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丰定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得生动,说得具体,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词句,同时通过各种情境引导学生,把画面的内容按照一定层次有序地表达清楚.这样做虽然对学生的表达有一定的指导,但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说话内容雷同,没有新意,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表达自我的快乐,作文中也会出现千图一面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三。 【设计理念】这次习作要求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学生通过书本学习、野外观察,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是有景可画,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的。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相似文献   

3.
在低年级段的教学中,要重视口语交际和写话训练。我们要鼓励学生把想到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下来。要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连贯、完整、具体,对学生的发言、讨论、阐述等等要用心听,随时纠正学生口语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适时引导,把要说的内容说具体。如在看图写话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把图看仔细,发挥想象,把图片内容联想成一个故事或情境,教师再由浅入深地引导,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图片内容说具体生动,再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再读出来。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 :“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 ,自己去推论。”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的参与权、选择权和评价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三册“基础训练 6《小鸭子得救了》”这篇看图编故事说话练习时 ,有意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说话 ,引导学生按小猴、小象、小熊所处位置的顺序说 ,我仅在观察画面内容思维方向、开拓思维、运用知识等方面作提示 ,激活了学生主体 ,培养说话能力。比如 :在引导学生看懂小鸭子掉进土坑出来的图意时 ,就着重引导学生说说救小鸭子的办法。师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小猴…  相似文献   

5.
新入选教材的《海上日出》(人教版第九册)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作者对雄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教学本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文字内容,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情感,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自主发现,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具体操作如下:一、观图1.出示挂图或投影显示画面内容。提问:(1)你从第一幅图上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导”说,即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说。)(2)第二幅图呢?(方法同上,但要注意从“扶”到“放”。)…  相似文献   

6.
阅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这就为学生说话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把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说话中,从一个句子开始,到几句话,坚持不懈地训练。记得一次说话课,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位同学说:“妈妈做的饭真好吃,我吃得津津有味。”大家都觉得“津津有味”这个词用得好,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她:“妈妈做的什么饭,能把你津津有味地吃饭的样子给大家介绍得更清楚些好吗?”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培养的基础——智力培养。听说读写按吸收、表达信息的不同可分为“纳”和“吐”:听和读是吸收信息的“纳”;说与写是表达信息的“吐”。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纳得广、纳得深、纳得活。纳得广。课外阅读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知识,须广泛涉猎;课外多听也能吸收语文信息。只有多读多听,腹内有了丰富的语文素材,才能进行创造。纳得深。课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反复读。对课本不精读,肚子里不能装下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创造力就无从谈起。纳得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书读活。这须从两方面入手:第一…  相似文献   

8.
观察画面,体会意图。小学看图作文一般是把图上的内容写成简单的记叙文。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图画的整体出发,抓住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图上都有什么,表达什么意思,并把画面的含义搞清楚,体会图画作者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激发联想,丰富内容。小学看图作文教学,老师必须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尽可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由此及彼的境界。老师可设计引发联想的仿写段。仿写的过程,就是要学生联想到自己曾经有过的、遇到过的与之相似的经历,从而丰富画面的内容。整体表现,写活细节。小…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影响了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凭借文本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空白处和重点处等让学生想象说话,把话说得具体生动、条理分明。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学生说话训练 ,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把“看”与“说”紧密结合 ;重视学生结合图画实践体验 ,把“做”与“说”有机结合 ;重视学生想象思维和写话 (文 ) ,把“想、写”与“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汪安波 《湖南教育》2002,(19):44-44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说”有些教师认为,既然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那么,教师只要把古汉语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让学生“说”。这样,教师在讲台上说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莫明其妙。有时,教师也提问题,好像是让学生“说”,但问题是已设计好了的,学生的回答必须符合标准答案。教师不让学生“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训练和展示自己口才的舞台,先要转变执教者观念,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观猴     
张云 《江西教育》2010,(7):22-22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五。 教学目标:1.抓住画面中的重点部分进行细致观察。2.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连贯地说出来。在说的基础上,学会写完整、连贯的几句话。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1.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能力,能透过画面内容体会画家的用意。2.引导学生在了解漫画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展开想象,激发创新精神。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相似文献   

14.
观猴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五. 教学目标: 1.抓住画面中的重点部分进行细致观察. 2.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连贯地说出来.在说的基础上,学会写完整、连贯的几句话.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电视教材解说技巧马丽杰电视教材是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的。解说是电视教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概括提示画面内容,又可解释补充画面内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感观引起听觉上的共鸣,使学生把形象思维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相似文献   

16.
说话能力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说话能力训练得很不够,针对这一现实,本人在初中教学中长期坚持课前两分钟发言的训练策略,通过初一至初三的“敢说”、“能说”到“会说”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说话训练,并在训练中及时消除学生对发言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如胆怯心理,逃避心理,自大心理,意志薄弱心理等。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如何让低年级儿童都能说会道呢?这必须要靠我们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给同学听,把做与说结合起来,使他们不仅有兴趣说,也有话可说,促进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说话训练,在起步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说连贯的话,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叙述一件事情能够说得有条理,描述一种事物要说得生动。坚持不懈地进行这样的说话训练,可以为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蓝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生: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生:我还能说得再细一些、再具体一些———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师:说得太好了。你们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全班:喜欢。师:同学们,你们是喜欢蓝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  相似文献   

20.
李文 《辽宁教育》2006,(7):50-51
一、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两句都告诉我们,习作其实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感情的方式。大多数孩子在与他人聊天的时候。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是眉飞色舞,但一提到写作。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究其根源,就是孩子没把写作当成是一种表达,他们只觉得那是作业,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爬的一座山。我们可以尝试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如何让学生爱写日记,坚持把日记写下来,而且越写越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