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深度报道?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对深度报道的概括非常简明而准确:"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明明日之意义."尽管研究者对中外深度报道的起源时间有争议,但对中国深度报道勃兴的时间高度认同,均认为深度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顺应改革开放潮流迅速崛起.从1986年开始,带有思想启蒙功能的深度报道热持续发酵,连全国好新闻评选也设立了"深度报道奖".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中国新闻界的1987年是“深度报道年”,那么,刚刚过去的1988年又何以名状?无疑,深度报道成为对中青年记者最有诱惑力和挑战性的品种,而且大有泛滥报刊之势。可是,这些仿佛一夜之间缀满枝头的理性之果,没有得到1987年下半年新闻界内外一致给予过的青睐,虽然它们的味道要浓郁得多,且更耐咀嚼。有人说深度报道给新闻媒介带来“超负荷”,是“理性的误区”。有人抱怨记者只顾“玩深沉”,让读者累得够  相似文献   

3.
关于深度报道,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如果追溯历史,1986年全国好新闻的评选在我国首次推出了"获奖深度报道作品",并且对其常用形式做了一般界定: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无疑以上三种形式在追踪事件、深化主题、揭示事物本质等方面各有其优势。不过,我们应看到,深度报道之  相似文献   

4.
2005年元旦,东方卫视与新华社联合制作的新闻专题栏目《深度105》开播,这个每周播出一期的电视节目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深度105》栏目的收视率很快登上华东14个城市省级卫视新闻排名榜的首位。从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档深度报道节目《观察与思考》开始,中国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已走过25年历史。目前,全国各电视台开办的深度报道栏目有50多档之多,《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很多栏目都有十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电视界有很高的地位。《深度105》作为深度报道栏目的一个后来者,却能在这个趋于成熟的节目领域迅速脱颖而出,其…  相似文献   

5.
继晚报、都市报浪潮之后,财经报刊风起云涌,一改软性的大众化、通俗化之风,以深度报道见长,我国的经济深度报道在经过近20年的探索演变后,逐渐走上成熟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和发展1987年被称为是深度报道的崛起年。正如学者杜峻飞所言,“自报纸出现以来,经济报道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这一年,出现《关广梅现象》(《经济日报》)、《鲁布格冲击》(《人民日报》)、《西部贫困探源》(《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人民日报》)等一批有影响的经济深度报道作品,因而这一年也是经济深度报道的崛起年。(一)经济深…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媒体逐渐兴起,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优势,而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的质量有增长之势,当深度报道的领域被网络媒体侵占,传统媒体不能坐以待毙,改变现有的报道模式、积极转型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正在中国大地上艰难地崛起,尽管它仍旧羽毛未丰,但其趋势已不可逆转。1988年全国好新闻“深度报道奖”的创立为它的进一步发展树立了第一个里程碑。追求报道深度与追求报道真实一样,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但迄今为止,对深度报道特征的研讨仍十分欠缺。这种状况束缚了深度报道的进一步发展。我曾想在此时候,拿出自己对深度报道的见解,难免有冒失之嫌,而且一定是管中窥豹。但不管怎么说,“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在探讨深度报道的基本形态上,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984年以来,我在深度报道领域艰苦耕耘,其艰苦程度有时不啻啻是一种痛苦,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我下决心放弃这种尝试,但由于自我超越的性格和追求“高峰体验”的自负每次都使我重振旗鼓。1984年  相似文献   

8.
张志安主编的《潜入深海:深度报道30年幕后轨迹》一书,新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该书深入、细致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深度报道的实践故事和变化历程,以告别之事、启蒙之热、监督之惑、  相似文献   

9.
洪琦 《中国广播》2012,(5):46-48
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媒体实力的展示和挑战。本文总结了中央台经济之声2012年两会报道的突破和特点:数量大、形式多、内容广、有深度,凸显财经频率专业性。  相似文献   

