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浅谈通感     
王琦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8+310-308,310
英语的Synaesthesia(通感)是一种不太被人所注意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的运用能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增加感染力。本文通过对Synaesthesia的定义、生成基础及应用对比的分析,以求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浅谈通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的synaesthesia(通感)是一种不太被人所注意的修辞格,常见于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它的运用能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增加感染力。通过synaesthesia的定义、运用及与移就的差异的分析,以求对synaesthesia这种英语修辞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通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指创作(或欣赏)过程中各种感觉(视、听、触、味、嗅等)彼此联系、沟通、互相感应的心理现象。我国历代文论家对于通感描写不乏十分精辟的论述,但他们大都只是捕捉到了通感的神韵,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叫通感,我觉得明朝的杨慎对此讲得比较清楚。《升庵诗话》卷七“香云香雨”条: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通感呢?通感的定义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简单地说.通感就是指文学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互相沟通.如“冰冷的月光”.仿佛视觉和触觉相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史上,在诗人蔚起,群星灿烂,百花齐放的中唐诗坛上,李贺虽然只在他生命的旅途上跋涉了二十七个春秋,但他却象天空中划过的一颗闪亮的流星,以它那强烈而耀眼的光芒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个有独创精神的诗人,正如出色的歌唱家一样,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歌喉,不管唱出来的声音是嘹亮或是低沉,是清润或是雄浑,但到底是自己的音调,是别人的喉咙  相似文献   

7.
通感     
《考试》2014,(12):35-35
<正>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即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分为听声类形和听声类声两种。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就是听声类形。例如: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嵇康《琴赋》)琴声有时  相似文献   

8.
浅谈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江苏泗阳县广播电视局史文贵当我们仔细品味两个普通而生动的词:"冷眼"和"热望"时,都会明显感觉到,"冷眼"把对人的轻视态度,"热望"把人的盼望心情,表现得是那样的深刻和贴切2这种动人心弦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呢?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  相似文献   

9.
通感修辞是人类感官互通现象的语言表现形式。从传统修辞学、神经生理学、认知语言学三个层面解释这一语言现象,并抽象出通感的认知要素和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0.
1962年第一期《文学评论》发表了钱锺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钱先生以为通感“这种描写手法,古代的批评家和讲修辞学的人似乎都没有拈出。”甚至认为“亚里斯多德虽然在心理学里提到通感,而在《修辞学》里却只字不谈,这不能不说是那位系统周密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1.
艺术通感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五官感觉、感觉互相激发、互相挪移的现象。艺术通感在创作及鉴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试从艺术通感的类型及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耳朵听见色彩,眼睛看见音调,香味变成歌声,树影奏出乐曲,这是神话?还是魔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对荷花的描写: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耳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香气变作歌声,有点不可思议。有人认为香气变作歌声,鼻子岂不成了耳朵?比拟不当;也有人认为,香气比作歇声,形象,鲜明、生动、比喻巧妙。其实,以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原来,朱自清这里运用的不是一般  相似文献   

13.
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和各门艺术的综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表面上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建筑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而且可以相互得到启发。从两者的审美通感上对它们进行分析,得出建筑与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共同点为抒情性、表现性、过程性、流动性、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对审美通感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及应用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论通感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多年来争议颇多,很多方面没有形成定论,以至于在许多讲解修辞的著作中都没有单独讲述。但是,通感的存在却是客观的。本文拟从什么是通感、通感的基本类型、通感的特征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通感浅析     
通感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指用形象的语言 ,将一种感受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受上。“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朝宋祁的名句 ,其中的“闹”字画龙点睛 ,将视觉中的红杏花迁移到听觉里 ,使人仿佛从耳朵里看到其花之繁盛。运用通感 ,是用感觉来说明感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两种感觉是通过类似联想或接近联想而引发出来的。所以通感大体来说可分为两类 :由类似联想构成通感的两种感觉之间有相似点 ,可称之为因类而及的通感 ;反之 ,两者之间没有内在的相似性 ,只因某种外在的环境而相互联系起来 ,是由接近联想而产生的 ,可称之为因近而及的通感。…  相似文献   

16.
通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修辞手法。说其古老,是因为它早在我国古典诗,尤其在唐宋诗词中,就已广泛运用;在西方,在亚理士多德的《心灵论》中也已提及①。说其年轻,是因为直到当代的修辞学研究中,它才被人们撩开面纱而备受青睐。一代宗师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七缀集》等作中,用古今中外大量的事例,对通感作了深入系统的阐析,“因此,我们可以说通感这一修辞格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或创立的)。”  相似文献   

17.
通感赏析     
通感是英汉语言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指形容词的修饰对象发生转移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具有生动,形象,用词简练,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过呈现和分析中英文通感用例,辨析通感和移就两种修辞格异同和解构通感语法结构形式,以求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18.
通感漫说     
通感是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和修辞格。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能找到许多例证,不过前人只是有所感觉而没有概括出来。一九六二年一月,钱钟书先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通感》(见《旧文四篇》),在近年出版的《管锥编》中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个理论。什么是“通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每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城  相似文献   

19.
谈通感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运用通感这一特殊修辞格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在那些更多地直接表现作者主观感受的作品里. 节选的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开头一句,“这一天,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句话从句子的语法成分看,似乎是用“雄伟而瑰丽”的壮观景象来修饰、描绘交响乐曲,而实际上,就作者的感受说,是由三峡的壮观景象联想到交响乐曲,由视觉感受移到听觉感受,或者说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视觉形象——这是由视觉到听觉的通感.  相似文献   

20.
通感趣话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对于中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性毋容置疑。但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师生是否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呢?作文对于大部分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普遍感到难教、难写,对于老师来说,没有系统性的教学材料,即使有一些,也太多注重的是作文技法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