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比较注重从“社会”而忽略从“家庭”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为“家庭”在中国文化及其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中国现代家庭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网罟与中国文化的凝固力;二是高尚的淑女与中国文化的惰性;三是寡妇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变态母爱;四是少者形象与中国文化的老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家庭大小”、“女性形象”、“男性地位”三个方面论述了部分现代川籍作家“家庭小说”的创作特色。笔者认为巴金关注“大家庭”,反思儒家文化,其他川籍作家多写“小家庭”,反映出巴蜀地域、巴蜀文化的特性,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岭南学表述特征所折射的审美意识,既反映了本土化的传统命运,又反映在审美视界与艺术维度的自我建构上。从这一角度去考察,就能够为岭南学在深化化特性,增强艺术感染力,扩大影响方面提供基础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意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的意蕴是丰富多样的,并自在一个系统,其基本的意蕴有历史的,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宗教的,人生的,美感的几类,一种意蕴或几种意蕴的综合在作品的意蕴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就成为作品的主题。而主题又应该作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主题实际是“母题”,狭义的主题是指具体作品中的核心意蕴,母题是永恒的,通常所说的主题则是历史的,具体的,个别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的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文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变革、学校管理和学生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和鲜明的教育作用。传统教师文化存在的局限性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推行,也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步。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文化新的意蕴,需要在原有教师文化的基础上增加和丰富其内容,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叶,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文学寻根的热潮。出现了大量以初民或少数民族以及中国落后农村的民俗风情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心理,也为我们研究现代文明、观照历史文化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本考察了在中国学史中,琴的意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出不同时代学中琴的不同风范。  相似文献   

8.
文化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一个伟大的创新,葛兰西认为,在西方夺取文化领导权是夺取政治权力的先决条件,而文化领导权的实现要实行“阵地战”,其依靠力量是有机知识分子。今日世界之局势较葛兰西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却从未停止过,掌握文化领导权对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理应在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品味经典,在文学经典作品的浸润下探寻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羿神话在先秦典籍中呈现为丰富、多义的形态,然而到了明清时期,羿的形象与故事再未被创造性发挥,只表现为上射九日的伟绩或代夏自立的恶行;而作家所持态度也异常鲜明,对前者褒颂赞扬,对后者嫌厌批判.这一方面使羿神话被定型化,在历代人的口耳相传中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却也严重制约了羿神话向文学移位时的多向展演空间.  相似文献   

11.
余玲 《林区教学》2021,(2):101-103
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基于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和现实需求.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由于面对深刻的社会转型与空前的民族危机,因此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作品数量十分丰富,这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和重要内涵.论述现代文学课程中家国情怀表现最突出的现代启蒙思潮、五四诗歌创作以及抗战文学,旨在更充分地利用...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的时尚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为例,分析了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被时尚解读的原因及意义,对文学经典的当下命运究竟能走多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海外汉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影响的经验教训,这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2004年的主要进展表现在:历史意识愈加清醒;台港文学被自觉地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范畴;通俗文学研究在争鸣中向前推进;寻绎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化、外国文学的联系,翻译文学的价值愈益看重;经典重读多有收获;现代文学的史料学、文献学问题得到认真关注;文化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学风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百年中国文学”并不仅是时间概念,而且是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史概念,它以其整体的视界,“一览众山小”的气度,突现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这无异是一项革命性举措,把当代文学置于百年中国文学视野去研究,是一种艰难的整合,除《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少数几种论著较令人满意外,有份量的,经得起时间沉淀的著作还是太少,今后如要编写新的文学史,寻求突破性的进展,仍必须把更新文学史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此外,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再次,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文化层面上的融合。还应倡导扎实,严谨的学风,强调学术论著撰写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回溯台湾文学重返祖国文坛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纳入台湾文学的历史变化入手,围绕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整体形态之一部分的台湾文学,在深层观念背景和两岸现实关系的复杂变动中所经历的多方面影响,展开细致辨析和深入反思,进而论证指出,在"一国两制"的政治构想基础之上,寻求建立一个足以全面超越和包容两岸文学、文化现实隔阂及差异的统一国家的价值认同模式,在文学观念实践中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受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影响,大学语文中的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建立一种宏观的标准和模式,即应该着重对现代文学"人"的建构的成就进行分析和总结。而具体的诠释应该分别地着力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文学形式和现代文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烹食(烹饪和饮食)词汇在汉语词汇宝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词大都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化意义。由于比喻和人们丰富的联想,使得烹食过程中的器具(锅碗瓢盆)、材料(菜米油盐)、方法(烹炒吃喝)等可根据形貌、性状和用途等引申出“大锅饭”“、豆腐渣”“、捞油水”“、炒鱿鱼”等具有文化意义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8.
按照学科分类,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二级学科”。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这个二级学科里面的两个不同方向,其学科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时间限度(发生学)问题;二是学科的经典指认;三是学科话语等。目的不仅在于寻找二者之间的不同,而且在于探讨其学科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教学角度,谈同济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近几年来不但尝试打通大陆与台、港、澳,也尝试着打通中国与世界,尤其尝试着用比较的方法,沟通整个华文文学从题材、风格到价值的联系,以试图复活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与现实,并从一切可能性上找到形式与精神的互补,以寻找和创造前所未有的大华文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