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优俊 《初中生》2013,(17):10-14
【表达交流】作文本发下来了,陈秋洁急忙将它打开。上一次作文,她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习惯于低头走路的她,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扫除自卑,勇敢地抬起了头。当陈秋洁翻到这篇作文时,只见文后有老师娟秀的笔迹:"故事写得非常详细,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若能在叙事过程中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抒发出  相似文献   

2.
不可靠叙述,是叙述学最关键的问题,有关问题却辩论了60年没有辨清.其中最令人困惑的,是“事实性”叙述(历史、新闻、广告、预言等)能不能不可靠?叙述不可靠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意义与道德上的距离,而不是叙述与“客观事实”的距离.隐含作者是作者人格的替代,而事实性叙述的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人格合一.因此,事实性叙述只可能不真实,或不可信,却不可能“不可靠”.这是符号修辞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下高中生写作记叙文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主动设计的理念,往往是短暂的审题后,凭借脑海中的所谓写作"冲动"或刹那的"灵感",倚马可待,一挥而就。自鸣得意之后面对老师的评语和低分傻了眼。有些固然是因为选材、语言的原因,但是对于大部分高中生而言,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其主要问题在更深层次的写作理念上。本文就结合具体文例,谈谈高中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应该树立的"四向"写作理念。一、开篇点题向"明"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曾经在其高考作文专题讲座中讲过,记叙文写作要像"二锅头",不要像"碧螺春"。二锅头不  相似文献   

4.
卢亮 《语文天地》2012,(19):7-8
文似看山不喜平。相对于初中记叙文只需要文通句顺,将记叙的事件交待清楚,将人物情感直接传达出来,将人物形象的某一面展现出来,高中记叙文写作在叙述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叙述上要有所设计,弥补平铺直叙带来的平淡乏味;在表达情感上要更加委婉含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写作,既可以侧重写人,也可以侧重写事,侧重写人的即写人记叙文。写人记叙文中,事件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凸显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具体的写人记叙文中,要引导学生从"四个特定"方面去构设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一、特定的环境营造氛围在记叙文写作中,环境描写往往能营造一定的氛围,特定的环境描写还带有特殊的含义,使得人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韦恩.C布思所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对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爱弥儿》中"隐含作者"的叙述伦理进行剖析。笔者认为《爱弥儿》中"隐含作者"至少有两个,一个是爱弥儿的老师,即是作品中的"我",另一个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变换身份以及和社会环境互动来表达其内心对自由、平等社会的渴求,也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政治力量和宗教力量对封建旧制度的痛恨和希望迫切推翻其统治的愿望的叙述目的。  相似文献   

7.
作文中,在记叙一件事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叙述事件本身,而要提炼出该事件背后的某种意义,进而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某种感受或启发。这是对文章主题的一种升华,其作用相当于"画龙"之后的"点睛’"。但近来发现,许多同学在写记叙文时有滥用"点睛"的现象,每每"升华"之后才算结篇",点睛"之后才能尽兴。提炼事件中的意义是应该的,对文章主题的升华也是必需的,"画龙"之后的"点睛"很有必  相似文献   

8.
杨亚莉 《课外阅读》2011,(9):313-314
记叙文因其线索清晰,文笔明快成为学生考试时的首选之作,然而从历年考试来看虽然有不少考生选写记叙文,但写作状况不理想。怎样才能把这一常见文章体裁写得精彩?“五个一”记叙文作文法给学生一个可操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题设计]请以"每天,我从这里路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思路点拨]这是一道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题目。题中"我从这里路过"规定了事件发生的地点与范围;题中还强调了"每天",将其置于整句之首,是为了说明"我"对事件的发生环境的熟悉,至于所记事件的选择较为自由,可以是正面的,也可是反面的。"我"可以是参与者,也可以是旁观者,但全文必须以第一人称叙述。下面提供几种思路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0,(7):17-18
阅读的过程是品味、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对文章的描写和抒情更需要细细地品味。如果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阅读再多的书也不会得到提高。那么怎样品味故事中的描写和抒情呢?还是看看悦读姐姐给我们出的主意吧。  相似文献   

11.
一技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本的一类,这种文体的训练目的在于通过描写人物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写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来描写人物,把人物写真、写活,使之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2.
以师生问答的形式探究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写作技巧,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初中的“问题生成评价课”应该有初中的特点,如何保证一节“问题生成评价课”的成功,我们结合初中二年级语文《春酒》一课来谈谈。首先,上好“问题生成评价课”的前提是要做好深度预习“有效教学”讲究“功在课前”,没有学生的课外或在“问题发现课”上进行深度预习,就达不到在“问题生成课”上生成有价值问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如果从美国的东海岸乘飞机来到北京,那么他下飞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整他的手表,因为北京与美国有时差。这是两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必然现象。你是否意识到,在我们写作文时同样也存在着"时差"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尼克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故事的叙述者。本文从叙事学理论出发,在事实报道、价值判断和知识感知三个不同层面探讨尼克叙述的可靠性。本文分析发现,尼克叙述的可靠性在故事进程中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叙述者、文本呈现、隐含作者和读者阐释之间的循环互动中挖掘尼克不可靠叙述的遥深蕴意。  相似文献   

16.
近日,山东省沂南县依汶镇朱家里庄中心小学和四川省盐亭县柏梓镇中心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开展了鲁川队员手拉手,争当‘四个好少年'系列活动。两所学校把争当四个好少年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开展了我的行为上档次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乔姆斯基与哈里斯的师生关系出发,重点阐明哈里斯与乔姆斯基语言研究的根本差异性.其研究的差异性既体现在两者表面相似的观点和概念上,也体现在两者语言研究的不同认识论基础,对语言属性的理解,对语言研究目标及方法的不同看法等.  相似文献   

18.
解读叙事性文学作品时.人们往往只关注主要人物形象身上所蕴含的意旨。而对次要人物尤其是作者三笔两笔点染的闲笔人物多有忽视。殊不知。在这些人物尤其是对他们的一些细节性描写上。寄寓着作者深刻而幽微的意旨。在一些以批判揭露为主调的作品中,作家常常引入涉世未深的儿童,作为成人世界的参照系,寄寓作者对理想未来的渴望与期盼.充满着深沉的现实关怀。这意蕴,是处于对立面的主人公所无法传达的。笔者以中学教材中的几篇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细节不成文,这是记叙文写作的一条铁律。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让文章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真实感和表现力。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刻画、提高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用关于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不同教学课例来进行分析,主要就三堂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思路及特征略作概述,以便在比较中探求更为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的三个“不喜欢” 对于中华文化的记忆,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所谓横向,也就是摆脱历史顺序,从逻辑上来感悟中华文化的光荣和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