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付春苗 《今传媒》2012,(10):74-75
大型口述体文献纪录片《大鲁艺》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引起强烈反响。该片以百位平均90高龄的耄耋老人深情口述为线,真实再现了难忘的延安岁月,生动反映了延安鲁艺的成立、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从传播理念和创作特点上对该片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于5月19日开始至26日,短短的一周之内,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综艺频道、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陕西卫视,八个轮次联动播出.该片以口述历史的纪录方式,对百位平均年龄90岁的老一辈文学艺术家进行抢救式采访拍摄,全面准确地阐释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也成为口述体文献纪录片创作新高度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 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于5月19日-22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综艺频道、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陕西电视台六个频道陆续联动播出.该片以口述历史的纪录方式,对近百位平均年龄90岁鲁艺老一辈文学艺术家进行抢救式采访拍摄,节目声情并茂,包含实践热度、生活温度、情感深度和理论高度,全面准确地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下简称"《讲话》")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秦扬 《视听界》2013,(4):101-102
2012年,扬州广播电视总台创作的纪录片《东关的声音》获得了2011年度江苏省彩虹奖一等奖和第28届江苏省电视金凤凰奖一等奖。该片通过记录居住在扬州东关街上的一对盲人夫妻杨大根和朱元凤的日常生活,传达出真挚的人生情感,见证了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保护方面的价值。本片的创作过程引发了我们对纪录片本体以及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长力 《传媒》2018,(10):8-10
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动画精神饱满、创作繁荣、稳步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扶持引导下,全行业凝心聚力,精心创作了《梦娃》《翻开这一页(三)》等 "迎接十九大"动画片,受到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由总局牵头组织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深入开展,国内重点动漫机构和国内外专家积极参与,精心创作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神话故事》等一批深刻反映民族精神的动漫作品.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全国70余所高校动画专业师生和60余家动画企业创作人才参与创作,创作出《美在心灵》《圆梦》《文明以礼》《蒲公英的细语》等100多部展现真善美、充满感染力的优秀创意和作品,青年动画人才队伍表现出可喜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电视片《走进澳门》为蓝本,详细论述了本片在风格个性化、创作情感化、蒙太奇旋律化、声音多元化四方面的独创性,阐述了在城市系列纪录片创作中个性化操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5,(1):4
"延河恋·黄海情"第二季《走进春天》201 5新年电视文艺晚会,是盐城广播电视台和延安广播电视台战略合作的系列品牌之一,2014年12月31日晚通过卫星在盐城、延安两地全媒体同步直播,整台晚会以延安鲁艺、华中鲁艺辉煌艺术成就为主线,既呈现耳熟能详的经典颂歌,又展示直抵心灵的新创作品。  相似文献   

8.
大型理论电视专题片《沧桑正道——科学发展观纵横谈》是江西电视台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广电局领导策划组织下拍摄的一部重点理论片。该片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电视力作。专家们认为,《沧桑正道》这部专题片以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锐性把握了时代脉搏,适时、准确、生动、形象地宣传了科学发展观.为普及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了贡献。作为本片的总编导.我想在这里谈谈《沧桑正道》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9.
论纪实     
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刻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朱羽君教授以《屏幕上的革命》为题进行过述论,随后,《望长城》的总导演刘效札又与军事记者冷冶夫合作,写了一篇《纪实论》,以纪实的标准对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播出的2000部纪录片进行了总结.一时间,“纪实”的狂澜席卷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电视台.一些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言必称“纪实”,创作必模仿“纪实”,而不论自己是否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认识了“纪实”.更有甚者,一些编辑记者将“纪实”作为一种时髦去追去赶,不顾题材、内容是否合适.一律以“纪实”为准,还有一些人更以‘”本片无一句解说”为荣耀,将创作手段作为创作目的去追求,造成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本末倒置.针对目前情况,笔者欲就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纪实”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18届上海电视节上,央视拍摄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大鲁艺》、《春晚》等纪录片,在海外签出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同单子,销售额比去年增加50%,其中《舌尖上的中国》已飙升到1分钟1万元的顶级价格。  相似文献   

