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的个人自主性要求我们在道德建设上坚持方法论上的个人本位;而市场经济的高度社会化特征又要求我们坚持价值观上的社会取向。坚持个人本位就是肯定了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人格定位;而坚持社会取向则又肯定了道德建设中“道德人”的人格定位。两者统一的基础在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相关性。只有从个人本位的方法论出发,才有可能达到社会取向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职业教育诞生以来,其价值取向总是跟随历史的变动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历史回顾和不断的总结,从而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基础,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的具体现实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作为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制约并调节着整个教育过程.而价值取向往往是一个价值判断系统,它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轨迹和前进方向起着调控、制约作用,因此,如果说教育目的制约着整个教育过程,那么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就调控、制约着教育目的乃至人类教育的发展方向.人们对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是从各自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在抉择和取舍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意向.目前,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学术上认识最流行、最普遍的,就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划分.教育目的中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之争,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论家所持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对立与冲突,在当今时代,二者应该实现统一和融合.  相似文献   

4.
肖丽芳 《时代教育》2009,(8):152-153
教育目的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社会本位论.生命的提升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论,本文基于布尔迪厄的"场域"观,论证了这正是教育场域中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者亲社会价值取向从高到低依次是移情取向、规范取向、利他取向和利己取向。不同户籍、年级、专业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亲社会价值取向有显著或极其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志愿者的亲社会价值取向无明显差异。通过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从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合理性、社会学习理论、移情训练、志愿服务实践等育人途径着手可增强大学生志愿者亲社会价值取向,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实效性、持久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6.
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影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课程选择、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地方高校多以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要、情感体验、人格尊严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应以辩证思维看待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建立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同所有社会成员一样,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生力军。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其作为大学生在当代社会中的具有行为出发点和归宿意义的一定的价值指向。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大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同时,有的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有淡化的…  相似文献   

8.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教育价值观基本问题中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表现在教育活动中就会有偏重个人或偏重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绝对的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是不存在的,两者各有其长,也有其短。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着力于寻求两者的融合,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极大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引导张豪锋当代大学生,在观察社会、审视自身的过程中折射出时代的特点,研究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的思想轨迹,把握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做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工作,对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片面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面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教育者应该科学辩证地选择教育价值取向,把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现今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取向的误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女大学生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以及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条件下,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者必须加强对高校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增强其抵御社会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14.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引导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等特点.高校德育必项须抓住这些特点,准确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因素,努力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思想也在碰撞间进行着自我完善与互相融合,特别是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两种论调。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一方面在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两种理论加以阐述,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两种理念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重视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引导曲阜师范大学张金英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赞同善的价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但在道德行为表现上却出现了滞后的现象。他们崇尚个性,展示自我却不顾及他人和社会,注重功利而淡化荣辱观念,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而轻...  相似文献   

17.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在教育发展史中,任何一方从未因另一方的盛行而消失,而是一定历史阶段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存在。二者在此消彼长的状态下保持着平衡,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理应在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杠杆中找到适切的契合点,使二者合理并容,达到和谐统一。这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受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高度制约.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的形成,需要国家政策和学校先进理念的引导,需要学校多种形式的辅导和培训.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本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导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倾向。两种价值取向的矛盾与统一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以社会本位为主导。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使命的完成,也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冲突与教育价值取向安徽师范大学白莉,汪刘生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体,总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实践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实践主体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实践主体的主观意志的体现。简言之,某种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