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记叙文单元,单元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优美散文。据此,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应是景物描写,具体有两点:①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景状物;②以“移步换景”之法写较复杂的景物。  相似文献   

2.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维 《新疆教育》2012,(13):25-26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忠实记载了我国的文化精华,其中古代游记散文更是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仔细分析,这些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写景状物栩栩如生、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语言优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教材的"单元教学要点"提出了两点:1.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2.体会描写的作用.(一)根据本单元所提供的几篇范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表现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例如《春》,抓住了春草旺盛,春花灿烂,春风和暖,春雨细柔的特点,进而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景象.要抓住景物特点,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致是写出特点、写好景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锁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辨别古今异义词的不同含义;3.翻译文言句子;4.学会文言断句;5.理解选文基本内容、景物特点,理清选文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6.掌握选文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妙处;7.品析选文语言;8.写感悟。[新题演练]一、《醉翁亭记》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醉翁亭记》)[乙]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  相似文献   

7.
高一册 第一单元 【学习要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抒情型记叙文。景物要写活,作者必须要有独特的感受,文章必须写得情景交融。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是: 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二、分析课文寓情于景、托物传情的表现手法,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自然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 计算机课件(包括难词句理解,比较阅读文章)。 教学时数:1课时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校园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二. 教学目的: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 2.学会移动观察的方法. 3.激发热爱校园一草一木的情感,乐于表达,融情于景.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第二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每篇写景文章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同时按照写景文章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学生明确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然后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观察顺序,了解后通过让学生读句子,展开想象,展现具体的、生动的景物,从而感受景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景物作为描写对象的文章,在日常阅读中随处可见.对于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是:“写景,如在人耳目,情寓其中:状物,栩栩如生,意蕴其内”.(高中一册语文教材单元知识《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校园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二。 教学目的: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2.学会移动观察的方法。3.激发热爱校园一草一木的情感,乐于表达,融情于景。  相似文献   

13.
[单元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复杂的的记叙文选择材料的标准,了解本单元课文选择典型材料、注意点面结合的选材特点。 2。借鉴本单元课文根据中心需要,恰当安排文章线索,疏密有致地安排材料的方法,运用有关知识学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 3.从分析文章选材和剪裁入手,理清文章思路,进而寻求作者的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1.本单元读写教学的重点是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选材和剪裁。 2.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分析作者的思维逻辑,把握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行文线索。 3.本单元可考点主要有:①关于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②关于孙犁作品的风格;③关于不同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正常语序句、倒装句;疑问句、陈述句等)的不同表达效果;④部分成语的理解(重点是《琐忆》);⑤词语的选用、搭配和感情色彩;⑥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写作。  相似文献   

14.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五篇文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从所写的景物看,有写名山、名城、海滨等著名景观的,也有写野景的;从所写的时令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致都涉及到;从写作方法看,也各具特色。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抓住景物特点有条理地记叙描写的方法;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写景的作用;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从而学到描写景物散文的基本写法。从阅读方法上,初步了解并学会高级阅读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本单元四篇课文,前三篇都是游记,后一篇是一般散文,从写作内容看,都属于写景状物的记叙性散文。前两篇是讲读课文,是教学重点。教学本单元课文,要教育学生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景状物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悠久文化传统,热爱现实生活,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美好情怀,以达到学文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2)体会本文移步换景的描写顺序. (3)培养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选择重点段落进行精读,学习有关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7.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解说:第1点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这是根据这篇游记写景状物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自读程序1.简介作者、背景,解题。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指导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双向语言实践活动,在交流和表达中有效激发习作动机,确定习作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描写一处景物、一个景点等,但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的难度更高。为了让学生能根据习作要求有条理地描写多处景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扣准主题,教会学生运用该单元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目的 1.把握散文中景(物)与情的依存关系,体会课文构思的精妙,领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内涵。2.学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揣摩作者运用联想、象征等表现手段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技巧,学会选择准确鲜明的词语传情达意。 二、重点难点考点 1.重点:借景抒情、托物抒情与写景状物的特点及作用。2.难点:课文的行文结构和思想含义。3.考点:重点文段的分析;多种表达手法和修辞方法的辨析与运用;词语和句式的选择;有关文学常识  相似文献   

20.
<正>融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融入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著名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指描写的所有景物都会寄托情思,强调感情要通过写景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