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如何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五四"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甲申文化宣言>,其显主题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问题,隐主题是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即有建设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问题.从文化心理来看,这三次文化宣言展现的是中国文化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到真正确立"文化自信"的复杂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面对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高职院(校)长领导力水平的高低成为高职院校能否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创造新辉煌的关键。新常态下,高职院(校)长领导能力包括对学校文化塑造的能力、战略规划的前瞻能力、现代大学的管理能力、资源整合协调的能力等四个方面。高职院(校)长提升领导能力可以通过明确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素质、关注政策环境、加强团队协作四个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企业文化责任已然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从信仰视域来看,企业文化责任包括两个方面:把本国民众的信仰和价值理念推向全世界以及把全人类的"信仰共识"、"文化共识"、"价值共识"引入国内,丰富发展国人的信仰体系.作为优秀民族企业的代表,五粮液公司的企业文化责任就涵盖"走出去"与"引进来"两个方面.伴随着五粮液越来越多的这种交往,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将会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92-93
“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活动”(简称“比武”)自2011年起连续进行5年,意在把专业建设的计划方案、实施举措落实到每一个教师,推进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培养知识型发展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傩公傩母从由人装扮到作为神偶加以供祀,且成为西南各地区、各民族中普遍的神灵信仰,其文化表现形态的跃迁,体现了一个不断层累的文化结果。其内在的文化演进逻辑,可分为"圣化"与"普化"两个发展层次。其中,"圣化"层次,通过"东山圣公"、"南山圣母"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普化"层次,通过"伏羲女娲"的文化复加义而实现。端公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最为核心之作用。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范式,因此由于规范性和难度系数性较高的原因,很多高校体育对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展程度并不高。但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性有一定积极意义,弘扬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相结合才能实现高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专业设计与现实架构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7.
休闲文化已经成为成都市的城市名片,成都市正致力于打造"休闲之都"。从市民个人的微观层面提升休闲文化观念,从休闲企业的中观层面完善产品供给,从政府引导的宏观层面强化休闲文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建设发展成都市休闲文化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文明超越西方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重和谐;社会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追求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双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传统企业文化缺乏对人与自然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思考,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强调经济单位的工具理性,实质是一种物本文化。生态文明视域下企业文化的重构包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顶层设计与底层推动相结合的企业制度生态及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宣言"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常见的文化表达方式.晚清以降,中国文化策略的核心问题,简言之,就是对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文化在价值上的合理迎拒和技术上的科学对置."三次文化宣言"于观念和实践上仍然以偏执步履踯躅于古今东西之间的中国文化困境下,承接近代以来文化策略推进的逻辑理路,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策略上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理性趋势,即作为文化策略"体"的价值取向的"为我"优先和发展本位与作为"用"的技术选择上"损益传统"和"折衷东西"的取向.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度,上海共有4所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申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院校参与教育部、财政部的申报答辩,最后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被列为第3批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建设单位、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被列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重点培育院校。至此,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建设的上海院校已达5所(另有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按专科在校生规模计算,上海示范性建设院校数量在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11.
"黄河"作为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符号,在参与影像叙事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东流去》以河流符号与地理空间进行历史事件的灾难叙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家国集体记忆的升华。《黄土地》中"黄河"成为积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明的内在价值符号。《黄河绝恋》通过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故事,建构了历史语境中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空间。《百鸟朝凤》将故事设置在黄河岸边传统农耕文明的地理范畴,凸显了故事中的艺术性、民族性与现代性。"以家喻国、家国同构"的创作理念是《黄河喜事》的最大特点,影像实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观念、文化记忆和价值理念的总结与提炼。这五部影视剧在叙事话语层面实现了民族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的融合;在叙事主题层面实现黄河故事与家国书写的融合;在叙事结构层面实现了叙事话语与时代需求的融合,完成了民族文化符号视野下黄河记忆与影像话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古典舞对历史继承的一种创新路径,成为在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舞话语体系文化自觉、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从身体语言创造层面,"汉唐古典舞"是以当代创造,而非"复古"的形式确立。创建者孙颖以"形""神"关系之间的有效转化接洽历史,实现舞台形象的文化隐喻。在以"仪式""时代风尚""乐生精神"为递进向历史回溯的过程中,以形象回归对历史、传统的守望。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8月19日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这样高屋建瓴的评价,值得认真思考。他又说:"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挖掘并运用好这种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伦理文化与中国“入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入世"谈判的成功结束使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将很快成为现实。对此,我国企业界反响很大,并纷纷谋划相应对策。从各种媒体的有关报道来看,大多数企业或企业家似乎都只是在产品、关税。价格、成本、规模、技术等方面动脑筋,至今还未见有人从企业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5.
"2006鄂尔多斯企业文化论坛"是我市"文化建设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会两节"的重点活动之一。全市企业家与知名专家坐在一起,探寻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研究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对于全面提升我市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3日至5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清明·弘扬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80余位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现代价值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陕西省副省长王莉霞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作了题为《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的主题发言。学者耿云志、赵馥洁、赵世超、洪修平、张国刚、韩震、王斯德、孙晓生、刘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先生坚执中国文化本位的思想,以种族与文化的学说治史说诗,目的是在史中求史识,通解历史上的文化中国。而实现此一学术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在充分占有和甄别史料的基础上,对摄取来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代载籍和历史人物,进行诠解和阐释,以重建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历史人物的心理结构。在这点上所有历史学者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8.
珍爱乡村文化,呵护民族家园,需要文化远见、文化自信与文化耐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固步自封,不做机械照搬,也不盲目跃进,要特别避免用生硬的、纯粹以金钱为唯一标准的数字指标掩盖中国乡村的独特性与文化价值,从而扼杀其内生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复兴的意义是一个古代文化的再生,尤其是古代的思想方式、人生方式、艺术方式的再生,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文化上蓬勃、深入、自主,和从前的光荣相衔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种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切人生问题和思想问题上要求明白清楚的一种精神运动,"才、学、识、德"是谈论文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国本位"是文化建设发展之通途,了解一种文化时,与其说价值在被了解者,不如说在了解者。  相似文献   

20.
文化断裂与《文心雕龙》的“空前绝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理论体系与思辨色彩,但却成了"空前绝后"的理论巨著.本文从文化断裂的视角探究产生<文心雕龙>的文化背景及其"空前绝后"之因,认为隋唐文化中子家精神的衰微、对六朝文化的过分否定以及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使产生<文心雕龙>式著作的"文化语境"发生变化,产生了文化断裂,因而使<文心雕龙>成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