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让不到l岁的孩子开始认字,两岁的孩子背唐诗,3岁的孩子学外语,4岁的孩子学钢琴……不顾孩子年龄待征和能力发展水平,任意实施超前智力开发,尽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早“起跑”。这样,就使肩膀还很稚嫩的孩子,过早地背上了生活的“十字架”,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还没有正式开始就提前结束了。这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也打乱了孩子身心发展的顺序,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盐铁论》)②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请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近期,《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接连刊登了《做副校长更难》和《副校长有那么难做吗》等几篇文章,笔者读了感触颇深,许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也来凑个热闹,谈谈正、副校长难做之事。  相似文献   

4.
古双存 《广东教育》2013,(10):24-26
【案例介绍】爱笑的男孩小建失去了母亲。听说他母亲去得异常惨烈:与丈夫吵架,冲出马路,被迎面而来的大货车撞飞。肇事货车非但没停下,反而加大油门拼命逃窜,丧心病狂地再次碾过小建母亲的身躯,可怜的她身首异处。后面追赶的丈夫目眦欲裂,却毫无办法。第二天我赫然看见小建好端端地坐在教室里。奇怪的是发生如此不幸,他竟像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并且还大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山珍海味离不开盐”。的确,再好吃的东西离开了盐也就显得无味了。粱代名医陶弘景说:“五味之中,唯此(盐)不可缺。”可见,食盐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烹饪的角度看,食盐则为五味之主,味中之王。无论是煮、调、炒、煎,都离不开盐。这是因为盐溶液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它不但能提出各种原料中固有的鲜味,而且有解腻、除膻、去腥的作用。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盐。食盐,即氯化钠,它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一个正常人的体内,大约需要保持100克左右的钠。人通过出汗、排尿会不断排泄掉一部分钠,因…  相似文献   

6.
付康 《教书育人》2002,(1):46-47
俗话说:“山珍海味离不开盐”。的确,再好吃的东西离开了盐也就显得无味了。粱代名医陶弘景说:“五味之中,唯此(盐)不可缺。”可见,食盐在人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烹饪的角度看,食盐则为五味之主,味中之王。无论是煮、调、炒、煎,都离不开盐。这是因为盐溶液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它不但能提出各种原料中固有的鲜味,而且有解腻、除膻、去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读了赵崎老师《历史教学不可想当然》(《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1—2期)一文,笔者感到类似“想当然”的现象在中学历史教师中还比较普遍,应当引起注意。如最近新安县举办2009年中学历史教学优质课大赛,总体来看,中学历史教师的课改意识比较强,应用了多种新的教学方法。但是,部分教师在知识讲授方面发挥过度,表达随意,出现了一些“硬伤”,犯了“想当然”的毛病。  相似文献   

8.
9.
摄影艺术家,如果承认自己从事艺术创作,就应该承认意境也是摄影艺术的灵魂!意境是摄影界谈论日趋广泛而又难以把握的美学概念。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所著的《诗格》中。王维是唐代的大诗人,又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鼻祖,人们欣赏他的诗作和画作时,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诗中的“画”——境(空间概念)和画中的“诗”——意(意趣、意兴)彼此相隐相含而又相互表现。吟诗,如入画境;赏画,得到诗的意趣。对这种不能言传,只有神会;虽然无形,实则存在的美学概念,起初称为真境,继而称为诗境,最后称为意境以延续至…  相似文献   

10.
《天津教育》一九七七年第七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谈“非……不可”与“如何不如何两可”》的文章。我们觉得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一般常见的现代汉语的语言形式,应当怎样合理地予以解释,正确地运用;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也”字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是一个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有时作助词,有时作副词,人们在阅读中几乎忽视它的存在。可当我们细细品味和咀嚼不同句子中的“也”字时,就会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常用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相似文献   

12.
也谈“一目未瞑”黑龙江同江市一中于祥龙高中语文第六册收袁枚《祭妹文》,其中“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这句话,人教社教参译为:“四肢还温热,一只眼睛还没有闭,你还在挣扎着不死等我啊!”教学中,当我讲到这里时,学生不解,有的摇头晃脑,有的交头...  相似文献   

