其实质是要求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为什么可以这样解决哪些问题也可以这样解决?等等。我们在“四步法”课堂教学中往往停留在前几个环节上,容易忽视“反思”环节,由此导致好多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做了大量习题,却不会解决问题,学习效率低下。如果加强学习反思环节的互动指导,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的由来与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界的数学教师协会提出了“以问题解决为学校教育中心”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高中新课程改革,历史科需要改什么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搞堆砌,而是实实在在需要落实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郭红 《天津教育》2007,(9):48-4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如何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对每一位教师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下开展“问题教学”呢? 一、引入问题——巧妙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引入的问题应力争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创设一些新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解决好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呢?1查找问题着力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现有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什么地方呢?素质教育是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领域里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是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以“三个面向”的科学教育思想,作为堂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自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曾多次观摩过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示范课,这些课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师生互动较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细细研究,却发现其中的许多课只是添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给人留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象,而实际上这些课仍以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为主,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仍是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教育的本原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样的历史课堂能促进人的发展吗?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问题解决已作为新课程月标的重要内容,并把问题解决赋予更新层次的内容,同时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关于“数学思考”、形成学生问题意识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由于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虽然也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作重要目标来看待,但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问题的设计上存在着单一化、程序化、封闭化等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不再把应用题单独列章节编排,而是穿插在各个领域中,其形式主要表现为“解决问题”。由于有的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到位,在解决问题教学时存在许多困惑与问题,造成“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效率偏低。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不断去探究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教不只是教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知识、思维、情感相辅相成地有机融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整体实现三维目标,我们须将“知识传授”的课堂转向“问题解决”的课堂。面对上海版《数学》五年级“可能性”教学的第一课时,如何实现这样一种转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