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方以智是明末遗民的重要代表,也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明朝覆亡后,他历经苦难,痛苦地选择了"逃禅"的方式来坚守民族气节,践行儒者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儒家道德追求,体现了一个儒者隐居求志、行义达道的心怀和志趣。  相似文献   

2.
方以智的坎坷人生,直接影响了他的哲学思想。青年时代,方以智把唯物主义思想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密切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众多的唯物辩证观点;晚年处于大变革逆境中,遁入空门,深受佛学影响,由唯物主义而转向唯心主义,但也提出了“必重实学”的观点。方以智哲学思想的变化和复杂表现,是明清之际各种社会矛盾的反映,也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在面对晚明“崇虚尚无”学风与西学物理冲击的背景下,方以智重新诠解传统“格物致知”说,并试图调节朱熹与阳明“格物”之争,提出“格物”之“物”不仅是外在物理之学,也包含内在心性之学。就“格致”的路径而言,方以智提出“心物互格”使得心物主体互通,消解心物彼此二元分别的新路径。就“格致”的指向而言,方以智提出“不落有无”以达贯通内外、超越有无;展现了其对传统儒学的突破,及其汇通诸家与内在超越的思想面向。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终极追求,体现了古代中国独特的文化观和宇宙观。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等经典论著,通过对"心物关系"的艺术心理特征和"得意忘象"的艺术心理过程的逐层剖析,探析中国古代艺术家"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试评方以智对“謰语”及联绵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方以智《通雅》对“讠连语”的研究,认为方以智在古汉语联绵词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方以智将其“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训诂原则用于联绵词研究,抓住了联绵词的本质之所在,联绵词研究自此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同时,方氏把联绵词放在特定的词义系统中考察,进入同源联绵词研究领域,拓宽了联绵词研究的范围,有启发后学之功  相似文献   

6.
徐芳与方以智为同年好友,于1640年订交。明亡后,徐、方二人因心向故国,不仕清廷,皆成为遗民僧。逃禅后,二人在困窘之际彼此诉苦、互相慰藉。徐芳数次襄助方以智修建精舍、刻印著述。徐芳还屡次劝说方以智逃名,从而全身远祸。此外,二人不仅互赠诗文,还多次共谈异事。  相似文献   

7.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有两特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道是唯一整体;道无所不在,是永恒的真实,称为究竟真实。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道"的境界,自由的境界,亦即是美的境界,即心灵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时至人类将跨入 2 1世纪之时 ,人们尚未曾恰当地处理好自己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从而或者在自然面前止步不前 ,或者过分破坏自然。笔者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或哲学之主导精神 ,发现可以用“天人合一”与“主体性”分别予以概括。尤为重要的是 ,二者有整合之必要 ,只有把它们科学地整合起来 ,才能为解决东西方的有关问题提供一种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重虚、重道 ,看重精神文明。究其原委 ,其归宿点盖在“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对我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且广 ,诸如哲学政治、天文地理、医学术数、礼俗风尚、心理特征、思维模式以至释字训诂无不受其影响 ,蒙其烙印。本文通过对汉字“虚”的形析、音训、古义的阐释 ,从具体而微的一个侧面说明“虚”义与“天人合一”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枞阳浮山历史上曾以佛教驰名,尤华严寺最著。方以智于明亡后被迫逃禅,晚年主江西青原道场,纂修《青原志略》,但心中日益萌生归乡终老之意:而家乡官绅父老亦热切期盼他回乡兴修华严寺,重振名刹。方氏虽是应允,派其弟子山足兴斧先行浮山料理,但本人因粤难突发而逝。终未遂愿。他虽名列华严寺第16代住持,却未一日入寺坐堂说法。考其史实,于研究方以智晚年行实与佛教思想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方以智与陈子龙都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之间文学交往频繁,先后在杭州、松江、苏州等地会过面。方以智与陈子龙的交游一方面扩大了他们各自文学交友的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双方文学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虽然后来在诗学思想上出现了分歧,但这并未影响或削弱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据主导位置,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应该保持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这一传统思想为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资源,为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3.
明清易代之际,一个特殊的遗民群体应时而生,方以智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南明永历元年(1647)至永历四年(1650)间,方以智十作辞疏,坚辞永历帝内阁之召。辞疏中所透露出的辞官原因主要包括:身患痼疾之限、性情狂直之虑、才能不堪之忧和不入班行之誓。方以智直笔谠论,将遗民们复杂的情绪心理充分展现出来。虽然遭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面临着出处的艰难抉择,方以智却始终以血泪书写,用真性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14.
方以智和王夫之的辩证思想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方认为事物是“相反相因”的,而王则认为事物是“相反相仇”,同时又是“相倚相济”的;二是方用“代明错行”来描述事物在时空中的转化,而王则从常变的关系上来强调事物的转化;三是方用∴图论述了“一”与“二”、“二”与“三”和“一”与“三”之间的关系,而王则重视“两”、“一”这对范畴之间的关系,但对“一”和“三”的关系则鲜有论述。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重要内容,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从"心"与"物"的关系出发,把人与自然纳入到道德领域,从天人合德的角度肯定了"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当今时代的环境生态问题有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美学始终坚持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主导思想线索。审美经验中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正是天人合一在审美活动中的体现。建立在人与自然亲和观念基础上。人们将自然万物视为怡情悦性的对象,并从中获得身心的自由与超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天人合一”的内涵阐释出发,通过剖析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质,进而明确“天人合一”思想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经典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天人相类”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对先秦时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时代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张岱年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过程中,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的评价总是用“粗陋形式”“非常粗浅”“牵强附会”“穿凿附会”等概念来表达;他认为,董仲舒思想总体上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的合理因素。与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性评价不同,张岱年对董仲舒“天人相类”思想作出了中肯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在与自然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它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理念,它很好的诠释出人与自然交往的思维基础。在此理念的帮助下,人类可以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协调相处,共同发展,而将此理念运用在武当建筑界时,带给我们的一方面是武当建筑整体的规划严密,隔而有序,另一方面是建筑单体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和谐统一,这深刻体现出"天人合一"思想对武当古建筑设计和修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