10.
在报道上尽可能求深,是当今新闻报道的大趋势。但也不必讳言,真正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深度报道在我们国家也并不多见。什么叫深度报道?按圈内人士的话,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出明日之意义”。从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上说,没有背景和时空的跨越,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难有深度。从记者的新闻素质来看,要能从  相似文献   

11.
搞深度报道,是新闻界同行们公认的有难度的任务。笔者通过几个月来对《新闻报》深度报道部“公众热点”栏目的追踪调查和亲身实习,对这种难处体会尤深。笔者认为,和一般的新闻报道相比,深度报道面临着双重的压力——策划之难和题材把握之难,以下本文就从这两方面论述一下难点的来源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火箭兵报》的军事训练报道,又更上一层楼。既有满目硝烟的现场新闻,又有对训练难题的深度思考;既有指导全局的政策性、经验性报道,也有来自训练场上的鲜活信息。其军事训练报道发稿数量之多、宣传规模之大,系该报创办以来之最。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训练报道,为读者呈现出许多新的看点,为部队大抓军事训练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闻深度报道,海内外学者,对它作了多方界定。西方学者的阐释,除了“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明明日之意义”,之外,还有“深度报道是一种对表面报道的扩展”、“深度报道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报道”(转引自台湾钱震《新闻论》)。仔细研究一下我国近十多年的各种深度报道,它已超过了西方界定的内涵,我国《新闻学辞典》诠释为“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在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由此可知,它不仅是“核对昨日之背景,说明明日之意义”,还将新闻五要素拓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的步步进逼中,时下纸媒大有借深度报道“一纸风行”之势,党报亦不甘落后。但于党报而言,此“深度报道”已非彼“深度报道”。较之党报以往驾轻就熟的典型报道、主题宣传的“重头戏”而言,如今纸媒推崇的深度报道已渐趋回归新闻本义,即“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报道深度通过对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材料系统的分析解释,揭示出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趋向等问题,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经济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矛盾,揭示本质,从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深度",它不仅要表达发生了什么,还要究其原因,探索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并将怎样继续发生。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关键是要在深度上做文章。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具有深度呢?要有个好的选题  相似文献   

16.
曾有人把深度报道概括为“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出明日之意义”。深度报道是国外新闻界广为运用的一种新闻形式,它以问题、事件、人物为对象,旨在对其中所蕴涵的特殊或普遍的意义作出纵深开掘,以达到见微知著的效应。从报道效果来看,深度报道表现出其逼近现实社会生活、直接推动实际工作的优势,同时由于报道内容可读性的增强,使报刊在与读者日益密切的交流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本文就典型问题的深度报道和典型事件的深度报道发表点拙  相似文献   

17.
李道荣 《传媒观察》2004,(11):37-38
深度报道一般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思考与判断,它不仅追求报道的真实,更追求报道的深刻与全面。“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天之意义”是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的步步进逼中,时下纸媒大有借深度报道“一纸风行“之势,党报亦不甘落后。但于党报而言,此“深度报道“已非彼“深度报道“。较之党报以往驾轻就熟的典型报道、主题宣传的“重头戏“而言,如今纸媒推崇的深度报道已渐趋回归新闻本义,即“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①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视新闻人物的心路历  相似文献   

19.
余坪 《新闻界》2001,(3):60-61
报业兴旺,异彩纷呈。一种既独立于文字新闻之外,又强调图文并重的报道形式──报道摄影,越来越引起世人关注。它用生动的形象、思辩的色彩、立体的真实感和新颖的手法剖析和解释社会,并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成为超越地域、时空、文化背景甚至语言文字限制的形象深度报道,成为报纸的"看点"。一、报道摄影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与文字深度报道几乎同时出现的报道摄影,绝非仅仅是新闻传播中的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是与文字深度报道并列,同属深度报道范畴的一种报道形式。从一开始它就遵从了形象记录加文字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传统深度报道发展的瓶颈问题, 并就Internet 的发展对深度报道之文本形态、传播内容与方式诸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指出了深度报道的革命性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