13.
翻译难,谈翻译理论更难。每当一种新的论点出现,有欢呼喝彩者,也有围攻诘难者,皆因翻译是个涉及作者、译者、原文、译文、读者、时代、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工作。某些理论因其能概括翻译的一些性质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因而得到肯定。但所谓按下葫芦又起了瓢,翻译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不是一种理论就能说得清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也就有所难免,争议是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争鸣出真知,正是由于许多翻译家和理论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翻译理论才能更完善,实践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眼下,我国翻译界中的争论热点是等值问题,这一理论引自西方翻译论著,其重要论述者有Nida,Catford和Newmark等人。许多大家已经就这个问题发表过见解,我也愿不揣浅陋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对等值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先驱论坛》网站2009年1月4日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人相信,只要小时候教育得当,任何孩子都是上美国常春藤名校的料子。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家庭都在关心一件事:如何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美国一流学府。如果苟子在天有灵,现在一定是他最得意的时候,因为大多数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许多家长体会到了望子成龙的巨大压力,劝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重视子女学习的程度,真是前所未有。然而,态度真的可以决定一切吗?网站的文章不无忧虑地指出,  相似文献   

15.
这是某省1995年中考试卷上的一道计算题,原题内容是:在空气中重765牛的铁锚,沉在江面下30米深处,要将此铁锚匀速拉出水面,至少需要做多少功?不计铁锚在运动中所受水的阴力,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在一个县级市的随机抽样统计中,该题得分率仅为4.3%,这不仅反映出同学剖析综合计算题的能力低下,而且应用知识的应变能力也很差.因力其中不算浮力,直接机械地硬套功的公式的错误解答试卷,竟占全团试卷的51.8%.这样的错解大体如下:由功的公式得:W=Fs=Gh=765牛×30米=22950焦…  相似文献   

16.
赵发业 《青海教育》2008,(11):55-55
时光飞逝,处在竞争目趋激烈的现代化社会,由中国国情出发而产生的“独生子女”群体越来越庞大,在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其好胜、霸道、自私、娇气、以自己为中心,别说是得理即便是无理也得让着的“小皇帝”、“小公主”的性格。若不及早进行教育纠正,那么21世纪的建设者将是一群势不两立、唯我独尊的分散体。中华民族的未来将不敢展望。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18.
<正>陶渊明所处时代距今已一千五百余年,其作品经多方转写刊刻,版本众多,讹误亦多,例如《桃花源记》中“欣然规(一作‘亲’)往”,绍兴本、李注本等采用“亲往”,毛扆、王应奎等则主张“规往”,“规”“亲”之争,莫衷一是。汲古阁毛扆直言,“如《桃花源记》中‘闻之欣然规往’,今时本误作‘亲’,谬甚。”袁行霈在《陶渊明集笺注》中勘误,“规:绍兴本、李注本作‘亲’,非是。”两人均一言定论,为何“谬甚”“非是”,却未作详解。“谬甚”“非是”语气确凿,显然他们认为这是无需说明的谬误。本文将从语法分析、事实层面和小说修辞三个方面分析异文“欣然规(一作‘亲’)往”,对“谬甚”“非是”作详细的批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其中“绝对零度不可达到”被列入了考试范围 ,如何进行这一课题的教学就成了同仁们探讨的一个议题 .要妥善处理好这节课的教学 ,首先教师得对“绝对零度不可达到”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不然在教学中会犯科学性错误 .笔者仔细阅读了本刊 2 0 0 3年第 6期所载《如何进行“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的教学》一文 ,觉得其中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该文作者从分子动理论出发 ,经过一系列的推论后指出 :“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与温度成正比 ,由此通过画压强—温度图线 ,它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故而得出当温度为绝对0K ,气体的压强也为零 .而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它取决于分子的密集程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由于气体体积不变 ,一定质量气体的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 ,这样气体的压强为零 ,就只有气体的平均动能为零 ,这样就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永不停息相矛盾 ,因此‘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看似逻辑严密 ,实则作者不经意间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 :众所周知 ,“压强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的关系只适用于一般气体在温度不太低 ,压强不太大的...  相似文献   

20.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他做了现场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了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