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风靡一种“木匠式”教育法。这种方法很简单:给孩子一些木块和量尺,由孩子们动手去量木块的长和宽,孩子们先认识了尺子,再认识两个线段加起来是多长。而教师很轻松,只是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内容始终强调现代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方面的知识,并特别注意选择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其实,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课堂上发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测量木块的长、宽、高与底面积,然后设计并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不仅使孩子们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方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而教师的任务只是在开始阶段向学生们布置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解答孩子们在动手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木匠教学法”一个最…  相似文献   

3.
幼儿科技活动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引导下,采用玩耍游戏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现仅就活动的科学性问题谈些个人看法。幼儿科技活动涉及的科学道理可能是浅显的,也可能是不宜向孩子们作严密表述的,但指导者仍应精心设计,使活动合乎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不能随意解释,以免给孩子们留下错误的印象或观念。“浮沉活动”在孩子们的戏水过程中进行,是一项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活动,当孩子们把很多事先准备的物品(如木片、木块、石子、铁钉、螺帽、小瓶子、塑料玩具等)放入水中时,很容易得到一个认识: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让学生直接感知和自己动手 美国教师通常给学生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用法,  相似文献   

5.
木块总动员     
天然实木没有污染,原色自然又环保。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实木废料和边角料,利用木块的外形特点进行设计,将木块组合、粘贴做成艺术感强烈、体现大自然原汁原味的玩具,使废旧木料释放出原木最本质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孩子们手中的宝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方法很简单:给孩子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低,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木匠教学法”的最大好处是使孩子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极大地锻炼了孩子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了孩子充分的机会发展想像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叶艾艾 《教师》2015,(3):32
我在偶然的一次机会里,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老师,听说了“海量阅读”这个名词。当时听着那位老师介绍着她的孩子们仅仅二年级,阅读量就大得惊人,我很震惊,也很羡慕。
  我不断地回想着跟那位网络老师的交流,不断憧憬着未来孩子们拼命阅读的情景,猛然下了决心,虽然我们班的孩子们已经到二年级了,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一定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其顺利进入自由阅读状态。  相似文献   

8.
十二月序言     
孩子们会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这是很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们如果只读自己喜欢读的书,那么这就不是一个正确和完整的认识。因为喜欢读的书不尽是有价值的书,喜欢读的书里,甚至会有很平俗的趣味、很猥琐的  相似文献   

9.
吓人的海啸     
实验问题:会“吃人”的海啸是很可怕的,你能模拟制造出吓人的海啸吗?实验材料:水、两块木块、深的盆子。实验步骤:1.在盆子里装满水,把两块木块放在盆底,让木块完全淹没在水面下;2.握住两块木块,很快地相互靠拢,挤压木块之间的水;3.持续挤压,直到没有水为止。实验现象:当木块快  相似文献   

10.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中有这样一道很经典的题: 如图1所示,木块A的质量mA=4kg,木块B的质量mB=6k,地面水平且光滑,A、B两木块间动摩擦因素μ=0.3,(1)对A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为了使两木块不相对滑动,力F最大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水平作用力F作用在B木块上,为了使两木块不分开,F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牛顿...  相似文献   

11.
对于物体系内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问题,由于学生缺乏对内力做功特点的清楚认识,解答此类问题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内力做功问题解法进行归类分析。 1 一对相互作用的内力,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击中木块,并相对静止在木块中,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为f。求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例1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击中并穿过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恒定,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速度v越大,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B.子弹速度v越小,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C.子弹速度m越大,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D.子弹速度m越小,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解析这是一道常见的子弹射击木块的问题,也是一道考查学生能力的好题。如果用常规的方法,根据子弹和木块的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找出木块获得的动能和子弹质量m、速度v的关系,得到的关系式相当复杂,而且计算量很大。下面利用“图象法”求解:如图子1所弹示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木块和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棉花团有哪些区别?”先请想一想,你有几个答案再往下看。 为了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我把这个问题也给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的答案真让我大吃一惊。刚开始,他们说了一些直观特征上的区别,诸如颜色、形状、软硬,在讲到轻重时,孩子们的思维开始活跃了,因为他们并没有进行直接体验,而完全靠平时的生活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请看看他们的答案吧。 “木块落到地上有声音,棉花没有。” “木块落得快,棉花落得慢。” “木块扔得远,棉花扔得近。” 以上答案已从静态的描述进一步到动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绘本是孩子们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绘本中的简要语言和明快的画面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选择怎样的绘本给孩子们阅读成为当下的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分析,给出了选择绘本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幼儿园周围的草地、晒谷场,还有田野、山坡都是游戏的好场所。由于我们幼儿班附设在小学里,大、中型玩具甚少,所以我就利用后山葱郁的油茶树林以及不算很陡的山坡,开展生动活泼、别开生面的游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无拘无束、尽情地玩耍。他们有的玩“碾米厂”的游戏,有的利用山坡上的土块、石块、木块、竹子建造房子,有的用小草、藤条编成  相似文献   

16.
张丽 《学前教育》2007,(7):65-65
某幼儿园的大班王老师在区角投放了“搭砖房”的玩具。该玩具是由一些积木块组成,并配有示范图,幼儿可以根据图来搭建房屋。通过操作这个玩具,孩子可以发展识图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直觉、创造力等等。玩具投放下去,孩子们非常喜欢,然而,王老师却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姗姗用木块摆成了一个方锅,拿着木块作炒菜状;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高考物理广东卷第 19题 :面积很大的水池 ,水深 H,水面上浮着一正方体木块 .木块边长为 a,密度为水的 12 ,质量为 m.开始时 ,木块静止 ,有一半没入水中 ,如图 1所示 .现用力 F将木块缓慢地压到池底 .不计摩擦 ,求( 1)从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到停在池底的过程中 ,池水势能的改变量 .( 2 )从开始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的过程中 ,力 F所做的功 .图 1       图 2原解 :( 1)图 2中 1和 2分别表示木块刚好完全浸入水中时和到达池底时的位置 ,木块从 1移到 2 ,相当于使同体积的水从 2移到 1,所以池水势能的改变量等于这部分水在位…  相似文献   

18.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木块,且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时间t很短、子弹对木块的相对位移d很小的这类研究物体相对运动的问题,称为“冲击块类问题”,它是重要的力学综合模型之一,涉及到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浮力综合题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多数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平时的思维训练过程中又不重视题后分析,因此在考试中很容易失分.本文试以一道中考题说明之.例 (北京市中考题)木块A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它的上面放有一石块B,如图1所示,此时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石块B 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A和  相似文献   

20.
子弹射击木块问题是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类似于子弹射击木块的题型也很多,在学生已掌握了用物理规律和公式解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速度图象分析解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