11.
大型纪录片《春晚》一共5集,每集时长48分钟,于2012年1月23日至27日(正月初一至初五)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本片以2012年央视"春晚"为切入点,跟踪拍摄"春晚"的创作过程,同时穿插30年来"春晚"的  相似文献   

12.
在22集电视连续剧《张学良》的审片会上,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致称赞《张学良》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山东美术出版社邀请了全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从中华童谣当中选出200首精品,历时一年,在全国11个省市15个活动中心、少年宫和小学,组织近千人创作了近5000幅儿童画,然后聘请杨景芝等著名儿童画专家进行精选,出版了《童谣童画》大型画册,受到各...  相似文献   

14.
卢林 《记者摇篮》2006,(1):37-37
电视纪录片《勿忘九·一八》荣获中国电视第十届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回顾摄制历程,我作为制片人和编辑,深深感到编导者独具匠心的创作是发源于艺术积累和创作思索,从这部片子所运用的首尾两座纪念碑的结构设置,可略见一斑。这部纪录片开篇第一组镜头和结尾的最后一组镜头都是纪念碑,两个纪念碑,是本片很独特的构思,它为本片的前后呼应和情感对比起到了突出的艺术效果,因为这两个纪念碑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容,更因为这两座纪念碑都是由日本人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本片开篇的纪念碑,是1932年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沈阳市中心设立的,叫…  相似文献   

15.
影片推荐     
》1.《圣诞蛋糕》本片赢得法国电影界最高荣誉恺撇奖4项提名,受邀成为今年金马奖国际影展观摩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复杂的爱情故事,《纽约时报》的评论是:温馨动人,再讨厌过圣诞节的人也会爱上本片。  相似文献   

16.
《超级工程》是央视2012年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它聚焦国内五大重点尖端科技工程,将那些建筑过程中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全片共分为五集,《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这些是我国工程历史上可圈可点的杰作。2012年9月24日首播以来,该片受到了诸多褒奖和赞扬,同时也有很多非议和批评。较为集中的意见,认为本片仅仅是展现了伟大工程现场的视觉奇观,缺乏对于更为深远的民族情怀的表达,无法引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4,(30):12-12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制作前,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了以专家和作家相结合的编剧团队,以3年时间创作了60万字剧本.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超过一万张。  相似文献   

18.
杨铮 《传媒》2021,(11)
2021年正值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过去一年,电视剧创作发生了显著变化,全行业摆脱盲目依靠资本带来的影响,回归创作初心,精品创作成为全行业共识,主题主线更加清晰、突出,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尤其近一个时期以来,《在一起》《跨过鸭绿江》《装台》《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一批优秀电视剧作品集中播出,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专家的认可和中央领导的肯定.此类剧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提振了行业信心,成为今后创作的标杆.这批优秀电视剧是新时代广大电视剧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生动案例,也是电视剧创作管理模式创新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书史,如同中国历史,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中国书籍发展的历史,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联合摄制了《中国古代书籍史》的电视教学片。本片通过北京图书馆历年来珍藏的有关资料和文物,对中国书籍的生产材料、装帧形制及书籍內容的演变和发展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內容包括:文字的产生、初期书籍的产生、正规书籍的产生、中国古籍的装订修补技术。本片不仅可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黄小飞 《今传媒》2013,(4):84-85,95
大型电视纪录片《敦煌》在叙事上将真实再现手法从以前作为辅助叙事的手法变成了主要的叙事线索之一,这让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叙事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创新,但是这种创新似乎还没有成熟,编导在控制本片的文化性和故事性之间的平衡上仍然还有一定的缺陷,本文通过对《敦煌》中的真实再现手法的探析来挖掘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从而寄希望于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更成熟地运用真实再现这一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