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课程不再是“跑道”(即规定好的目标与内容),而是“跑”的过程本身,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创造过程中的探险。然而,课堂教学按照教案预设亦步亦趋,或一问一答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未能在精彩的师生互动中得到提升。如何让课堂精彩纷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注重语文课堂的生成性研究,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碰撞,焕发出其独有的生命气息和动人情趣。而在课堂教学中,抓住课堂中出现的精彩对话、争论焦点、肤浅理解、认识错误、节外之枝等一些闪现生成基点的机会,教师精心经营,灵活调控,就可以促进语文课堂的精彩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是忠实的传递者,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者。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课堂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课程不再是“跑道”(即规定好的目标与内容),而是“跑”的过程本身,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创造过程中的探险。然而,课堂教学按照教案预设亦步亦趋,或一问一答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未能在精彩的师生互动中得到提升。如何让课堂精彩纷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一、营造氛围,创设课堂生成的环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是从生命教育的高度看待学生与教学的,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维护和承认学生的人…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变革较快,中学教材变得也快,英语课堂教学变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教师及学生呢?笔者在寻找着,也在尝试着.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笔者觉得垮学科渗透教学能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等各个要素实行全方位的开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跨学科渗透教学采用的开放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能全面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更容易运用各种手段构筑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学科、新知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学科渗透、学科交叉已成为普遍现象。虽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文理渗透却可以降低"山"的高度,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进行学科间的交流和渗透。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文理科的界限很明显,加上不少教师人为地将理科和文科教学设置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型化学试题中常常涉及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 ,解题时不能孤立地运用化学知识 ,还应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去推理、去创造。这类题型在近两年各级考试及竞赛题中频频亮相。它们借鉴了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特点 ,打破学科界限 ,采取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方式 ,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是当前素质教育和今后化学教学发展的方向 ,不能不引起理科教师的高度重视。1 化学与物理知识的融合1.1 化学反应与浮力这类试题主要根据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近几年中考试卷中也出现了跨学科的综合测试 ,如何把握综合测试的特点、促进学科渗透教学是摆在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它不能等同于高考 ,否则 ,势必会引发初中教学秩序的混乱。因此 ,中考改革注重横向发展 ,谋求跨学科综合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应改变我们的课程过于强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课改理念下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总有一屿“偶发事件”.如何激发和运用这屿教育事件.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成不断,精彩不断?我们知道.“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要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需要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机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课堂交流是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行为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发送者和控制者,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中教学信息的主要接受者。教师不断地把教学信息发送给学生,同时学生也不断地反馈给教师各种信息,因此教师和学生是互为教学信息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教师经常觉得越来越不会教科学了,主要的问题就是不知如何面对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科学课的教学主要有三项工作,即课前预设、过程指导、评价.课前的精心准备有时不一定能在课中顺利实现,一个原因就是课中往往学生会生成许多问题.这个情况在公开课中相对较少,因为学生在公开课的场合中相对更"配合"教师,教学也会较顺畅,但在平常课中这种"干扰"的出现比例就较高.出现这种情况后,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无视学生的生成,继续完成教学目标,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照顾学生的生成,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可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15.
课堂生成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非常规思维是课堂生成的核心,也是创新的起点,创新离不开课堂生成,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有效条件,促使生成走向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首先在教学方法中有所创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创造;激发学生不断生成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高见的"平台"。课堂"生成"必然成就思维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一方面要看老师是如何教的,更重要的一方面,还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参与和个性化生成。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使用等.一切都要服从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雨宝 《考试周刊》2008,(50):218-21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其他学科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多媒体渗透、英语渗透、故事渗透、游戏渗透,以及对渗透学科教学激发课堂活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祝林梅 《时代教育》2009,(10):217-217
留心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中发现教学的潜在资源,从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他们产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和强烈需要.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不好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不能轻松把握和理解课文,课文讲解的效率跟不上进度而致.课文理解不好就很难进行拔高和发散,应用起来也无法得心应手,容易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一旦如此,语文教学便举步维艰.理解课文的途径有很多,很多教师绞尽脑汁想要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归根结底是教学方法没有"对症下药".学科互渗思想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曙光,应用好这一方法,能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笔者在学科渗透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番实践和探索,下面浅谈三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实现教学任务与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动态生成已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变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课堂上的生成是不是越多越好?课堂上的每一次生成是不是都是积极有效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如何促进课堂上的生成更加精彩、有效,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